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0日|阴转多云
今天一早,整个办公室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新线项目第一次跨部门联席会议安排在上午九点,参会人员涉及三个业务部、两个支持组,还有战略室的代表。按惯例我只需作为执行负责人出席,但副总昨晚在邮件中点名,让我提前准备发言汇报整体筹备框架。
我起得很早,六点半就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买了瓶矿泉水,提着电脑直奔会议室。会议开始前十五分钟,我一边校对资料,一边调整汇报稿的语言节奏,生怕有一处细节出错。副总走进会议室时,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下,点了点头示意我继续准备。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轮到我发言时,我站在投影屏前,尽量平稳地阐述了前期调研、风险评估和资源整合建议。我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中显得格外清晰。
会议结束后,副总当着全体成员的面说:“这份架构方案比较系统,也算是咱们年轻骨干能扛事的证明。新线启动之后,周磊会主导前期推进,各部门配合。”
掌声不多,但够用了。我知道,有些东西一旦说出口,就是正式的认可。
散会后,我回到工位,还没坐下,魏鹏就拎着水杯过来了:“你刚才那个‘部门联调建议’提得漂亮,高层吃这一套。”他压低声音补了一句:“不过你现在站在前面了,得注意后面风向。”
我看着他,一时没回话。他拍拍我肩膀,笑了笑:“别紧张,我只是提醒你,位置越高,越要稳。”
下午我开始处理会议纪要和资源分工草案。在整合一份旧流程表格的时候,我忽然注意到一列不起眼的灰色字段,名称是“L-memo”。出于好奇,我点开看了一眼,发现字段中只写了一行加密注脚:\"202_E-RSt=51#10@checklist\"。
我心里一紧。L是李倩常用的字段代号,我见过她以前用类似格式给自己留备注。这个注脚不像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更像是某种她个人使用的编码。
我查找文件来源,发现这份表格是一个月前由她上传的,但版本号显示曾在两天前被系统读取过一次,而那天……正是她彻底退出权限管理的日子。
整整一个小时,我反复分析那串代码可能指向什么。\"202_E-RSt\"可能是指某一类项目编码,而后半部分看上去像一个密码或索引。
我尝试用她常用的加密命名法去匹配公司资料系统,竟然在档案归类页找到了一个隐藏目录,里面是一份未发布的中期调研ppt,标注为“仅供内部预研”。点开后我发现,居然是一个关于“战略备用资源整合”的预案,内容几乎覆盖了我们当前正在筹备的新线框架的另一种可能分支。
我把这份文档下载到本地,没有声张,只在心底默默记了一笔:她果然早已准备好b计划,而我正踏着她留下的每一颗脚印前行。
当天晚上,我一个人留下来加班,把会议纪要重新梳理了一遍,甚至把ppt每一页都改了图标和色调,只为了让它更“像是我自己的”。做完这一切,我盯着屏幕发呆了许久,直到微信弹出一条系统推送:
用户 L.q 已从系统移除权限,当前Id无效。
我盯着那串冷冰冰的提示,眼角突然有些发涩。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分界点。
我给自己泡了杯黑咖啡,望着窗外夜色里的霓虹,心里升起一种奇怪的平静。她走了,而我终于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