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和大哥分家,只分得了三亩薄田。
媳妇王翠翠气不过,去和刘氏吵闹过。
又有什么用呢,他们还是一亩地都不让。
褚山川两口子,心里慌呀!
五口人,分的那些东西完全不够吃呀!
分家时除了三两银子、二间老屋、三亩薄地。
粮食只给两小袋,他们家早就吃完了。
这段时间,要不是褚秋月接济他们家,一家人早就饿肚子了。
褚清宁明着是让王翠翠帮着看家,说为了方便,王翠翠带着家里三个孩子,就在褚家做饭。
实则是怕他们断了口粮,饿到孩子们。
从王翠翠带着孩子们过来,褚清宁家的米袋子里便没有空过,米面都紧着他们吃。
三个孩子,没有一个想回家的。
每天都是天晚了,王翠翠催了又催孩子们才肯走。
有了这些银子,他们家的苦日子算是熬了过来。
王翠翠用衣袖擦了擦泪水,望着抱孩子的男人,眉开眼笑:“走,我们回家。”
褚清宁回到家后,又去孟家了一趟。
孟林帮着褚清宁把鱼庄开起来后,说是有人来到石溪村打听,多年前丢失孩子。
把家里安排好,嘱咐了褚清宁。孟林便寻着线索走十来天了,还没有回来。
孟家两个小的,还不知道他们大哥干啥去了。
褚清宁有些担心孟林,每天回家都会去孟家瞧瞧,坐上一会。
虎子、小狸有没有缺啥。
她从镇上回来,给带回来。
“大嫂,你来了。”小狸穿着一身鹅黄的衣裳,在褚清宁边上坐了下来。
小狸的神情很落寞,人有点蔫蔫的。
“怎么了?晚饭吃了没有?”褚清宁问。
小狸点头,表示吃过晚饭了。
褚清宁摸着小狸的发髻,整理着散落下来的发丝。
“大嫂,我大哥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还没有回来?”小狸委屈巴巴的说道。
“大嫂,你喝水。”虎子端着碗水,走了进来。
“你们大哥,走的时候没有说会走这么久。干什么去了,我是真的不知道。”
褚清宁略思索下,接着说道。
“放心,你们大哥走的时候,给你们留了银子。不用担心吃的问题。”褚清宁安慰道。
从荷包里拿出了二两银子,给小狸。
“拿着,喜欢什么便去买些。”
“大嫂。”小狸摩挲着接过银子。
褚清宁起身,到孟林的房间看了眼。
被褥还是她叠好的样子,完全没有等到他它的主人回来用过。
“我走了,你们早点睡。”褚清宁回了自己家。
幼崽疾风一直跟在左右,她来回都跟着个小尾巴。
褚清宁都怀疑,疾风把自己当成同类了。
褚清宁走后,孟家又变的冷清了下来。
“虎子哥,你说大哥会不会是跟别的女人跑了。”小狸还是把心里话,问了出来。
“小狸,你瞎说啥呢,我们大哥是那种人吗?”
“他有多喜欢大嫂,你不知道吗?”
“大哥,要跑早跑了,怎么会等到现在。”虎子替大哥说着话。
他虽然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走这么久,还没有回来。
但虎子相信大哥,一定是有事耽搁了。
孟家的兄妹,担心着大哥孟林。
而此时,孟林正在几百里之外的“山周郡”。
孟林顺着线索,找到一户大户人家。
敲门说了此行的目的,下人去通报后。
孟林被管家请到了大宅院里面,一个时辰后。
他拿着一个包裹,从宅院里出来。
“老夫人,夫人,请留步。”孟林恭敬朝两位穿着华贵衣裳的妇人说道。
“孩子,回庆元镇,路途遥远。这些银子你拿着,留着防身。”中年妇人感激的说道。
“不用了,银子我有。”孟林骑上黑马。
“驾——”
扬长而去......
“娘,你说他真的会是,那个孩子吗?”中年妇人用绣帕,擦着眼角的泪问道。
“老天保佑,希望是他吧。”老夫人泪眼婆娑。
孟林出来很久了,他心里很着急。
把事情办好,孟林出了山周郡的城门,直奔庆元镇。
马背上,有他给家人带的礼物。
石溪村。
天气暖和了,周边的野花都开了。
今天吴家兄弟,打来的鱼少。
十多条鱼卖完后,褚清宁带着小舅去瞧了马车。
褚清宁急等着用,正好马车行里,有现成做好的马车。
两人挑了匹性格温顺,棕色马匹便给套上了车。
让店小二试驾了一圈,两人都觉得不错。
讨价还价买了下来,车体加上马匹一共用了四十二两银子。
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了,一般人家用牛车已经是极好的了。
因为,牛不仅可以拉车,还能帮着村民犁地。
马车只有,有银子、讲排面的人家才会买。
买了马车,两人站在马车前犯了难。
他们连马车都没有坐过,要如何赶回去。
掌柜似是看出了他们的窘迫,找来伙计让他跟着送回去。
才解决了,褚清宁他们难题。
回去的路上,褚清宁在车厢里坐着.
小舅褚山川和伙计,坐在马车外面的车板子上,学着驾马车的技巧。
好在,男人对驾车有着天生的掌控力,一路回到鱼庄,褚山川驾车技术学了大概。
接上褚秋月和锦哥,由褚山川驾着马车回了石溪村。
“大姐,这马车太气派了。”
“娘,咱家有马车了!”
褚安锦坐在外面的车板子上,兴奋的大声说着。
车厢里,褚秋月和大闺女一起坐着。
褚秋月的手不断在,车坐、车箱上摸着……
没有想到呀,被徐家休弃后。
她会过上这种日子,竟然连马车都有了。
要知道,徐家在庆元镇上经商多年,还是前几年才置办了一辆马车。
平时,宝贝的跟眼珠似的,根本舍不得用。
马车上气氛很轻松,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到石溪村,天还亮着。
村里炸开锅。
知道褚清宁在镇上开铺子,赚了银子。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呀。
不知道赚银子,是赚了多少银子?!
一家人赶着,村里人租都租不起的马车回来。
让村里人是浮想联翩,对赚到银子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她们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李小娥率先开口:“哎呦,褚家可是发达了啊,都赶上马车了。”
“我听我家那口子说,鱼庄在镇上生意可红火了,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赵婶子接茬。
“啧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