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傅裕走后,许星慕就开始化妆,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己化了一个淡妆,然后将化妆品收好,塞进小行李箱里。
又检查了一遍,确认自己东西都装好了后,才将小行李箱合上。
傅裕再上来时,先去自己的房间,将自己的东西都拿上,才去找许星慕。
“你那些小东西都装好了吗?”傅裕见许星慕已经收拾好了,但还是又问了一遍。
“都装好了。”许星慕很是自信地点头:“我还检查了一遍。”
傅裕点点头,就准备帮她拎箱子,结果就看到了沙发边上一双拖鞋。
便示意许星慕看过去:“我想酒店应该没有提供,这么贵的一次性拖鞋吧?”
许星慕顺着傅裕的视线看去,就看到了自己换下来,忘了装进箱子里的拖鞋,不禁有些尴尬。
不过没关系,她嘴硬。
“谁说那是酒店的鞋子里,我没有装只是因为……因为想在房车上穿而已。”
“嗯,那看来是我误会了。”傅裕说着,已经走过去,找到一个袋子将鞋子装好,然后提着鞋子在屋里又检查了一遍。
确认没有其他被遗落的东西后,傅裕才和许星慕一起下了楼。
他们把行李箱都放到车上后,就看到了同样带着行李来装车的容明新和张兰芳。
两人又主动上前帮忙,将他们箱子也抬上了车。
也是这时他们才发现,容明新和张兰芳竟然抽到了那套,配置最差的那台四号车。
等所有人都下来,将箱子装车后,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也检查好了车上的摄像机,确认无误后,他们的公路旅行便正式启程了。
他们的第一站是当地很有名的一个寺庙,开车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从停车到寺庙入口处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商业步行街,路两边的商铺和小摊卖的都是极具当地民俗特色的东西。
比如用牛角做的各色小玩意儿,看得人眼花缭乱。
穿过步行街就到了寺庙的大门口,果然不需要他们买票,有个导游早早就等在门口迎接他们。
然后将他们一行人带进了寺庙。
才进大门,他们就看到了有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老人,正在一步一磕头地往里走,嘴里还念念有词,无比的虔诚。
导游见大家都在看,便介绍道:“那是朝拜礼,是信徒们或还愿,或祈福的一种修行……”
等跟着导游的介绍,将整个寺庙建筑群都逛了一遍后,眼看这个景点都要逛完了,也不见奖励,众人就有些着急。
路君雅忍不住率先发问:“导游,我们怎么才算是在这个景点打卡完成呢?”
导游见有人问,才停下脚步:“需要回答我三个问题。”
“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座寺庙的三绝是什么?”
“壁画、酥油花和堆绣。”傅裕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出来。
“第二个问题:这里最重要的活动是什么?”
“展佛节。”蒋磊也不甘示弱地抢答。
“第三个问题,这里的四大法会分别在哪几月举办?”
张兰芳不疾不徐地回道:“正月、四月、六月和九月。”
“恭喜你们,都答对了,打卡成功。”导游说完,节目组就将一个信封递给了张兰芳。
张兰芳打开看了看,确认是五百块后,才点头收下。
一抬头就看到,所有人的视线都黏在她手上的信封上。
她略一思索了一下后,对所有人说:“一共五百,咱们每组先分一百,留一百当作集体活动备用金,大家觉得这样行吗?”
“可以。”众人对这样的分配方式表示认同。
傅裕将领来的钱递给许星慕,但许星慕却没有接:“你管着就行。”
他便压低声音道:“你刚不是看上了一把牛角梳子吗?”
“可咱们资金也有限,还是算了吧。”许星慕虽然很心动,但还是摇摇头拒绝了。
“放心,够花的。”
傅裕搂着许星慕就去了步行街,找到刚才她流连过的摊位。
拿起一把梳子问:“是这把吗?”
许星慕忙摇头,拿起了另一把:“是这个。”
傅裕得逞地笑了笑,爽快地付了钱。
许星慕看上的梳子只有巴掌长,除了颜色纹路好看,上面连个雕花都没有,所以也不算贵,所以只花了五十。
见这梳子并不似自己以为的那么贵,她也不禁松了一口气。
一路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梳子,又逛了一会儿后,就到了该吃午饭的时间了。
“我们中午吃什么?”
傅裕刚才在逛时,也在留意这里的餐馆。
贵的就不用考虑了,他们资金有限,吃不起。
但便宜的他又担心不干净,不敢给许星慕吃。
还没找到合适的饭馆,许星慕就问了,他只能反问:“你想吃什么?”
许星慕摇摇头:“不知道。”
感觉这里的饭馆都不太符合她的口味。
“那再转转,咱们得在这里吃午饭,不然下一站就到晚上了。”傅裕牵起她的手,继续在步行街两边找合适的餐馆。
最后,两人进了一家看上去干净明亮的麻辣烫小店。
或许是因为他们身后跟着摄像机,店主非常热情,哪怕傅裕想看他们的后厨,店主也毫不犹豫地点头。
傅裕进去看了一圈,觉得卫生环境还不错,就和许星慕去选了菜。
这里的麻辣烫是按签子收费的,两人随便选一选,一顿午餐就吃了差不多九十块。
让傅裕都不禁肉疼了一下。
想他穿越至今,就算一开始不算富裕,但也没缺过钱,更别提后来他卡里数字后面跟着的0,比某着名弯城的0都多。
谁知来录个节目,竟然让他感受到了没钱的压力。
傅裕不禁苦笑。
下午两点,车队继续出发,在路过赤岭时,看到了山顶上五彩斑斓的巨大经幡,很是壮观。
车队停下后,大家便下车拍照打卡。
为了奖励,他们不可能会错过这一路上,任何一处能打卡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