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瑾瑜刚松下的眉头瞬间又拧了起来,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又逃去何处了?”
仆人低着头不敢看他:“听学里的先生说,少爷带着书童往城南去了,好像说要去找什么‘会做蛋糕的姐姐’。”
“胡闹!”萧瑾瑜沉了脸。他这侄子自小性子跳脱,偏生对读书不上心。
现在不知道又抽哪门子风,会做蛋糕的姐姐不就是沈安宁吗?
萧瑾瑜叹了口气,沉着脸又上了马车:“去小岗村!”
此刻沈安宁也帮着一起下地收割,她只有很小的时候跟着家里人到地里收过玉米,也是边玩边干,其他的从没有做过。
现在正儿八经的做农活,可是把她累的半死。
她和沈安业,沈安家和沈安与两组同时进行,齐老太负责在后面收尾,林芳芳和沈安宝在家帮着给粟谷脱粒。
但两人一个太小,一个挺着大肚子,效率都不高。
沈安宁感觉自己是真受不了了,太热太累了,手掌心被镰刀磨得发红,她只好扯一些破布缠在手心继续干活。
她扛起一捆绑好的粟谷,慢慢朝家里走去,心中很庆幸田地离家不远,走个五分钟就到了。
刚把手里的庄稼放下,她正要继续到地里收割,就看到远处来了一辆驴车,上面坐着一个穿着富贵的少年。
那人她认识,是萧县令的弟弟萧瑾辞,不过他怎么到这儿开了?
萧瑾辞此时也很烦躁,走的着急雇不到马车,他又想亲自买个蛋糕回去给他娘亲过生辰,那些有卖的地方早就售空了,只好寻了个驴车,打听着来找做蛋糕的人。
也是近日县里各处,开始流行过生辰吃蛋糕的,听说是一种什么仪式感,他也想赶个潮流,让娘亲高兴一下。
然而,他刚到村里就发现,根本没人肯为他带路,只是随意指了一下就忙着下地收割去了,还好不难找,萧瑾辞下了驴车就往沈安宁家走去。
没到门口呢,就听见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他扭头看去,那不是他兄长的马车吗?
定是那夫子又告状!
萧瑾辞扭头就要跑,但萧瑾瑜的马车已经横在了他脸上。
“萧瑾辞,你又瞎跑什么?”萧县令掀开帘子就开始训斥起来。
“哥,我是想给娘亲买个蛋糕,她要过寿辰了。县里没卖的,镇上也没了。”萧瑾辞不满的皱着眉头,兄长就会说教他!
“那你也不能逃学啊!跟我回去!买蛋糕的事情我来就行。”说着萧瑾瑜就要来拉自己弟弟的胳膊。
“我不回去!读书最无聊了!”萧瑾辞侧身躲过,一脸倔强。
二人僵持不下时,一道清澈的男声响起:“瑾辞兄?你怎么来这里了?”
萧家兄弟一看,居然是陶子墨。
“子墨兄,你怎么也在这里?”萧瑾辞有点惊讶,他记得之前听人说陶子墨是什么小村落的,难不成这就是他家?
“这是我姨母家。喏,那就是我小姨母。”说着陶子墨冲二人身后指了一下,他们转过身才发现,院子里一直有三个人在看着他们。
尴尬蔓延在场面上,沈安宁笑着过来打破僵局:“听县令大人母亲要过生辰了对吗?不妨大人稍等一下,我这就开始做。”
萧瑾瑜忙出声打断:“这两日秋收,你们应该也没时间做这些吧,我也听说镇上这两日货物紧缺,就别麻烦了。”
“没事,哪能让县令大人白跑一趟呢!不麻烦的,一个蛋糕也不费事儿。”沈安宁可以直接在商城买现成的材料做,左右大家都忙着,没人注意她。
“大人和令弟来屋里坐会儿吧,马上就好了。大嫂你帮我给大人倒点水。”
说着沈安宁就进她的小隔间,偷偷准备材料去了。
萧瑾瑜很不好意思,大家都那么忙,还要特意抽时间给他们做蛋糕,可弟弟也是一片好心,他也不忍心苛责。
一会儿多给些银两以示歉意吧。
很快林芳芳就给二人倒好了水,沈安宁也拿着材料到灶棚下开始做了起来,连蛋糕胚都是买的现成的,她特意等大家没注意她的时候拿到外面,又背对着林芳芳几人鼓捣了会儿。
随手烧了一锅水,不蒸蛋糕也能喝。
萧瑾瑜和自己弟弟坐在屋里,又想起他逃学的事情。
看着院子里帮林芳芳一起脱粒的陶子墨和乖巧懂事的沈安宝,他若有所思。
陶子墨今日是来帮沈安宁做农活的,他家地少,当初卖了大半给他上学用,所以地里的活很轻松,爹娘感恩小姨对他的帮助,把他打发过来帮沈家搭把手。
想到这里,萧瑾瑜起身走了出去,看到沈安宁在灶台前忙碌,脸颊上流着汗水,但很快又被她用一块粉色的手帕擦干净。
“沈姑娘,我想请你帮个忙。”萧瑾瑜第一次露出有些局促的表情,沈安宁不解的抬起头,县令能有啥事让她一个村姑帮忙?
“县令大人请说。”沈安宁放下手中的东西,正色道。
“我这弟弟,性子跳脱不爱读书,总想着些新奇玩意儿。”
萧瑾瑜朝院子里撇了眼找陶子墨搭话的萧瑾辞,语气里带着无奈。
“方才见陶小友懂事能干令弟又如此乖巧,想来是受了你这里生活的影响。我想着,能不能让瑾辞在秋收这几日留在这里,跟着你们一起做点农活?”
沈安宁愣了下,没料到县令会提这要求。
她擦了擦手,看向院子里又开始四处乱逛的少年:“倒不是不行,只是农活累,怕他受不住。”
“受不住也得受。沈姑娘只管管教他,不用看我的面子。”萧瑾瑜语气沉了沉,又缓和下来。
“他总觉得读书是天底下最苦的事,也该让他看看,寻常人家想讨口饭吃,要流多少汗。沈姑娘放心,他若敢偷懒,你尽管打骂他。至于酬劳……”
“大人客气了。”沈安宁笑着摆手,“哪能要酬劳?再说他留下还能搭把手,正好我们人手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