清晨,横滨港被一层厚厚的晨雾笼罩着,雾气中弥漫着咸腥味。韩默穿着皮鞋,小心翼翼地走在防波堤上,脚下的地面有些湿滑,他的皮鞋不时地碾过一些干涸的蓝色黏液。
不远处,外交官的尸体已经被移走了,但现场仍保留着警戒线。警戒线外,一群记者正试图冲破警方的封锁,想要接近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然而,警用无人机在空中盘旋,拦住了他们的去路,将他们与现场保持在百米开外的距离。
颜姝站在警戒线内,戴着一副手套,手持镊子,仔细地检查着现场的每一个角落。突然,她的镊子夹住了半片鱼鳞,这引起了她的注意。她将鱼鳞放在紫外线灯下,瞬间,鱼鳞上浮现出了一个微型条形码。
颜姝的心跳加速,她立刻将条形码与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结果让她大吃一惊——这个条形码与三年前南极科考站失踪的基因样本库编号完全一致!
“创口再生细胞含有高浓度二十二碳六烯酸。”她盯着便携质谱仪的屏幕,嘴里喃喃地念出分析报告上的文字,“这是深海鱼类的特有成分,有人用抗冻剂维持了他的细胞活性。”
她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涌起一股疑惑和担忧。二十二碳六烯酸,这种物质通常只存在于深海鱼类的体内,而现在却在创口再生细胞中被检测到,这意味着什么呢?
她不禁想起了之前在案发现场发现的一些奇怪迹象,似乎都与这个神秘的成分有关。难道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案?有人故意使用抗冻剂来保持受害者的细胞活性,以掩盖真正的死因?
她决定进一步调查这个案件,深入挖掘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来源以及与之相关的线索。这可能是一个复杂而棘手的任务,但她决心揭开这个谜团,找出真相。
小刘像是突然发现了什么一样,猛地扯了一下韩默的袖口,这一扯让韩默有些猝不及防。他疑惑地看向小刘,只见小刘的目光正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港务局大楼。
韩默顺着小刘的视线望去,只见那座港务局大楼的玻璃幕墙上,阳光反射出的光芒竟然组成了一串诡异的日文片假名。这些片假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秘密。
韩默心中一惊,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他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想要将这串神秘的字符拍摄下来。然而,就在他举起手机准备拍摄的瞬间,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弥漫在空气中的晨雾,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一般,突然开始在玻璃幕墙上聚集。这些水汽迅速凝结,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将那串日文片假名笼罩其中。
更让人惊讶的是,随着水汽的凝结,那串原本清晰可见的字符竟然开始扭曲变形。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片假名,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复杂的dNA双螺旋结构。这个结构在水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被隐藏在这晨雾背后的某种力量所操控。
“是冷凝投影技术。”颜姝的声音平静而笃定,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手机屏幕,仿佛在触摸着一个神秘的世界。屏幕上显示的画面让她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凶手在利用温差控制水汽结晶,这是……”颜姝的话语戛然而止,她的目光凝视着屏幕,像是要透过那薄薄的一层玻璃,看穿背后隐藏的真相。
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些关于冷凝投影技术的知识。这种技术通常被用于制造特殊的视觉效果,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湿度,使水汽在特定的表面上结晶,形成各种图案和影像。
然而,颜姝意识到,凶手利用这种技术绝非仅仅是为了制造视觉效果那么简单。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目的和动机。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分析道:“凶手利用温差控制水汽结晶,可能是为了掩盖某些重要的证据或者留下特定的线索。也许这些水汽结晶所形成的图案或影像,正是解开案件谜团的关键所在。”
颜姝的推理让她自己都感到有些兴奋,她觉得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了。但同时,她也知道,要解开这个谜题,还需要更多的调查和证据。
话还没说完,突然一阵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划破了清晨的浓雾,仿佛要将这宁静的氛围彻底撕裂。那声音异常刺耳,让人不禁心生恐惧。
紧接着,一辆某电视台的转播车如脱缰野马一般,失去控制地径直撞向路边的隔离墩。只听“砰”的一声巨响,车身猛地一颤,车头严重变形,玻璃碎片四处飞溅。
就在车门打开的一刹那,一股浓烈的苦杏仁味如恶魔般扑面而来,瞬间充斥了整个空间。这股味道异常刺鼻,让人闻之欲呕。
韩默的反应极快,他的手本能地伸向腰间的配枪,但还没等他把枪拔出来,视线就被驾驶座上的景象吸引住了。
只见驾驶座上的记者脸色青紫,毫无生气,显然已经死亡多时。而更让韩默震惊的是,记者的左手小指上戴着一枚钛合金戒指,那无名指关节处的旧伤,竟然与之前外交官尸检报告中的描述完全吻合!
