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停在回放键上,画面定格在铁砧发动突进前的那一帧。他放大了敌方近战角色的左肘部位,反复播放三次。那个外扩动作太短,不到0.2秒,如果不是刻意慢放,根本无法察觉。
就在这时,通讯频道里传来林悦的声音:“队长,我刚刚看了那段回放。”
沈逸没有抬头,只轻“嗯”了一声。
“影蛇的远程是不是每次出手前都会眨一下眼?”
沈逸的动作顿了一下。他切出当前画面,调出霜星施法的五场战斗记录,从头开始一帧一帧核对。第一场,霜星抬手前0.1秒,眼皮快速闭合一次;第二场,同样位置,同样的眨眼节奏;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全部一致。
他把两组数据并列排开:霜星眨眼的时间点,铁砧左肘外扩的时间点,以及突进技能启动的时间点。
系统自动标注时间轴。结果显示,每次霜星眨眼后0.4秒,铁砧必有肘部动作;紧接着0.6秒内,突进技能释放。整个链条稳定运行,误差不超过0.05秒。
这不是巧合。
沈逸重新打开策略模拟空间入口,将这三段动作用逻辑链连接起来,设为触发条件。他输入参数:当远程角色出现特定生理反应(眨眼),且近战角色同步做出预备动作(肘扩)时,判定为“攻击前置信号”。
模拟推演开始。
十万次对抗样本生成。敌方使用该信号链发起进攻,我方未识别此模式,采取常规防守策略。
结果弹出:防线被突破率83%。
沈逸盯着这个数字看了几秒。这个战术的核心不是快,而是卡在人类反应的空档期。普通玩家从看到技能前摇到做出应对,平均需要0.3秒以上。而影蛇这套流程从信号发出到技能命中,总耗时不足1秒。等你意识到危险,伤害已经打出。
他退出推演界面,调出战术可视化模块。系统根据数据自动生成动态图谱:一条波形线从霜星的眼部动作开始,经过铁砧的肘部变化,最终汇聚成突进技能的爆发点。整个过程像一段精确校准的节拍器,循环往复。
沈逸在命名栏输入三个字:“双蛇节律”。
图谱下方跳出分析报告:该节奏链可使团队协同效率提升47%,技能衔接容错率降低至0.08秒以内,属于高阶隐蔽战术组合。
林悦凑近屏幕,“这名字是因为他们叫‘影蛇’?”
“不只是。”沈逸指着波形起点和终点,“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用眼睛传递信号,一个用身体回应。就像两条蛇共用一套神经。”
小舟一直没说话,这时低声问:“我们能看出来吗?实战中谁会注意对手眨不眨眼。”
“看不出来。”沈逸关闭图谱,“所以我们不能靠肉眼看。”
他重新接入天选系统,启动碎片收集兑换界面。背包里还存着一批未使用的战斗残片,是之前几轮训练结算获得的奖励。他选中其中一组,兑换成“战场预判辅助程序”,一种能在关键时刻标记异常行为的临时插件。
程序载入成功,图标出现在主界面上。
“但这东西只能提示风险,不能代替判断。”沈逸说,“真正的破局点,在于他们的信号依赖。”
林悦皱眉:“你是说,如果霜星不眨眼,铁砧就不会动?”
“不一定完全不动,但节奏会乱。”沈逸调出之前的模拟数据,“只要打断任意一环,整条链条就会延迟至少0.3秒。这段时间足够我们反打。”
小舟点头:“那我们就盯死霜星的眼睛?”
“不行。”林悦摇头,“视角锁定一个人,其他位置就没人管了。”
沈逸打开语音指令库,找到之前设定的六组关键词。他新增一条绑定:“警蛇”——一旦发现霜星出现异常施法前兆,立即触发全队预警。
“我不指望你们每次都看清。”他说,“但我可以提前布置陷阱。只要他们按这个节奏走,就一定会踩进来。”
他调回双蛇节律模型,再次运行推演。这次加入干扰变量:当信号链启动时,夜莺提前引爆环境物体制造遮挡,迫使铁砧改变路径。
模拟结果刷新:突进失败率上升至71%,我方反击成功率提高到64%。
有效。
但沈逸没有放松。这种打法依赖预判,一旦对方改变习惯,或者故意释放假信号,很容易陷入被动。他需要更稳定的破解方式。
他切换到对手历史数据页面,重新加载影蛇的所有比赛录像。不只是胜利场次,还包括失败的三场。他想确认一件事:他们在节奏被打断时,有没有备用方案?
