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今日继续商讨向罗刹国开战的事宜,昨日朕收到了,远在边疆楚昭明将军的手书。”
“众位猜猜,这信中写了什么?”
沈知瑜看过楚昭明写给她的信,自然能猜出,楚昭明写给父皇的信,无非就是开战不易。
主战的那派大臣,自然是猜想楚昭明顺从他们的心意,愿意开战。
若是逆了他们的心思,便是楚昭明欺君罔上,手握十万大军,却不开战,莫不是将矛头对准了京城。
这是沈知瑜担心的事情,忠君者被那些无中生有的事情陷害,蒙冤致死。
她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楚昭明在边疆为大楚的人民奋斗,挥洒热血,她必须要在京都保护好他。
“楚将军同朕说,边疆的子民生活日渐富足,平稳安定的日子,让挨家挨户的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朕看到这些,心中满是激动,激动的是,边疆的子民日子好起来了,这都多亏了当年楚昭明的父亲,朕的西北大将军啊!”
“圣上英明!”
大楚的外交官,孙大人,适时站出来,“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孙爱卿,起来回话!”
沈知瑜看向这位孙大人,按理说,对于这种战事的问题,作为外交官的孙大人,是不会上前的。
孙大人拱手起身,“陛下,微臣前不久接到关于罗刹国的一些消息,探子来报,罗刹国的国主,罗刹克图失踪了,目前罗刹国内一片混乱。”
皇帝沈衍沉默,众位大臣立马开始议论纷纷。
“罗刹国的国主不见了!那最适合咱们攻入罗刹国了啊!”
“是啊,现在罗刹国大乱,根本没有心力发动战争,我们只需要稍稍一打,便能夺下罗刹国。”
“孙大人!您这探子是何时探到的消息?”李鹤川问。
那位孙大人思索一番,“半月,从罗刹国传信回来,快马送信,大概七日时间,这消息便是七日前送的。”
李鹤川:“那依孙大人的意思,便是这打探到消息也要时间,这个消息可能是一月之前的了?”
“李寺卿!你什么意思?你是在质疑孙大人吗?”
李鹤川站直身子:“哪里,下官怎么敢呢,下官也是刚入朝为官不久,对这种事情并不清晰,才多嘴一问。”
孙大人:“好了好了,他也是好奇罢了,我便同你好好讲一讲,这探子是从小长在罗刹国的,自然是第一时间得知消息,不会存在打探消息延误的,所以,我说的半月,便就是半月前。
罗刹国皇宫中传出,罗刹国国主失踪,不仅如此,罗刹国还派出了两人去找,这两人一个是风星,另一个的身份虽未探出,但也是这罗刹国国主最得力的一名手下。”
李鹤川笑着点头,“受教了,孙大人。”
沈知瑜皱起眉头,若是按照如此说,便能证明,罗刹国此刻混乱,确实容易进攻。
可若是进攻,便又是长久不休的战争,边疆子民的安定,又会烟消云散。
沈知瑜不希望这种事情的发生,虽然她已经感觉到,父皇原本不战的心,此刻已经动摇了。
但目前,最重要的是,判断罗刹国目前的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众说纷纭,实在商量不出什么东西来,便下朝了。
回去的路上,李鹤川坐在沈知瑜的马车上,手上提着食盒,里面装着温热的早膳。
“还是寻思今日朝上的事情?”
“嗯,楚昭明信上说,让我在朝中帮他,不要开战,边境十余年的安宁,来之不易,不能被打破,但是今日朝会上,孙大人说的事情,又是个机会。”
李鹤川拿出一碗白粥,递给沈知瑜。
“先吃,听我说。”
“好。”
“这孙大人说的事情,我很早便已经知道了,不过,不是半月前,而是一个半月前的事情,一个半月前,我的探子来报,罗刹国国主受伤,被他的兄弟罗刹克信所伤,之后便没了行踪。”
“罗刹克信?”
“是,罗刹克图和罗刹克信,一个是皇后的孩子,另一个是最受宠妃子的孩子,当年两人争夺皇位,相传这罗刹国的先皇,十分疼爱这个妃子的孩子,竟然在弥留之际想立罗刹克信为皇。”
“不过,这罗刹克图的母亲,可是赫赫有名的沙家之女,在得知此事后,直接拔剑杀了这个先皇,立自己的孩子为皇,因为有沙家的支持,和当时这位皇后幽禁了那位妃子,罗刹克信便不战投降了。”
“投降后,他被安排在了一处最荒芜的地方驻守,而他的母亲,则一直留在宫中。”
沈知瑜听明白,放下喝完的粥,“我明白了,所以罗刹克信为了救母亲,进宫伤了罗刹国的国主罗刹克图,现在罗刹国的大乱,便是因为国主失踪,这位罗刹克信准备上位。”
“对,殿下可要跟我去百姓楼。”
沈知瑜点了点头,“嗯。”
两人都是去百姓楼,但又不是去,因为他们想去的是百姓楼的地下,百姓楼的另一面。
在那里获取到罗刹国最新的消息。
李想揽着李母刚准备进去百姓楼,便看到李鹤川扶着沈知瑜下马车,李想拉着李母便准备过去打招呼。
被李母牢牢拉住。
“娘?”
“那女的是谁?”
“是长乐公主啊,哥哥喜欢的人,我也喜欢!”
李母不可置信的看向李想,没想到,这位长乐公主如此擅长攻略人心,竟然连李想都称赞她。
“娘,你怎么了?她们都进去了,咱们和他们一起吃饭啊!”
“不去,李想。”
“娘?”
李想不理解,她不了解现在的母亲,以前自己交的那些狐朋狗友,母亲都不会这样抗拒,为何到了美女姐姐这里,母亲不一样了呢?
李母拉着李想的手,“早膳不是刚用过吗?你也不饿,咱们就不去打扰他们了,你弟阿哲母亲先去逛逛你的杏雨楼如何?”
“好,在那边,不远!”李想眼睛一亮,拉住李母的手,便领着李母往自己的杏雨楼去。
路上,李母自是会不停的打探消息,关于沈知瑜的消息。
“女儿,这长乐公主是何时同你兄长认识的?”
“不知道,不过,我认识长乐姐姐的时候,他俩就已经认识了。”
“那你又是何时认识的这位公主?”
李想:“我是在江南的时候啊,当时我在江南的升平楼,不对,是在酒楼,给娘买荷叶鸡的时候,碰见了她。”
“原来如此,竟然那么久之前,你们便已经认识了,可她是公主,怎么会去江南呢?”
李想趴在李母耳边,轻声开口:“我和娘说,这长乐姐姐当初去江南,便是微服私访,她是去查贪官的。”
“贪官?”
“是啊,长乐姐姐查了一个大贪官,那个大贪官欺压百姓,强娶民女,又勾结山匪,坏死了。”
李母没想到,这长乐公主还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公主呢!
如此为国为民的公主,那按理说,不该看上她的儿子啊!
“这长乐公主对你兄长如何?”
“她,她应该是要当我嫂子了!兄长喜欢她,她也喜欢兄长和我,娘,你一定要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