解剖室的无影灯亮得惨白。颜姝的手术刀划开记者胸腔时,淡蓝色结晶从心肌纤维间渗出,在冷光下折射出棱镜般的光斑。\"不是氰化物。\"她的滴管吸入微量液体,\"是改良型抗冻剂,遇体温升高会释放神经毒素。\"
韩默的平板突然收到加密邮件。附件是段经过处理的监控录像:昨夜的外交官尸检现场,某个戴口罩的法医正将试管液体倒入排水口。放大画面后,那人耳后的樱花纹身在紫外线反射下若隐若现。
\"查监控系统日志!\"韩默的战术靴在走廊踏出回音。技术科的主机屏幕却突然蓝屏,硬盘指示灯疯狂闪烁。小刘的恢复软件刚运行,数据流中突然跳出张泛黄照片——昭和二十年的横滨港,美军军舰旁停靠着熟悉的Ep系列货轮。
暴雨突至,韩默的雨衣下摆扫过港务局档案室的灰尘。泛潮的纸质记录里,1946年的货物清单显示某批\"医疗物资\"经Ep-7621货轮运往旧金山,签收方竟是某家刚成立的生物实验室。当手机闪光灯掠过页脚,隐藏的钢印在潮湿纸面上显现——正是皇室别邸保险柜中的菊花暗记。
\"韩队!\"对讲机传来小刘的惊呼,\"港区三号码头有货柜异常发热!\"
红外成像仪显示,Ep-7644货柜内部温度正以每分钟0.5c的速度攀升。破拆组的水压切割机刚切开铅封,蓝色雾气便如活物般涌出。颜殊的防护面罩瞬间结霜,她的检测仪在雾气中捕捉到异常dNA碎片——与外交官再生细胞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
\"是诱导突变气溶胶!\"她拽着韩默后退,\"高温正在激活休眠的抗冻剂孢子!\"
货柜深处传来金属碰撞声。防暴盾牌组成的阵型缓缓推进,探照灯照亮成排的金属舱体。当韩默的冰镐撬开最近舱门时,防腐液里漂浮的竟不是器官,而是整具的深潜服——胸前的徽章显示属于三年前\"极光号\"的科考队员。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还在运行。\"颜殊的指尖划过舱体控制屏,\"这些人在海底休眠了三年,新陈代谢速率只有正常人的1%...\"
刺耳的警报声突然炸响。所有舱门同时弹开,防腐液如浪潮般涌出。韩默的配枪对准某个抽搐的躯体,却发现深潜服的面罩下空空如也——这些服装内部都缝制着人形抗冻剂结晶,心脏位置嵌着微型定位器。
\"声东击西。\"颜殊的镊子夹起晶体内芯片,\"他们在用假目标消耗我们的...\"
对讲机里突然传出港口调度员的尖叫。雷达显示三十七艘货轮正在逼近禁航区,每艘的注册号都与1946年清单上的Ep系列货轮完全一致。韩默的望远镜里,领头货轮的甲板上,某个戴钛合金戒指的身影正在调整气象气球——绳缆末端悬挂的金属舱,正渗出熟悉的蓝色液体。
海警船的汽笛划破雨幕,韩默的冲锋舟切开泛着荧光的浪涛。当攀爬钩锁住货轮栏杆时,甲板突然喷洒出抗冻剂雾气。颜殊的防护服警报器疯狂闪烁,面罩显示屏上的基因污染指数正在突破临界值。
\"不是气象武器...\"她突然醒悟,\"他们在制造携带变异基因的降雨!\"
货轮驾驶舱内,戴戒指的男人正在焚烧纸质文件。韩默的子弹击碎舷窗时,海风卷起未燃尽的残页——某份1952年的协议书上,驻日美军司令的签名旁,赫然印着山本武藏的指纹。
当特警队冲进来时,男人已吞下藏在戒指里的胶囊。蓝色液体从他嘴角溢出,在甲板上凝结成冰花。颜殊的镊子夹起半片未化的晶体,显微镜下显现出雪花状的基因图谱——正与国会某议员的dNA检测报告完全吻合。
暴雨中的东京都厅灯火通明。韩默站在落地窗前,看着三十七艘货轮在雷达屏幕上分散成樱花图案。他的手机突然震动,匿名号码发来段视频:某间昏暗的和室内,苍老的手正将抗冻剂滴入茶盏。当镜头转向墙上的家族合影时,现任内阁大臣的曾祖父,赫然站在1945年的密苏里舰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