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最先侧目望向梁善如的。
柳宓弗坐在她右手边,随着张氏的目光也看过去。
梁善如沉默着,没有人知道她心里面在想什么。
书房的地龙没那样旺,这两日落雪后天太冷,张氏怕卫国公在书房受了风寒,特意叮嘱了小厮每日多加炭。
银屑炭正烧着,忽然蹦出火星子。
落在梁善如眼中,她眼皮跟着跳了两下。
“善如……”
“我觉得挺好的。”梁善如的唇角上扬着,语气是轻飘飘的。
可她那份儿轻飘飘里,偏透着一股子坚韧。
卫国公仔细分辨了一番:“你心里面一直都觉得裴延舟很好,是吗?”
她很难说出不是这两个字,因他原本就是极好的人。
她没接话,张氏替她圆了过去:“难道裴延舟不是很好的人?和他一般大的年轻郎君里,也就数着他了吧?
从前都说赵家那个和他是盛京双碧,都是举世无双的君子,现在再回头看呢?
不是我要帮他说话,而是这些年咱们见过的这些孩子里,再没有一个比得上裴延舟了。”
其实不是的。
卫国公心底不免叹息。
他那个外甥要是还活着,必定能压得过裴延舟一头。
文武双全,年少随父出征,早有战功傍身,谁又能盖得过他的锋芒呢?
只是这话卫国公没法说,怕梁善如心里难过。
梁善如笑着接了句:“您把他夸得这样好,那表妹的郎婿又如何呢?”
柳宓弗倒不在意,戳了戳她手臂:“说表姐的事儿呢,你可别扯上我,他好不好的,不也就那样了,横竖我都快完婚了,难道说他不好,我就不嫁啦?
再说了,他也没不好,只是没有裴延舟那样能干罢了。”
说起将要成婚的夫婿,柳宓弗眼里还是流露出骄傲来的。
毕竟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人,谈不上青梅竹马,也是知根知底,从前未必有多深的情分,但认准了,慢慢的也就接受了,感情当然能够培养出来。
况且卫国公夫妇千挑万选出来的女婿,能差到哪里去?
卫国公也跟着点了点桌案边缘处:“你要是这么顾左右而言他,我就当你是对他无意,一会儿就让人去私下传信,让他趁早……”
“阿舅。”梁善如打断他,叫的那一声里隐隐含着几分急切。
张氏眼底藏着笑意:“瞧,急了。”
梁善如红了脸,面上有些挂不住,稍稍别开眼:“也不是全然无意……是我从前有诸多顾虑,思来想去,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他才好。
时日久了,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尤其是他对我的事情格外上心,大多时候亲力亲为,总是很照顾我。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说我始终无动于衷,那我岂不成了铁石心肠之人吗?”
卫国公脸上写满了果然二字。
都说女大不中留,这个外甥女,才接到身边没多少日子,看来很快也要成别家人了。
他不大高兴,那点儿情绪全都写在了脸上。
张氏还不知道他?
她哼了一声就说:“就算善如嫁了人,那还不是就在京城?跟宓弗是一样的,想什么时候回来看看,她夫家还能霸着不许了?
有国公爷摆在这儿,你的脾气秉性,人家也不敢啊。”
卫国公深深地白了她一眼,还是问梁善如:“信国公府也是水深火热的去处,那一大家子人……别看你姑母这些年日子过得风光,那是她没做国公夫人,人情往来用不着她。
善如,你可要想好了,一辈子的大事,马虎不得的。”
梁善如掩唇笑:“这才哪儿到哪儿,八字还没有一撇,您就说起嫁不嫁的。
裴延舟有心,我也或许有意,但是没到最后,也未见得我就一定嫁给他了呀。”
卫国公听她那意思,是根本就不在乎将来会不会是水深火热了。
也是,年轻的时候都觉得有情饮水饱,谁还在乎别的呢?
她小小的年纪,有再多的谋算,只怕也抵不过一个情字。
更别说裴延舟还帮了她那么多。
卫国公深吸口气,早知道当日就该告假,跟着梁氏一起去扬州,也好过现在便宜了裴延舟那个混账小子。
梁善如此刻的嘴硬不承认,落在卫国公眼中全都变成了女孩儿家面皮薄的不好意思。
他当舅舅的,也不好追着问,于是摆摆手说算了:“你这么说,我不问就是了,横竖是他上赶着,来日信国公府登门提亲,也有你舅母在。”
他缓了口气:“你们去吧。”
梁善如嘴角动了两下还想叫他,只是有些话到了嘴边真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她真的没那个意思吗?扪心自问,若当真对裴延舟无意,她不会让裴延舟今日登门的。
想了想,到底还是算了。
而张氏见他肯松口,自然满心欢喜,生怕他反悔似的,一手拉着一个,带着梁善如和柳宓弗就出门,留下他一个人在书房不提。
一出了门,柳宓弗就最先长舒一口气:“我还当爹爹会发一场脾气,把我吓得不轻。”
梁善如抱着她手臂玩笑:“害怕你还来?”
“那也不能让表姐一个人挨骂呀。”柳宓弗笑吟吟的,“不过这下好了。我看今年真是个好年景,明年一定也很好!
近来遇到的事情都叫人很是顺心!”
张氏却不那样想。
等到走远了些,她拉过梁善如的手:“这些时日若要出门,还是要留个心眼子,多带些人在身边,不要往人少的地方去。”
昨天她其实叮嘱过一次,但说的没那么深,今儿个听宓弗说什么好光景,怕梁善如也放松了警惕,免不得要再提醒一番。
梁善如知道她说的是英国公府,怕卢氏狗急跳墙要下作伤人。
再加上裴延舟今日行事,也怕还有些发狂的小娘子学了裴幼贞那样,冲上前来针对她。
她点头说知道:“尽量就不出门了。”
张氏本来想说倒也不用,没得自己吓自己,快要过年了,反而把自己拘在家里。
可转念一想,趋利避害嘛,孩子懂事,最好不过,便也就顺着梁善如说好:“要是缺什么短什么,交代底下人出去置办,咱们就安安心心把年给过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