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地对地战术导弹?没有的事儿啊!”
第二天,王立新找到陆军后勤装备处的负责人廖强。
廖强一脸懵逼。
陆军要装备地对地战术导弹?
为什么自己都不知道?
“619那边都说了……”
“曹峰,你马上来我办公室。”
廖强无语到了极点,在听完王立新的话后,瞬间意识到了应该是去找619询问防空导弹系统的曹峰干的。
“啊?”
曹峰也是一脸迷茫。
自己什么时候说过陆军想要装备地对地战术导弹?
陆军的炮兵,装备的都是身管火炮跟火箭炮,根本就不需要装备射程几千公里的导弹,那是二炮部队的业务。
“真没有?”
王立新有些不信。
“真没有!王将军,现在不是在军改么?通过两伊战争跟以前经验的总结,在空军无法保证制空权的情况下,装甲集群很容易遭到空中打击。指望空军防空部队,协同起来比较麻烦,目前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装甲部队配备一定的防空力量……”
廖强把陆军为什么要去了解防空导弹系统的事情说了。
百万大裁军已经开始。
军事改革正在持续推进。
部队裁军跟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战斗力,在空军无法保证脑袋上没有敌人的轰炸机群轰炸的情况下,陆军要是没有防空能力,装甲部队也就只能成为靶子。
可现在国内的防空导弹系统都不怎么样。
对于619的防空导弹系统,陆军同样也没有报太大希望。
“明白了。没事可以多了解一下619那边的防空导弹系统进度,指不定会给咱们惊喜。”
了解事情原本后,王立新直接告辞离开。
他已经猜到刘威铭是用陆军作为挡箭牌,真实意图应该是向伊拉克或是波斯卖地对地战术导弹。
“619真要搞地对地战术导弹?射程多少?威力多大?”
等王立新走了后,廖强叫住了苦着脸准备离开的曹峰。
“根本就没有啊!”
曹峰有些无语了,自己都说多少次了?
“那这样,你再去一趟,战术导弹,射程应该没有几千公里,如果是两三百公里,咱们陆军应该有的。要是他们真的准备搞,让他把弹头搞大点啊!”
“……”
曹峰更是无语。
······
“不太可能吧?”
陈为民听完王立新的猜测,眉头接连跳动,刘威铭的胆子未免太大了些。
“有什么不可能的?伊拉克手里有大量从苏联进口的飞毛腿导弹,并且还有西方跟苏联的专家帮着他们改进;波斯人现在被西方制裁,只能通过走私等途径从叙利亚跟朝鲜购买一些……”
王立新撇嘴说道。
这让陈为民眉头都拧成了一个川字。
以前619没钱,让他闹心。
现在有钱了,更让他闹心了。
“安排几个靠谱点的军代表去619,在他们单位建立军代室。”
王立新开口说道,“指不定他们还搞了别的什么,别到时候刘威铭不声不响地卖出去,给人把柄。”
“那红旗系列的技术?”
“给他们!”
王立新想都没想就说道,“短程战术导弹,国外很多国家都列装了,咱们国家还没有单位研究这个。”
一直以来,国内的导弹,都是为了搭载核弹头。
截止目前为止,国家研制的东风导弹,只有东风-1导弹的射程600公里。
长17.68米、弹径1.65米、发射重量20.4吨。
如此庞大的导弹只能利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根本不适合机动。
截至目前为止,也没有单位提出搞近程地对地导弹。
619真要搞这个也算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部队现在没钱装备,未来呢?
“另外,调几枚退役的红旗-2导弹给他们用于研究跟实验。”
陈为民神色复杂地看着王立新。
王将军现在对619的偏爱,都到了如此程度么?
“要是真的能行,国家之前大力生产的红旗-2就不用浪费了!”
陈为民当即就去找人安排了。
半个月后,一架运-8在深夜降落在太平寺机场。
随后,等待着的解放汽车装上了飞机货舱后的货物,连夜开往619。
“这么快?”
刘威铭此刻正在风洞实验室。
pL-12的模型改进后,又即将开始风洞实验。
有钱,让样品生产的速度很快。
“之前也没有通知什么时候到啊。”
叶永安看着刘威铭,苦着脸,“厂里的保密工作更不好做了。随着来的,还有4名军代表,上面准备在619设立军代室。”
以前,厂里是欢迎军代表的。
有军代表的存在,意味着有部队给的订单跟任务。
现在嘛。
张振万等人觉得部队在单位里设立军代室会影响到619的项目自主权。
“咱们是军工单位,本就应该设立军代室啊。”
刘威铭丝毫都不觉得设立军代室有什么不好。
设立了军代室更有好处。
“嗯?”
“要是没有军代室,咱们自主项目,得主动去找部队推销对吧?有了军代表,他们了解到我们搞的技术,会详细向上级汇报……如果部队需要,自然得掏钱……不需要的,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出口啊!省多少事儿!”
“……”
这方面是张振万没有想到的。
认真一想,好像是这么个理。
刘威铭不愧是研究生,脑瓜子就是灵活。
两人刚到总装车间,三辆被军绿色篷布盖着的解放汽车就直接开进了车间。
“哪位是刘威铭同志?麻烦清点一下。”
带队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黑脸军官。
他没有介绍物品,只是递交了清单给刘威铭。
“怎么是跟我交接?”
刘威铭有些疑惑。
“上面吩咐的,要求交到你手里,这里面不仅有样品,也有全套的图纸……”
“……”
看着眼前三辆卡车,刘威铭有些头大。
除了一辆后面吊着很长一截的,另外两辆应该都装着技术资料。
这么多技术资料,得清点到什么时候?
“技术资料两卡车,另外一车是样品。您只需要按照上面的装箱清点,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会跟您对接,然后找个相关单位补足……”
黑脸军官解释着。
“您是?”
刘威铭疑惑对方的身份,难不成不是押运的带队军官,而是军代表?
“秦浩然,正营级,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是军代室负责人。另外,上面有要求,希望把贵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交给我们负责。”
后面的话是对张振万等厂领导说的。
“先把货卸下来吧。”
张振万开口说道。
留在车间的人,开始从解放汽车上往下搬资料。
另外一辆车上装着五个十多米长的木头箱子。
在航车的吊运下,很快五个箱子就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
刘威铭指挥着几名技术人员撬开了箱子。
长达10.9米、弹径0.65米、翼展2.65米的红旗-2防空导弹就出现在了刘威铭眼前。
“吊出来!小心点……”
刘威铭准备让人直接从箱子中调出来。
“里面的燃料已经拆卸了。”
旁边的秦浩然提醒刘威铭。
吊出来后,刘威铭就开始指挥着等待在一旁的技术人员,准备直接先拆一枚导弹来看看,然后让技术团队再对照资料熟悉各零部件。
“这东西怎么改造成对地导弹啊?”
眼前的巨大的防空导弹,怎么看,都跟对地导弹没有什么联系。
不少被抽调改进项目的技术人员看着逐渐被拆开,整个制导系统庞大无比的导弹,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