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主要论述伤寒病症,《金匮要略》则着重论述各种杂病,这两部着作共同构成了仲景的医学全书。《伤寒论》由于有成无己率先进行注释,后续又有五十多家相继作注,所以能够在天下广泛传播,为人所熟知。然而《金匮要略》却很少有人提及,虽然有赵良、徐彬等人对其进行注释,但是它的文辞义理古朴深奥,又是历经千年流传下来的残编断简,存在很多令人疑惑之处,缺失的文字也不在少数。后人多因袭其中的错误,顺着错误的文字牵强附会,任意发挥,难怪后人会觉得它迂阔玄远,将其束之高阁。如今对《金匮要略》中次序错乱的内容重新进行梳理编排,对残缺不全的部分加以补充完善,广泛采录众多医书的内容,详细地进行注释,使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都能更好地在世间流传,希望后世从事医学的人,不被世俗的错误说法所误导,明白仲景不仅擅长治疗伤寒病,同样也能治疗各种杂病。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
人体秉持着五行之气,依赖风气而生长发育。风气虽然能够孕育万物,却也能损害万物,就如同水既能使船漂浮,也能让船倾覆。如果人体五脏的真元之气通畅无阻,人就会平安健康;而外来的邪气、不正之风,一旦侵犯人体,往往会导致人死亡。世间各种疾病的成因,总括起来不超过三条途径。其一,经络受到邪气侵袭进而传入脏腑,这是由于人体内部正气虚弱而引发疾病的内因;其二,邪气通过四肢、九窍,随着血脉相传,致使气血壅塞不通,这是邪气从外部皮肤侵入人体而致病;其三,是由于房室不节、刀斧兵刃伤害以及虫兽咬伤等。依据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各种疾病的病因就都能概括无遗了。
倘若人们能够注重养生,谨慎生活,不让邪气侵犯经络,即便邪气恰好侵袭经络,还未传至脏腑,就立即进行医治。一旦四肢刚刚感觉沉重、行动滞缓,便马上采用导引、吐纳、针灸、膏摩等方法治疗,不要让九窍出现闭塞不通的情况。而且,还要做到不触犯国家法律,避免遭受禽兽伤害,房室之事不可过度而导致精气衰竭,饮食方面要调节食物的冷热,合理摄入酸、苦、甘、辛、咸五味,不让身体有所衰弱,这样疾病就无从侵入人体的腠理。所谓“腠”,是三焦之气汇聚、元气与真气通行的地方,也是气血灌注之处。而“理”,则是指皮肤、脏腑所具有的纹理。
【按语】这一篇是整本书的纲领,前人错误地将其编排在第二篇,次序先后错乱,如今将它置于卷首,以便统领全书的主旨大意。
【注释】“五常”指的就是五行。五行所对应的气分别是风、暑、湿、燥、寒;五行所对应的味道分别是酸、苦、甘、辛、咸。人体秉承这些而形成形体,那么脏腑就每日与这些气味相互贯通。这里不称“五气”而称“风气”,是为了涵盖其他几种气而言。因为风贯穿于其他四气之中,就如同“仁”贯穿于“仁、义、礼、智”四德之中一样,所以说“因风气而生长”。然而,风气虽能孕育万物,却也能损害万物,这是因为主时之气、正常的风,是从它所主的方位按时而来,这种风能够滋养万物生长。而外来的邪气、不正之风,是从相对冲的方位或过时而至的方位吹来,这种风会损害万物。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气交之中,风气对人的生长与损害,就像水对船,既能让船浮起,也能使船翻覆。自然界的五气,人体吸纳后就成为五脏的真元之气,如果这些真元之气通畅且相互滋生,即便有外来的邪气、不正之风,也无法对人体造成伤害,人自然平安健康;如果真元之气不通畅,那么外来的邪气、不正之风就会乘虚而入,侵犯人体后常常会致人死亡。不过,人导致死亡的原因,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但大致上不外乎三种原因:其一,人体内部正气虚弱,经络受到邪气侵袭,进而传入脏腑,这就是疾病产生的内因;其二,人体正气充实,虽然受到邪气侵袭,但脏腑不会受到侵害,只是外在的躯体、四肢、九窍等部位患病,血脉壅塞不通,这是邪气从外部侵入人体而致病;其三,是由于房室不节、刀斧兵刃伤害以及虫兽咬伤等,这些并非是因为人体内部或外部正气虚弱而感召邪气致病,所以称为不内外因。依据这三种原因详细分析,各种疾病的病因就都能完全涵盖了。倘若人们能够谨慎调养身体与正气,不让外来的邪气、不正之风侵犯经络,即便邪气恰好侵袭经络,还未传至脏腑,马上进行医治,疾病自然可以痊愈。当四肢、九窍刚刚感觉沉重、滞缓,还没有出现闭塞不通的时候,立即采用导引、吐纳、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疾病也能够痊愈。而且,如果能够做到不触犯国家法律,避免遭受禽兽伤害,房室之事不过度导致精气衰竭,饮食方面调节食物的冷热,使五味摄入各得其宜,不让身体正气有所衰弱,那么各种疾病就无从侵入人体的腠理了。所谓“腠”,是指全身的空隙之处,是气血往来的地方,也是三焦之气汇聚、元气与真气通行的道路。而“理”,是指皮肤、脏腑内外层次分明、有条不紊的纹理。
【按语】正常的风,是从八方按照时节而来,具有相生、温和特性的主时之气;邪气之风,是从相对冲的方位或过时而至的方位吹来,具有相克、猛烈特性的外来之气。比如,时令正值东风当令,却吹来了西风,这里所说的“后”,是指已经过去的时令而言。
【集注】赵良说: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的气交之中,秉承大地的刚柔特性,从而形成五脏、百骸等形体;秉承上天的阴阳之气,从而形成六经之气。形与气相互统一,神机得以发动运用,推动水谷之气运行,使其出入内外,与天地运行的规律相一致,其升降浮沉也顺应四季的变化,在人体之中发挥主宰作用,这就叫做“元真”。外感的邪气,就是外来之气。《灵枢》说:虚邪不能单独伤人,必定是因为人体身形虚弱,然后邪气才会侵入。大概天地之气与人之气,都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人体正气充足就不会受到邪气侵袭,正气虚弱邪气就会乘虚而入;天地之气正常就有助于万物生长,不正常就会对万物造成损害。人体正气虚弱,是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制,房事过度,刀斧兵刃、虫兽等损伤气血,这些都足以使人患病。天地之气不正常,是由于四季气候不调和,八方之风失常,这些都足以损害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