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上京会宁府,这座承载着大金国荣耀与梦想的都城,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格外肃穆。
宫殿的飞檐上挂着长长的冰凌,在微弱的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今天,金国朝堂迎来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金主完颜晟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脸色凝重,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各位爱卿!”金主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秦州已被宋军攻破,且一日之内便城破易主。
除了耶律不六等人投诚外,更重要的是,这充分说明宋军的实力已如宗弼丞相所言,今非昔比。
尤其是他们的远程火炮和火枪,厉害非凡。
根据我们暗探发回的情报,他们的火枪已不再是火绳枪,而是燧火枪,可直接开枪,便捷高效。
在这方面,宗弼丞相说的对,我们必须承认,至少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不如他们。”
听到这话,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大臣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有的满脸震惊,不敢相信宋军的武器发展如此迅速;有的则眉头紧锁,面露担忧之色,深知这对金国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完颜宗弼站在群臣之首,微微颔首,表情严肃,他早料到会是这样的反应。
“陛下,宋军的火器发展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一位大臣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但我们大金国也绝非软弱可欺,只要给我们时间,定能迎头赶上!”
“没错!”另一位大臣附和道,他挥舞着手臂,满脸涨得通红,“我们女真勇士,向来不畏强敌。区区宋军,就算武器先进又如何?我们定能想出应对之策!”
金太宗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需要时间来改进火枪和火炮。
听说半年前,宋朝的军火还与我们相差无几,可如今却有了如此大的飞跃。
同样,若给我们半年时间,我相信我们不仅能赶上,甚至能超越他们。
因此,我同意议和。”
此言一出,大多数朝臣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
他们还以为陛下会坚决不同意议和,若真是那样,不知道又有谁会倒霉被派去收复秦州,搞不好就会像完颜宗望一样,落得个全军覆没,尸体还被挂在城墙上示众的悲惨下场。
他们本想齐声高呼“陛下圣明”,以表对皇帝决策的拥护。
可谁知,还没等他们喊出口,就听到金太宗话锋一转:“但是……”这两个字如同重锤一般,瞬间敲碎了众人刚刚放松的心情。
完颜宗弼心中一紧,他已然猜到了金太宗接下来要说的话。
果然,金太宗接着说道:“但是,议和条件不能太过分。
大金国的疆域,是阿骨打汗带领我们历经生死拼搏打下来的,我们不能任由丢失,否则我们就对不起他以及为金国建立而牺牲了诸多女真勇士们。
如今秦州已丢,我已无颜去见阿骨打汗。
若再割让其他城池,我绝不同意,阿骨打汗在天国也不会应允!”
听到这番话,保守派大臣们立刻来了精神,纷纷出言应和。
“陛下说的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激动地说道,他的胡须因为情绪激动而不停地抖动,“我们是大金国勇敢的女真勇士,绝不能退缩半步!”
“对!最多割让秦州,其他城池一寸也不能给!”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大臣挥舞着拳头,满脸涨红,仿佛随时准备与敌人拼杀。
而以完颜宗弼为首的改革派则陷入了沉默。
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神色复杂。
完颜宗弼微微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无奈与忧虑。
他心里清楚,这些保守派大臣还沉醉在过去的荣耀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如今局势的严峻。
但此刻,他却无法改变什么,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最终,朝堂上通过的议和条件是割让秦州,并赔偿50万两黄金(一两黄金相当于10两银子或10贯铜钱)。
金主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毕竟从辽国皇室收割到3000万黄金,50万黄金对他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然而,完颜宗弼等改革派却傻眼了。
他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失望与无奈。
但事已至此,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宋武宗不要以为金国把他们当成了叫花子,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
可实际是他们都想错了,秦州割不割让都无意义,不过想夺回是万难的,不过他们想不到的是赵翊却狮子大开口,开出的的条件是他们任何人都接受不了,因为赵翊的目的是,让他们承担拒绝的责任来堵住大宋某些收中庸思想毒害严重的朝臣,当然这是后话。
散朝之后,完颜宗弼独自一人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寒风呼啸着吹过,他却浑然不觉。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今天朝堂上的一幕幕,心中满是忧虑,因为他决定这议和条件,宋武宗军队不会同意的,
他更深知,这次议和只是权宜之计,金国若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上风,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提升自身实力。
否则,等待金国的,必将是更加惨痛的失败。
此时,天空中阴云密布,一场大雪似乎即将来临。
完颜宗弼抬头望着天空,深深地叹了口气,仿佛预感到了大金国未来的命运,就如同这即将被大雪笼罩的天空一般,充满了未知与迷茫 。
而在远方,大宋的军队或许正在厉兵秣马,等待着下一次与金国的交锋,历史的车轮,似乎并不会因为一次议和而停止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