视频逐场播放。
第一场失利,霜星被控住长达1.2秒,铁砧未能及时跟进;第二场,地图障碍物密集,视线受阻,两人脱节超过2秒;第三场,敌方队伍采用高频骚扰战术,连续打断霜星施法节奏。
沈逸注意到一个共同点:每当信号传递失败,铁砧的行动就会变得犹豫,突进时机明显延后。
说明他们的配合高度依赖远程的起手动作。没有信号,就没有节奏。
他回到主控台,打开团队协作面板。林悦的响应曲线已经趋于稳定,最近十轮训练平均响应时间0.79秒;小舟的拦截准确率达到94%。虽然还不够快,但已经具备执行复杂战术的基础。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她们在高压下依然能捕捉到那个眨眼瞬间。
他看向林悦:“你刚才能发现眨眼,是因为看了多少遍?”
“大概七八遍吧。”她说,“一开始也没注意,后来发现她每次抬手前眼睛都有动静,才专门去盯。”
“那就是说,普通人第一次打照面,根本看不到。”
“对。”
沈逸沉默了几秒。这意味着影蛇敢用这招,就是吃定了对手发现不了。他们不是靠强度碾压,而是靠信息差建立优势。
他再次打开碎片兑换界面,翻找可用资源。目前库存不足以兑换高级感知类道具,但他还有一次“潜力挖掘预警”的未使用机会。
他激活功能,设定触发条件:当敌方出现疑似双蛇节律启动迹象时,自动提醒。
系统提示:已绑定,待检测。
做完这些,他深吸一口气,重新载入最新一段录像。这是影蛇上周对阵强队的比赛片段,也是他们首次在正式赛场上使用这套节奏链。
画面开始播放。
霜星站在高地边缘,法杖抬起。就在她眨眼的瞬间,沈逸按下暂停。
他回头看向林悦:“你再看一遍,告诉我是不是每次都这样。”
林悦戴上耳机,靠近屏幕。小舟也调出分屏,同步观看。
第二次播放。
第三次。
第四次。
林悦突然伸手点了点画面:“等等,第三次的时候,她眨得更用力一点。”
沈逸立刻跳转到那一帧。确实,眼皮闭合幅度比前两次大了约0.3毫米,持续时间略长。
“是不是代表更强的技能要来了?”
沈逸没回答。他把三场不同强度的施法前摇截图对比,发现眨眼深度与后续技能威力呈正相关。
这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这是刻意控制的行为。
他迅速在笔记区记录下来:**眨眼幅度=技能等级预判依据**。
如果这个规律成立,不仅能识别进攻启动,还能预判攻击强度。
他马上修改“警蛇”指令的触发逻辑,加入幅度识别权重。只要系统检测到异常闭眼动作,立即标红预警。
小舟看着不断跳动的数据流,忽然说:“他们不怕被人发现吗?”
“怕。”沈逸盯着屏幕,“但他们赌的是没人会注意到这种细节。”
房间里安静下来。设备风扇低鸣,屏幕上的波形图缓缓旋转。
沈逸手指悬在“下一步推演”按钮上方,没有按下。
他知道,一旦确认这套战术的存在,接下来的比赛不会再轻松。影蛇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底牌,而他们会想办法掩盖这个弱点。
但现在,他已经握住了突破口。
林悦还在翻看录像,指尖轻轻敲击桌面。小舟默默保存了最新的敌情包,等待下一步指令。
沈逸重新打开策略模拟空间,准备进行新一轮测试。
他的手指刚触碰到回车键,屏幕右下角突然闪起一道微弱的黄光。
系统提示:【潜力挖掘预警已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