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师徒三人在领略了龙门石窟与白马寺的独特魅力后,愈发沉醉于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之中。
怀揣着对更多古迹的好奇与探索欲,我们再度踏上寻觅之旅,期望从新的古迹中汲取更多历史与文化的滋养。
关林:忠义传承,卦象显道
关林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而建,庙冢合一,古柏参天,甫一踏入,庄严肃穆的氛围便扑面而来,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刚踏入关林,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说道:“师父,您看这关林,古柏苍苍,建筑古朴,处处都透着一股历史的凝重感,仿佛能让人穿越回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师父点头,神情庄重:“关林承载着人们对关羽的敬仰与追思,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洗礼,依旧屹立不倒。
从《易经》的角度,它的存在犹如艮卦,艮为止,象征着一种坚守。
关羽以忠义闻名于世,这种精神在关林得到了永恒的坚守与传承,成为后人敬仰与学习的楷模,就如同艮卦所倡导的,在纷繁变化的世界中,坚守正道,方能稳固根基。”
宋悦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一座精美的石坊上,说道:“师父,您瞧这石坊的雕刻,细致入微,人物栩栩如生,可见当年建造关林时的用心。这里面是不是也蕴含着《易经》的智慧呢?”
师父走上前,细细端详着石坊,缓缓说道:“这石坊的建造与雕刻,讲究对称与平衡,正契合《易经》中阴阳平衡的理念。就像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两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石坊上刚硬的石材与细腻的雕刻线条,一刚一柔,形成了完美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深刻哲理。
而且,关林整体的布局,从庙门到仪门,再到拜殿、大殿、二殿,直至后面的墓冢,层层递进,井然有序,恰似《易经》六十四卦的排列,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与秩序,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发展皆有其章法。
以大殿为例,其坐落于中轴线上,位置居中,如同《易经》中强调的‘中’的观念,不偏不倚,体现出一种中正平和之美,也寓意着关羽所代表的忠义精神处于核心地位,稳固而不可动摇。”
我们沿着青石小径前行,来到了关林的大殿前。殿内供奉着关羽的神像,他身着绿袍,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我凝视着关羽的神像,感慨道:“师父,关羽的忠义之名流传千古,备受世人敬仰。他的这种精神与《易经》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师父微微仰头,注视着神像,说道:“关羽的忠义,如同《易经》乾卦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坤卦里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是一种坚守自我信念、不断进取的体现,如同乾卦之刚健。
关羽一生追随刘备,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都未曾动摇,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与乾卦初爻‘潜龙勿用’时的隐忍与积累,以及‘飞龙在天’时的积极奋进相呼应。而他对百姓的仁义,又似坤卦之宽厚包容。
关羽在荆州等地,施仁政,得民心,展现出大地般的胸怀,承载万物。
忠义,便是他一生遵循的正道,就像《易经》所强调的,君子应坚守正道,方能在世间立足,其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景门:古今交融,易理焕新
离开关林后,我们来到了洛阳的丽景门。丽景门是洛阳古城的西大门,城楼高大雄伟,城墙古朴厚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往昔繁华。
此时,城门内外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与关林的庄严肃穆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站在丽景门下,我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师父,这丽景门如此热闹,与之前我们去过的古迹氛围截然不同,但同样都承载着洛阳的历史文化。这里面又有什么《易经》的智慧呢?”
师父看着城门来来往往的行人,说道:“丽景门作为古城的门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就像《易经》中的‘变通’之道。它见证了洛阳城的兴衰变迁,却始终屹立不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包容着不同的人和事。
就像《易经》所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如今成为展示洛阳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八方来客,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从建筑风格上看,丽景门融合了古代与现代的元素,既保留了古城墙、城楼的古朴风貌,又在周边增添了现代商业设施,这种古今结合,不正是阴阳融合的一种体现吗?
古代元素为阴,代表着历史的沉淀与传承;现代元素为阳,象征着时代的发展与创新。
两者相互交融,和谐共生,演绎着《易经》中阴阳变化的奇妙篇章。”
宋悦走进城门,感受着古城的气息,说道:“师父,在这丽景门内,我既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又能体会到现代的生机,这种古今交融的感觉很奇妙。”
师父微笑着说:“这正是丽景门的独特魅力所在,它体现了《易经》中‘时中’的思想。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到恰到好处。既保留着古城的韵味,又融入现代元素,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就像卦象在不同时机下的变化,始终遵循着事物发展的规律。
比如,在白天,这里商业繁荣,人来人往,充满活力,如同阳盛之时;而到了夜晚,华灯初上,古城墙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古朴宁静,又似阴柔之美展现。
这种阴阳交替、动静结合,正是《易经》所蕴含的生活智慧在现实中的生动体现。”
这一天,我们在关林和丽景门的探寻中,再次领略了洛阳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也从《易经》的角度对这些古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每一处古迹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古代文明的大门,让我们在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感悟,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