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蜀黍返回治安所后,一刻也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地连夜申请了所里的翻斗摩托车。
时间紧迫,他们顾不上休息,两名蜀黍立刻踏上了前往秦家庄的路途。
然而,当他们准备出发时,时间已经悄然流逝到了凌晨一点钟。
更糟糕的是,这段路程大多都是土石路,路况十分糟糕。
而翻斗车的车灯又不是特别亮,这使得他们在行驶过程中,不得不格外小心谨慎。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车辆行驶得异常缓慢,仿佛每前进一米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就这样,在漫长的黑夜中,两名蜀黍艰难地驾驶着翻斗摩托车,缓缓地朝着秦家庄前进。
终于,当东方的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时,他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秦家庄。
此时,村里的人们早已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大冬天的,地里的农活基本都已经结束,再加上临近年关,大家都比较清闲。
当看到有蜀黍一大早来到村里时,村民们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聚拢过来,想要看个究竟。
一时间,人群嘈杂,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治安所的蜀黍们经过一夜的奔波,早已疲惫不堪,但面对村民们的询问。
他们还是强打精神,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各位老乡。
想请问一下,你们秦家庄有没有一个叫秦京茹的人?”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一个胆子特别大的村民站了出来。
只见他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不远处的一座土胚小院,大声说道:
“京茹啊,看到没?前面那间房子就是她们家啦!”
说完,他转头看向那两位身着制服的蜀黍,满脸好奇地问道:
“蜀黍同志,我想问问啊,秦京茹她是不是在城里犯了啥事儿?”
原来,在场的这些村民们,大部分都姓秦,而且和秦京茹一家或多或少,都沾亲带故。
当他们听说秦京茹前天进城去相亲,大家都很是高兴,老秦家的秦淮茹已经嫁到四九城里。
听说现在还是国营厂的正式员工,一个月光工资就近三十块钱。
现在又介绍秦京茹到城里相亲。
那些家里还有女儿没出嫁的,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想着秦京茹要是也能嫁到城里,倒是一定要拜托她们姐妹,把自己女儿也介绍到城里去。
可等秦京茹回村里大家伙才知道,原来秦京茹却没看上对方。
直接就回来了的时候,起初大家伙还十分纳闷。
让众人感到奇怪的是,秦京茹这次回来后,整个人都像是变了个样。
不仅从头到脚把自己的行头全部换了个遍,尤其是那件呢子大衣和那个皮包。
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要知道,这两样东西在当下可不便宜!
所以,村民们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难不成秦京茹进城是去犯事儿了?不然她哪来的钱买这些昂贵的东西呢?”
“……”
面对村民们的疑问,其中一名蜀黍显然也不想再跟他们兜圈子了。
他直截了当地开口说道:“是这样的,我们怀疑秦京茹与南锣鼓巷九十五号大院,发生的一起盗窃案有关。
所以,我们现在过来传唤她,要带她和我们一起回治安所,接受进一步的调查。”
一众村民听闻秦京茹,进城竟然干起了盗窃的勾当,都惊得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原来秦京茹自从回村后,就没少在众人面前炫耀她那一身行头的价值。
还一个劲说秦淮茹给她介绍的那个厨子,人品不咋地。
她自己又重新找了一个,信誓旦旦地说年后就能嫁进城里去。
人群中很快就传出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说呢!她去相亲的时候,明明说没看上对方。
结果回来却换了这么一身好行头!
我可是听说了,她那一身行头,最便宜的都得二三十块钱呢!
就她下地干活,一年的工分还不到五十块钱,她哪来的钱买这么好的衣服啊?”
又有人附和道:“就是啊,这太可疑了!”
这时,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听京茹说,这是她新认识的一个小伙子,说是轧钢厂的放映员,说是他给买的。
而且她还说,年后她就要嫁进城里去啦……”
一名与秦家关系不怎么样的外姓村民,此时站了出来:“我看盗窃这事十有八九是秦京茹干的!”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解释道:“她自己亲口说的,那件衣服和那个皮包,光这两样东西就值五十块钱了!
这还没算上她新换的裤子和鞋子呢,全部加起来怎么也得五六十块钱了吧!
老秦家辛辛苦苦一年到头,累死累活的,到年底也不一定能趁个二三十块钱……”
众人听了他的话,都开始纷纷猜测起来。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带着蜀黍,前往秦京茹家抓人。
此时此刻,秦京茹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被窝里,睡得正香呢。
昨晚,她的脑海里一直都在想着她的大茂哥,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
就这样,一直熬到了破晓时分,这才终于迷迷糊糊地昏睡了过去。
而秦京茹的父母,这两天也高兴得不得了。
一开始,当他们听说女儿竟然对秦淮茹介绍的那个厨子,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时。
心里对自己这不识好歹的女儿,那叫一个恼火啊!
然而,秦京茹却赶忙解释说。
她已经重新找了一个对象,而且这个新对象的条件,简直好得让人难以置信!
相比之下,那个傻柱简直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起初,秦父秦母对女儿的话还心存疑虑。
毕竟这种事情听起来太美好,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然而,当他们眼光看到秦京茹身上穿着的那一身崭新的衣服时,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了。
这一身衣服不仅款式新颖,而且质地优良,一看就价值不菲。
再加上女儿还带回来一只烤鸭和一包糕点,这两样东西可都不是便宜货!
看到这些,秦父秦母终于确信,自己的女儿真的找到了一个好人家。
此刻,秦父和秦母正坐在饭桌前,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他们未来女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