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的积雪被寒风卷起,扑打在窗棂上发出细碎声响。林晚棠盯着炭盆中跳动的火苗,手中的密报已被反复摩挲得边角发皱。八阿哥胤禩虽因诬告被降爵,却暗中与十四阿哥胤禵结成同盟,而四阿哥胤禛则在隆科多的支持下,于朝堂上逐渐掌控话语权。更让她心惊的是,康熙近日频繁召见三阿哥胤祉,似有扶持其上位之意。
“额娘,儿臣不想争了。” 胤暄推门而入,玄色大氅上落满雪粒,“看着诸位皇兄为了皇位不择手段,儿臣只觉得心寒。”
林晚棠猛地起身,翡翠护甲撞在案角:“你以为退就能保全性命?” 她抓起案头的奏折摔在桌上,“看看这些弹劾你的折子,即便你无心夺嫡,旁人也不会放过你!如今局势瞬息万变,我们必须主动出击!”
她展开一张泛黄的舆图,用朱砂笔在京城周边重重圈画:“你在西北时,与年羹尧麾下的岳钟琪将军私交甚好?” 见胤暄点头,她继续道,“明日你修书一封,邀他进京述职。此人手握重兵,若能为我们所用……”
话音未落,巧云神色慌张地跑进来:“娘娘,太医院传来消息,皇上旧疾复发,已卧床不起!” 林晚棠只觉眼前一黑,扶住桌沿才勉强站稳。康熙若此时驾崩,群龙无首之下,皇子们必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而孤立无援的胤暄,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深夜,林晚棠身着素色常服,悄然来到索尼的孙女、孝诚仁皇后的侄女 —— 赫舍里氏的府邸。作为康熙的表亲,赫舍里氏虽深居简出,却在宗室中极有威望。
“敏妃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赫舍里氏端起茶盏,目光如炬。
林晚棠跪地叩首:“臣妾斗胆,想请您出面主持公道。如今皇上病重,皇子们各怀心思,唯有十五阿哥胤暄,一心只为朝廷社稷。” 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这是西北百姓联名举荐胤暄的奏折,还有他改良火器的图纸。”
赫舍里氏展开文书,目光在图纸上停留许久:“当年孝诚仁皇后难产而亡,皇上对太子寄予厚望,却落得个两立两废的下场。” 她轻叹一声,“哀家看得出,十五阿哥确有治国之才。只是……”
“臣妾明白,此事凶险万分。” 林晚棠抬起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但为了皇上的江山,为了天下百姓,臣妾愿拼尽全力。只求您在宗室宴会上,为十五阿哥说几句公道话。”
与此同时,林晚棠让暗卫秘密联络朝中受四阿哥打压的老臣。她亲自拜访曾被八阿哥排挤的纳兰揆叙,在其书房长谈至深夜。次日,纳兰揆叙便联合数位御史,上书弹劾四阿哥胤禛在户部任上的诸多弊政。
当康熙病情稍有好转,在乾清宫召见皇子时,赫舍里氏带着一众宗室亲王不请自来。“皇上,” 她行过礼后道,“老祖宗留下规矩,立储之事当听宗室之言。臣妾以为,十五阿哥在西北立下战功,又心系百姓,是储君的合适人选。”
四阿哥胤禛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八阿哥胤禩则冷笑一声:“皇婶莫要被表象迷惑,十五阿哥看似人畜无害,谁知背后藏着什么心思?”
“八弟这是何意?” 胤暄向前一步,目光如剑,“若觉得我有不妥之处,大可拿出证据!”
朝堂上剑拔弩张之际,林晚棠带着一群西北百姓代表闯入宫门。为首的老汉扑通跪地:“皇上开恩!十五阿哥在西北时,亲自带着我们修水渠、抗瘟疫,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灾民。这样的好皇子,求您立他为太子吧!”
康熙看着声泪俱下的百姓,又看着殿内剑拔弩张的皇子们,重重叹了口气。他转向林晚棠,目光复杂:“敏妃,这些都是你安排的?”
林晚棠跪地叩首:“臣妾死罪。但臣妾所做一切,皆是为了皇上的江山,为了黎民百姓。十五阿哥自幼熟读诗书,又懂兵法,更心怀天下。若能继承大统,定能让我大清繁荣昌盛。”
在多方势力的角逐下,康熙陷入了沉思。林晚棠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稍有不慎,之前的努力便会付诸东流。她暗中给胤暄使了个眼色,胤暄心领神会,上前一步道:“皇阿玛,儿臣无意争夺皇位。但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若能为朝廷效力,儿臣万死不辞。”
这番话让康熙神色缓和不少。最终,康熙下旨:“十五阿哥胤暄,暂代太子监国,处理朝中事务。待朕身体痊愈,再议储君之事。”
走出乾清宫,林晚棠望着灰蒙蒙的天空,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但她成功为胤暄争取到了关键的支持和时间。然而,她知道,四阿哥和八阿哥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回到承乾宫,柔嘉公主扑进她怀里:“额娘,外面好可怕,大家都在吵架。” 林晚棠抱紧女儿,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别怕,有额娘在。无论发生什么,额娘都会保护你和哥哥。”
深夜,林晚棠在灯下整理着各方传来的密报。暗卫送来消息,四阿哥胤禛正在秘密调集死士,八阿哥胤禩则派人联络塞外蒙古各部。她握紧手中的狼毫,在纸上写下一个个名字 —— 这些,都是她下一步要争取的力量。在这场决定生死的夺嫡之战中,她和胤暄已经没有退路,唯有步步为营,才能在血雨腥风中闯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