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化生丹炼制太难,成本高昂,无法普及。如果能找到替代药材,或者简化炼制流程,制造出效果稍弱但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简化版化生丹’,或许就能初步验证我的理论,也能救更多的人。”
苏子言拿起一张草稿,仔细看着上面的方剂组成,轻声道:
“《神农本草经》将药材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养命,中品养性,下品治病。太初化生丹所用,多为上品灵药,确实难得。或许可以从‘君臣佐使’配伍入手,寻找药性相近而更易得的药材替代部分主药(君),增强辅药(臣佐)的调和之力……”
两人就着丹方低声讨论起来,烛光(为了营造宁静氛围并未开强光灯)映照着他们的侧脸,气氛宁静而温馨。
这一刻,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他们无关,只剩下对医道的探索与彼此的陪伴。
讨论暂告一段落,赵仁理因为精神尚未完全恢复,靠在沙发上沉沉睡去。
苏子言静静地看着他熟睡的容颜,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她轻轻推动轮椅,来到赵仁理身边,小心翼翼地从自己如瀑的青丝中,截取了一小缕。
然后又从赵仁理的鬓角,同样小心翼翼地取下一缕短发。
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纤细白皙的手指,笨拙却又无比认真地将两缕头发交织、缠绕,打成了一个简单的同心结。
《诗经·邶风·静女》有云:“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青丝,在古时常被视为爱情的信物,象征着情丝缠绕,永结同心。
苏子言将这个蕴含着两人发丝的同心结,轻轻放在赵仁理的掌心,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在他耳边低语,如同立下最庄重的誓言:
“发结同心,生死与共。黄泉碧落,永不相负。”
【情劫值:+3%!当前情劫值:72%!】
心口的枷锁因这直白的誓言而剧烈收缩,带来一阵窒息般的绞痛,但苏子言的嘴角,却泛起了一丝温柔而满足的弧度。
她伸出手,轻轻拂过赵仁理紧蹙的眉头,仿佛要将他所有的忧思都抚平。
第二天,赵仁理醒来,
发现掌心的同心结,先是一愣,
随即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楚涌上心头。
他紧紧握住那枚小小的发结,仿佛握住了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他知道,这是子言对他毫无保留的承诺,也是他们共同面对一切的决心。
他找到郑国锋和吴主任,提出了一个请求:
“郑局,吴主任,我知道大家对‘转化理论’心存疑虑。请给我一次公开演示的机会。不是在会议室,而是在隔离实验室,面对更广泛的专家团。”
郑国锋沉吟良久,最终点头同意。他也需要更充分的证据来说服内部和外界。
演示安排在灵管局最高级别的生物灵能隔离实验室。
除了灵管局的高层和专家,还邀请了少数几位在医学和修真界德高望重、立场相对中立的外部专家。
实验室中央,一个特制的透明隔离箱内,关着一团拳头大小、不断翻滚、散发出浓郁腥臭和腐朽气息的暗红色病毒戾气——这是从一名重度感染者体内提取的高浓度样本,其活性远超普通病毒。
赵仁理站在隔离箱前,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沉静。
苏子言坐在轮椅上,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目光始终落在他身上,无声地给予支持。
“诸位,”
赵仁理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众所周知,此次瘟疫的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性和灵能侵蚀性。常规的净化手段,往往赶不上其变异速度,甚至可能刺激其产生更强的抗性。”
他并指如剑,指尖混沌色的太初真火再次燃起。
“而我的方法,并非硬碰硬的净化,而是……引导其本质,完成一次能量层面的‘蜕变’。”
话音未落,他指尖的真火已然化作一道细流,穿透隔离箱的特制屏障,轻柔地包裹住那团狂暴的病毒戾气。
这一次,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紧紧盯着隔离箱内的变化。
只见那团暗红色的戾气在太初真火的包裹下,最初剧烈地翻滚、冲击,试图抵抗。
但混沌色的火焰如同蕴含着无穷的造化之力,不急不躁,缓缓渗透。
渐渐地,戾气的翻滚平息下来,颜色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淡,从暗红变为浅红,再变为粉白……
与此同时,隔离箱内的能量检测仪器发出了清晰的提示音。
代表负灵能、死亡能量的指数急剧下降,而代表正灵能、生命能量的指数则稳步攀升!
几分钟后,隔离箱内那团令人望而生畏的病毒戾气彻底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团精纯、温和、散发着淡淡白光的灵气团,静静地悬浮在那里,甚至让靠近的人感到一丝心旷神怡。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一位外部专家激动地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检测数据,
“这简直是神迹!这已经不是医术,而是近乎于‘道’的展现了!”
之前强烈反对的那位灵管局长老,此刻也哑口无言,脸上满是震撼与困惑。
吴主任兴奋地记录着数据,喃喃自语:
“能量性质彻底转变,结构稳定……如果这种方法能推广……”
赵仁理收回真火,微微喘息。
这次演示为了追求效果,他动用了一丝金丹本源,消耗不小。
他看向郑国锋:
“郑局,这就是我的‘转化理论’的初步验证。它并非万能,对施术者要求极高,但目前看来,方向是正确的。”
郑国锋眼中精光闪烁,他看到了希望,一个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战局的希望。
他用力拍了拍赵仁理的肩膀:
“好!仁理,你需要什么支持,尽管提!灵管局会全力配合你的研究!”
然而,就在灵管局内部因为这次成功的演示而士气大振,准备进一步推进“转化理论”研究时,
外界由复苏盟煽动的舆论风暴却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