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叛乱平定后的紫禁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春日的椒房殿,海棠花开得如火如荼,粉白花瓣随风轻舞,落入沈眉庄的茶盏,漾起圈圈涟漪。她轻抚着微微隆起的小腹,唇角不自觉扬起温柔的弧度 —— 在历经无数风雨后,她终于要与雍正迎来爱情的结晶。
温实初诊脉时,脸上难掩喜色:“恭喜娘娘,已有两月身孕,脉象平稳。只是娘娘此前操劳过度,需得好好将养。” 消息很快传遍六宫,宫女太监们交头接耳,各宫妃嫔的心思也随之活络起来。景仁宫内,皇后捏着佛珠的手骤然收紧,檀木案上的《女诫》被指甲划出深深的痕迹;翊坤宫旧址,新入住的祺嫔望着椒房殿的方向,眼中满是嫉妒:“不过是怀了个孩子,竟比皇后还风光。”
养心殿内,雍正听闻喜讯,手中的朱笔 “啪嗒” 掉在奏折上。他三步并作两步赶到椒房殿,小心翼翼地将沈眉庄搂入怀中,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眉庄,朕要让全天下都知道,我们的孩子,是这世上最珍贵的宝贝。” 他下旨大赦天下,又命内务府将江南进贡的所有珍品都送入椒房殿,还特意从西洋购来能缓解孕吐的神奇药草。
沈眉庄的孕期,成了紫禁城的头等大事。每日清晨,太医院的太医们轮流前来请脉;御膳房变着花样准备滋补膳食,燕窝鱼翅成了寻常之物。然而,表面的风光之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一日,沈眉庄用过早膳后突然腹痛难忍,冷汗瞬间湿透了寝衣。温实初紧急赶来,发现她竟是中了微量的红花毒。
“娘娘放心,毒性已解,只是需静养些时日。” 温实初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目光中满是忧虑,“这红花毒性微弱,混入膳食中极难察觉,定是有人蓄意而为。” 沈眉庄靠在床头,苍白的脸上却透着坚定:“查,务必查出幕后之人。” 她心中清楚,自己怀有龙嗣,无疑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这后宫怕是又要不太平了。
消息传到养心殿,雍正雷霆大怒,下旨命苏培盛彻查此事。一时间,紫禁城人人自危,负责椒房殿膳食的宫女太监被挨个审问。三日后,真相大白 —— 竟是皇后宫中的贴身宫女所为,而这一切,自然是皇后授意。
“皇后,你可知罪?” 雍正的声音冷得像冰,在空荡荡的景仁宫内回荡。皇后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皇上,臣妾只是不想让沈眉庄独大,她若生下皇子,这后宫……”“够了!” 雍正猛地打断她,“你身为六宫之主,不思表率,反而行此恶毒之事,实在令朕失望!” 他下旨褫夺皇后协理六宫之权,幽禁景仁宫,非召不得出。
经此一事,沈眉庄更加谨慎。她命人在椒房殿周围布下重重守卫,所有入口都安排了亲信太监把守;饮食也由自己的心腹丫鬟亲自烹饪,确保万无一失。而雍正只要处理完政务,便会来到椒房殿,陪着她说话、散步,或是轻抚她的肚子,与未出生的孩子 “聊天”。
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沈眉庄行动愈发不便。一日午后,她靠在榻上小憩,迷迷糊糊间听见雍正的声音:“小心些,别吵醒了娘娘。” 她微微睁开眼,只见雍正正屏着呼吸,轻手轻脚地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为她掖好被角。那一刻,她心中满是温暖与感动,所有的辛苦与危险,在这份爱意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
终于,在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椒房殿传来喜讯 —— 沈眉庄诞下一位皇子。嘹亮的啼哭声回荡在紫禁城上空,雍正抱着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朕的皇儿,朕要将这天下最好的东西都给你。” 他当即下旨,册封沈眉庄为皇贵妃,摄六宫事,皇子赐名弘晖,寓意 “光明美好,前途无量”。
消息传遍六宫,有人嫉妒,有人羡慕,却无人敢再轻举妄动。沈眉庄抱着孩子,望向窗外的雨幕,心中明白,这只是新的开始。作为皇贵妃,作为弘晖的母亲,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她有决心,也有信心,守护好自己的孩子,守护好与雍正之间的这份感情,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中,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