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我们下一站往哪里走,在这里实在是太热了,到处都是蚊子,蟑螂我处处可见,每天睡在街边都没法入睡,你看看我的手臂,一个个鼓包,都把这里的蚊子养肥了。”
“嗯,我们下一站去苍梧吧,去一趟李济深故居,感受一下当年英雄的气息。现在这个天气,不管你在哪里都是蚊子,特别是两广的地方,这里的蚊子最多,蟑螂好像我是最大的,还会飞,有一些北方人过来还以为是什么小动物。”
“我怎么记得李济深是广东的,我在以前听别人说过,怎么变成广西的了?”
“你有所不知,以前这里就是属于广东,李济深出生于晚清时期,那个时候这这里就是广东管辖,所以说他是广东没有错,不过现在已经属于广西管辖,说他是广西人也没有错。你知道不,李济深还是黄埔军校的副校长,那时候他追随孙中山先生闹革命,也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不知道他是黄埔军校的副校长呢,只知道老蒋是第一任校长。”
“没有什么奇怪,大部分人都是记得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往往被人遗忘,就像我问你中国最高的山峰,你肯定会回答珠穆朗玛峰一样。”
他们来到了苍梧李济深故居,看到大门口写着“李济深故居”这五个大字,大门的欧美风格在诉说着他的辉煌。进到大门里面就是李济深的生平简介:
李济深(1885-1959),字任潮,广西苍梧人。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代师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黄埔军校副校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33年在福建组织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主席;1948年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主席。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全国政协第一至三届副主席,1959年在北京逝世。
李济深故居是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3400平方米。是青砖瓦房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大门口嵌着一块大理石,上面刻着胡耀邦亲笔题写的“李济深故居”5个大字。顺着扶梯登上二楼,四周回廊上西式栏杆别致,门窗上雕的花草图案,增添了古色古香的色彩。二楼是李济深的卧室和会客室、电报室,大体仍保持着当年的摆设。1929年,李济深被蒋介石囚禁汤山获释后回住于此,1936年在这里召开过民族革命同盟会。抗日时期联络国共两党及文化界人士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朱蕴山、梅龚彬、陈希周、宣侠父等商讨敌后抗日事宜。1944年接受周恩来建议回旧居组织民众武装,并与董必武派遣的一批爱国文化人士在这里组织\"南区抗日委员会\",开展敌后抗日并与延安保持电讯联系。
故居瓦面建有墩子式的人行道,与四角上的炮楼相通,是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建筑物。解放后,李济深故居曾多次进行维修,1997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为中西建筑艺术以及居室与炮楼完美结合叹为观止。
许华看着这些字似懂非懂的念了起来,有一些字他还把读音念错。有边读边,没边读中间在他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每读错一个字,吴语就提醒他一次,刚开始的时候许华还是非常耐心学习,后面提醒多了他开始不耐烦起来:
“好了好了,不要提醒了,你打断了我的思路,念得对也好,不对也好,反正差不多就可以了。”
“那种行,读错没有关系,关键会闹笑话,还有可能理解错意思。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就可以改变它的意思,哪怕一个符号都可以改变意思。”
“我不跟你聊,你看你的,我看我的,你们这些读书人都是文绉绉的。”
看完李济深故居,他们就往藤县方向走。走着走着就走到一片八角林。许华还以为是什么果实,对于这种有八个角的东西他还是第一次见。
许华忍在地上捡了一个干八角上来,放到鼻子闻了闻,一股香味直冲他的鼻子。
“吴语,你问一问,这个好香啊,看起来又不是什么水果,硬邦邦的,还特别刺手。”
吴语看着八角,认真思考起来,他突然大声说:
“哦,我知道了,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八角,是一种香料。”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吃过?”
“吃过肯定吃过,有些人煮菜喜欢放一点这个下去,可以对菜起到提鲜的作用,我记得我母亲在世的时候住过一道菜,里面就是放有这个东西,应该是炖猪脚,她放了这个八角之后,整间屋子都是这个香味,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一道菜之一。”
“那我们摘几个,说不定以后能用上。”
“不行,不问自取便是盗,不过掉在地上可以捡一点,起码不算偷。掉在地上的肯定是熟了,熟了的八角应该味道会更加浓,我们就捡一些干的吧,好储存。”
捡了几十个八角之后,他们看到有几个人在树上摘八角。高高的八角树上,他们用安全绳一边绑着自己,一边绑在主树干上,一只手拿着一个铁钩,一只手拿着一个袋子。他们用铁钩把八角的树枝钩到自己的前面,然后一个一个摘着八角。
许华看着树上的他们,不禁感慨:
“摘一个八角这么辛苦,那么这个八角肯定能卖一个好价钱。”
树上的人听到许华的话,接过他的话说:
“今年不行,今年的八角行情低迷,现在都是亏本采摘,以前都是请人采摘,今年只能自己采摘,如果请人采摘,那更加不划算,做农实在是太难了,物贱伤农啊。”
“是什么原因呢?”
“今年每个的八角都是大丰收,再加上种的人又多,八角多了自然价钱自然就低,产能过剩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们聊着聊着,突然传出传来呼喊救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