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细雪掠过紫禁城的琉璃瓦,椒房殿内却暖意融融。安陵容轻抚着永琛新学的《资治通鉴》课业,泛黄的宣纸上字迹虽显稚嫩,却笔锋刚劲。案头还放着永瑞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市井百态跃然纸上,连廊下走动的宫女太监都忍不住驻足赞叹。
“小主,沈大人递来密信。” 宝鹃捧着鎏金托盘,上面的信封用火漆印着沈家徽记。安陵容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字迹,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 陈昌在户部站稳脚跟后,联合数位大臣联名上奏,以 “皇子渐长,当明尊卑” 为由,提议加封适龄皇子。
“去请卫太医,再将这对翡翠扳指送去给太后宫中的竹息姑姑。” 安陵容将信纸凑近烛火,火苗舔舐间,字迹化作灰烬,“告诉竹息姑姑,这是缅甸进贡的冰种翡翠,最衬她的身份。”
三日后,养心殿内檀香萦绕。皇上批阅奏折的手突然顿住,看着陈昌领衔的奏章,眉头微蹙:“皇贵妃,你怎么看?”
安陵容跪在蟠龙纹地砖上,月白色绣鸾宫装铺陈如莲:“臣妾惶恐。只是近日见琛儿每日苦读到深夜,瑞儿为画一幅《万国来朝图》,连饭都顾不上吃。他们虽年幼,却总说想为皇上分忧。臣妾想着,若能得皇上恩典,赐个封号,既是对皇子们的勉励,也是彰显皇家威仪。” 说着,眼眶泛起泪光,“只是臣妾不敢逾矩,一切全凭皇上做主。”
皇上看着安陵容柔弱又期待的模样,心中一软。自陈昌掌管户部后,国库账目清晰,赋税增收,他自然明白这背后安氏一族的功劳。正要开口,却见甄嬛从偏殿转出,素色宫装不染尘埃,手中捧着一卷《皇子训诫》:“皇上,皇子加封事关国本,不可草率。古往今来,皆是以德行、学识论功行赏。臣妾斗胆请皇上考校诸位皇子,再做定夺。”
安陵容心中冷笑,面上却惶恐道:“莞贵人所言极是。只是琛儿和瑞儿年纪尚小,若是在皇上面前露怯,反而失了皇家体面。”
“皇贵妃这是对皇子们没信心?” 甄嬛唇角微扬,“前日臣妾还听闻,永琛骑射了得,永瑞诗画双绝,如此英才,何必藏拙?”
皇上被勾起兴趣,当即下旨:三日后在御花园设考,命四阿哥、永琛、永瑞及适龄皇子同场较量,胜者加封。
消息传遍后宫,景仁宫旧址的积雪都似映着冷意。端妃摩挲着四阿哥的课业,轻声对身边嬷嬷道:“去告诉老爷,该是出手的时候了。” 而安陵容则将双生子唤至跟前,永琛握着剑鞘的手微微发颤:“母妃放心,儿臣定要让皇阿玛刮目相看!” 永瑞却盯着案上未完成的画作,眸中闪过忧虑:“可四阿哥有太傅专门教导,儿臣……”
“记住,你们的底气不是学问,而是这后宫和前朝。” 安陵容为永瑞整理衣襟,指尖的护甲划过他稚嫩的脸颊,“卫太医已在太医院备好安神香,沈大人会让主考的翰林学士多问些你们擅长的题目。至于四阿哥……” 她目光一冷,“他近日是否总说头痛?”
考试当日,御花园的梅树暗香浮动。四阿哥率先登场,背诵《论语》如行云流水,骑射十中其九,赢得满堂彩。轮到永琛时,他策马飞驰,弯弓射下空中双雁,落地后从容作赋:“弓开如满月,箭发似流星。愿效霍去病,马革裹尸行。” 皇上抚掌大笑,连道 “有朕当年风范”。
永瑞则不慌不忙展开画卷,竟是一幅《九州舆图》,山川河流、关隘城池皆细致入微。“儿臣虽不善武,却能知天下。” 他朗声道,“愿为皇上绘制四海版图,让我大清疆土永固。”
正当众人惊叹时,四阿哥突然脸色发白,踉跄倒地。太医院匆匆赶来诊治,卫临跪地回禀:“四阿哥是风寒入体,再加连日劳累所致。” 端妃扑到儿子身边,怒视安陵容:“皇贵妃的儿子风光无限,我儿却突然病倒,这其中只怕大有文章!”
安陵容含泪跪下:“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琛儿和瑞儿与四阿哥手足情深,方才还说要将奖赏分一半给四阿哥。若姐姐不信,臣妾愿以性命担保!”
皇上头疼地揉着太阳穴,最终下旨:永琛封诚郡王,永瑞封和硕贝勒,赐双生子居住毓庆宫,开蒙讲学皆按太子规格。消息一出,整个紫禁城都沸腾了。甄嬛看着圣旨,将手中的茶盏重重一放:“安陵容果然好手段!” 浣碧小声提醒:“主子,四阿哥的病……”“卫临的手段,我岂会不知?” 甄嬛冷笑,“不过是小胜,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安陵容在毓庆宫看着儿子们换上崭新的郡王服饰,龙纹刺绣在烛光下熠熠生辉。永琛兴奋地舞剑,永瑞却盯着墙上的皇位图出神。“母妃,我们离太子之位还有多远?” 永瑞突然转身问道。
安陵容将儿子搂入怀中,目光越过宫墙,落在养心殿的方向:“不远了。但记住,越是接近顶峰,越要小心脚下的万丈深渊。” 她轻抚永琛的头,“明日开始,让陆明远安排你们见一见朝中大臣。这天下,不仅要靠学问和武艺,更要靠人心。”
然而,加封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三日后,宫中传出流言,说永琛在狩猎时用了特殊的弓弦,所以才能射下双雁;永瑞的《九州舆图》,实则是请人代笔。安陵容捏着密报的手青筋暴起:“去查,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还有,让张成在太医院放出消息,四阿哥的病,怕是与服用的补药有关。”
一场新的风暴,因着皇子加封而愈演愈烈。安陵容看着铜镜中自己日益憔悴却坚定的面容,缓缓戴上凤冠。她知道,这只是夺嫡之路的开始,前方还有无数明枪暗箭。但为了儿子,她早已做好了与整个世界为敌的准备。而甄嬛、端妃等人,又怎会甘心失败?储君之位的争夺,必将掀起更大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