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警惕澄光岛与“第三方”有关。
而真正的潜在威胁似乎潜藏在更深的暗处。
凌疏影快速消化着这些信息。
伊芙琳博士透露的情报,部分印证了弦歌的发现,也解释了研究所的一些行为,但关于复刻技术的深层目的,以及城邦科学院的最终意图,依然笼罩在迷雾中。
“我们与所谓的‘第三方’毫无关联。”
凌疏影再次强调,“相反,我们正在积极应对海底巢穴扩张带来的威胁,包括大量海兽栖息地被侵占,以及渊涡活动的异常加剧。”
“这关系到整个浪墟的生态安全。”
伊芙琳博士微微颔首:“基于目前的信息交换,我倾向于相信你们的表态。”
“但是,信任需要基础。”
她话锋一转,“关于微光研究所的归属和研究权限,必须由城邦议会裁定。”
“在我获得进一步指令前,你们必须立刻撤离这片海域,并保证不再靠近。”
“作为交换,我们可以释放你们的同伴,并承诺暂时不将澄光岛的坐标及你们与梵明岛结盟的信息上报。”
这是一个典型的城邦式提议,带着施舍意味的妥协,核心是维持现状和城邦的潜在控制权。
凌疏影看着伊芙琳博士,看着远处那些沉默而警惕的城邦科学家和警备员,又看了一眼身后严阵以待的舰队和同伴。
她知道,今天无法获得更多了。
强行冲突得不偿失,而对方透露的信息,尤其是关于“第三方”和巢穴关联的猜测,已经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可以撤离。”
凌疏影缓缓开口,“但条件需要修改。”
“第一,立即无条件释放弦歌,她带回的所有个人物品需完整归还。”
“第二,澄光岛的坐标与结盟信息,本就不在你们的管辖范围内,无需你们的‘承诺’。”
“第三,关于海底巢穴和第三方的情报,我们希望建立有限的信息共享渠道。”
伊芙琳博士沉吟片刻,似乎在评估利弊。
“前两条可以接受,第三条……我需要请示。在获得许可前,我无法做出承诺。”
“可以。”凌疏影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极限,“我们会撤离到安全距离外等候你们的答复。”
“但是,记住,如果你们的研究活动,或者城邦的任何行为,再次威胁到澄光岛的安全,今天的对话将失去所有意义。”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清晰的警告。
伊芙琳博士深深看了凌疏影一眼,点了点头:“我会转达。”
双方的代表各自后退,返回己方阵营。
奥义号与磐石号、利刃号一同,缓缓驶离了微光研究所那片被空间隐藏技术笼罩的海域。
舰桥上,气氛凝重。弦
歌裹着干燥的毯子,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由随舰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回声则被安顿在奥义号特制的生物舱内,由阿慎小心照料着。
凌疏影站在舷窗前,看着那座岛屿在视野中逐渐模糊,最终消失不见,只留下空旷的海面。
千帆城邦的触角,比他们想象的伸得更远,更深。
“直接回澄光岛吗?”墨磐问道,手指在导航仪上悬停。
“不。”凌疏影转过身,眼神清明,“去梵明岛。”
“我们需要借助梵明的医疗设施为弦歌做全面检查,确保她没有受到未知的伤害或植入。”
“同时,必须立刻与萨米特国王和长老会共享情报,微光岛屿和千帆城邦的介入,意味着浪墟的局势已经彻底复杂化了。”
阿比吉特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同意,梵明岛拥有浪墟最先进的生物医学实验室和隔绝检测手段,我立刻通知本岛做好接待准备。”
舰队调整航向,划破夜色,向着梵明岛的方向疾驰。
---
梵明岛,苏达莎娜城。
弦歌被直接送往寂静之殿附属的医疗中心,那里有专门用于检测能量污染、生物信息篡改和精神控制的尖端设备。
玛拉蒂神官亲自在门口迎接,她的目光在弦歌和随行的凌疏影、院长身上扫过,平静无波,带着一种洞察一切的深邃。
“请随我来,弦歌女士,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净析’。”玛拉蒂的声音如同幽谷清泉。
凌疏影和院长被安排在隔壁的观察室,透过单向玻璃可以看到检测过程。
各种奇异的仪器发出柔和的光芒,扫描着弦歌的身体和能量场。
梵明医师的操作精准而高效。
与此同时,在萨米特国王的私人议事厅内,气氛严肃。
凌疏影、院长、阿比吉特、纳扬工程师,以及梵明方面的萨米特国王、卡兰长老、拉朱王子围坐在古朴的长桌前。
墨磐通过远程全息投影参与会议。
凌疏影言简意赅地汇报了此次行动的经过——从接收到弦歌的求救信号,强行突破空间屏障,到与微光研究所(实为千帆城邦“寻迹者”团队)的对峙和谈判。
以及获得的关键信息:研究所的归属、复刻技术、第三方势力、以及对方关于海底巢穴与第三方可能存在关联的猜测。
随着她的叙述,议事厅内的气氛愈发凝重。
“千帆城邦……他们的野心果然不止于垄断航线和粮食。”
萨米特国王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王座的扶手,“微光研究所的技术如果被他们完全掌控……”
“更麻烦的是那个‘第三方’。”卡兰长老声音低沉,“能在城邦科学团的眼皮底下活动,绝非寻常势力。”
“如果他们真与海底巢穴有关,那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敌人,可能拥有不逊于甚至超越现有文明的技术水平。”
拉朱王子看向凌疏影:“凌阁下,关于那个复刻的澄光岛场景,您认为其真正目的是什么?仅仅如那位伊芙琳博士所说,是技术验证?”
凌疏影沉吟道:“技术验证是合理的解释之一,但我怀疑并非全部。”
“如此高精度的复刻,需要极其详尽的基础数据。他们如何获取的?何时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