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泽送沈知瑜回去。
两人走在路上,郑裕泽挠了挠头,“表妹,你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我虽然只是个五品官,比不得父亲,但在打探消息上,我还是比父亲强的。”
沈知瑜点了点头,想起中午郑裕泽的话。
不免问道:“表哥对我可有埋怨?”
郑裕泽不解。
沈知瑜继续说:“今日表哥可说了不少酒话,比如”
“比如什么?”郑裕泽焦急的问。
“就比如表哥说我小心眼,不大度,说李鹤川为何非我不可。”
郑裕泽瞪大了眼睛,连忙抬手拍了拍自己的欠嘴,“说的都是这些话?”
“当然不是,还有旁的啊,还说了我多才多艺,给我好一通夸呢!”
郑裕泽挠了挠头,“我不送你了,自己回去吧。”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秋水提溜着灯,来到沈知瑜身侧,“这郑公子真是的,同长不大一般。”
沈知瑜点了点头,想起舅母的话,“秋水,等明日回了宫,叫上宸贵妃来我屋中一坐。”
“是。”
在郑家的日子过的极快,一晃便到了第二日,沈知瑜和沈厌要走了。
郑念娇虽然不舍,但并未极度挽留沈厌,反倒是沈厌不想走,沈知瑜拉着沈厌的手,轻声安抚着。
“眼下她只是暂时住在外祖母院子中,日后,等姐姐的公主府建好了,便让你们两去我那里住。”
虽然有些麻烦,毕竟未成年的皇子可是必须住在宫中的。
但这都是后话了。
沈知瑜刚一回宫,便迎面撞上来找自己的周公公,周公公迈着碎步来到沈知瑜面前。
“长乐公主吉祥!陛下叫您过去一趟。”
沈知瑜点了点头,“松韵,你先同阿厌回去,秋水同我去就好。”
沈知瑜松开沈厌的手,沈厌看着沈知瑜离开。
周公公一直跟在沈知瑜身侧,沈知瑜故意说起那日送给周公公的礼物。
“周公公,那日我让晓冬送的礼物您可喜欢?”
周公公连连点头,“喜欢,老奴喜欢的不得了呢。”
周公公脸上的每一根皱纹都写满了开心,随后朝沈知瑜走近些,未等沈知瑜主动问,便交代出来。
“陛下今日心情不错,找了几名官员,想来是为了曲梁的事情。”
“谢过周公公,本宫晓得了。”
沈知瑜笑着同周公公道谢,二人聊天的功夫,便到了。
周公公走在前面,引着沈知瑜进去。
沈知瑜刚一进宫殿,便扫了一眼站在殿内的几人,随后将目光放在坐在殿上的沈衍身上。
“儿臣给父皇请安。”
“快起来吧!长乐,来瞧瞧,这几位都是被大臣们推举出来能去曲梁做官的,还有自愿的,你看看哪个合你心意。”
殿内的几人目光纷纷落在沈知瑜身上,都带着探索。
他们知道曲梁是长乐公主的封地,也知道长乐公主深受圣恩,但万万没想到这官员的任命方面,皇帝竟然能允许她来参与。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沈知瑜转身,在几人脸上流转,最后在心里留下答案,“你们说说吧,谁看过《实政录》?”
坐在上面的沈衍眯了眯眼睛,仔细观察这沈知瑜接下来的动作。
其中有两人站出来、
“微臣看过!”
“好,那便你先讲讲,若乡里之间发生纠纷该如何做?”
那人思索片刻,“微臣以为,若发生纠纷,应先扣押引起纠纷的几人,然后逐一审问,最后惩罚主要犯错的人。”
沈知瑜拍了拍说,眼底冰凉,勾起一抹笑,“好,那后面的那位说说,你不是也看过《实政录》?”
后面那位看着瘦弱,但一双眸子却十分有神。
男子朝沈知瑜行了礼,“臣以为,乡里的纠纷应当由乡里解决,百姓并未报官,便要遵从抓大放小思想,大事情不放过,小纠纷不必闹到衙门,最主要的是,往往乡里纠纷不断,闹大了,影响感情。”
“所以呢?”
“所以,为官者,为百姓父母官者,更是应该践行‘以民治民’,深深扎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方能解决实际问题。”
“好!说的好啊!长乐,可选出来了?”
沈衍听到下面此人的一番言论,便是明白,沈知瑜是想要真正能为百姓做实事的人,而读《实政录》的人,可能是好官,也可能不是好官。
可若是在《实政录》的基础上,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并得出结论的,那一定是好官无疑。
沈知瑜点了点头,“父皇应该知道儿臣的选择,那儿臣便不打扰了。”
“好,你先去吧。”
沈衍摆了摆手,眼里满是对刚刚那人的满意,竟一时不想让此人离开,不过都答应了女儿,作为皇帝的沈衍自然不会说话不算话。
“刚刚那位站在后面的,上前来,叫什么名字?”
“微臣名江心白。”
“不错,你很不错,现朕命你为曲梁的县令,即日上任。”
“谢主隆恩!”
沈知瑜走出御书房,顿时感觉神清气爽,心中有块石头被搬走了。
心脏的跳动,轻松不少。
秋水在外面等着沈知瑜,见沈知瑜心情不错,连忙问道:“可是有了喜事?”
“自然,你猜猜。”
秋水拉着沈知瑜的胳膊,“殿下快说~”
“好好好,就是曲梁的县令定了,是一位好官,能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你说是不是好事?”
秋水捣蒜一般点头。
她也见识到了曲梁百姓的生活确实艰辛,便也为曲梁百姓能迎来一个好的父母官而开心。
路上,沈知瑜便想去宸贵妃宫里走一趟,秋水还未来得及告诉宸贵妃,沈知瑜心情不错,便准备将另一件事提上日程。
快到宸贵妃宫里时,沈知瑜好巧不巧见到了萧妃的女儿,沈静乐。
沈静乐由身侧的婢女扶着,路过沈知瑜的时候,垂着眉眼朝沈知瑜行礼。
“妹妹好!”
按年岁,沈静乐的这声妹妹没错,可在这个嫡庶有别的皇宫中,实在是不合规矩。
沈知瑜淡淡的看了看沈静乐,“谁是你妹妹?本宫怎么不记得母后生过你这般大的妹妹?”
沈静乐脸上露出一丝难堪,但很快便调整过来,勾起笑,“长乐公主,是我的错,原以为叫妹妹显得亲切,竟是我想多了。”
沈静乐以为沈知瑜不会在当众场合说些难听的话,便故意这般说。
但她忘记了,这是沈知瑜,少时便能将她跟她哥哥吓个半死的沈知瑜。
“自然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