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质问前的暗流涌动
稷下学宫的礼法台事件过后,林夙的名字在学宫中迅速传开。有人对他的“诡辩之术”嗤之以鼻,认为他破坏了学宫辩论的规矩;而部分革新派弟子则对他的独特思维和逻辑能力钦佩不已。
林夙表面上保持着平静,但心中却时刻警惕着那个神秘人的威胁。他知道,这件事情远没有结束,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与此同时,学宫的祭酒也密切关注着这件事情的发展。他是学宫的最高管理者,也是一位对儒家真理有着深刻追求的智者。他看到林夙用独特的逻辑悖论打破了传统的言灵规则,心中既感到震惊,又充满了疑惑。
这一天,学宫举行了一场大型的学术集会。众多弟子们齐聚一堂,气氛热烈。林夙也在人群之中,他正在与几位革新派的弟子交流着自己的观点。
突然,人群安静了下来。只见祭酒缓缓走上高台,他的目光扫视着全场,最后落在了林夙的身上。
林夙心中一紧,他意识到,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到来。
第二节 祭酒的当众质问
祭酒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而威严地说道:“今日,我要问林夙一个问题。汝以诡道破正道,岂非不仁?”
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在人群中炸开。弟子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林夙,有的露出惊讶的表情,有的则幸灾乐祸地等待着看林夙的笑话。
林夙心中一颤,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他所坚持的理念的一次挑战。
他缓缓走上高台,与祭酒面对面站着。他看着祭酒的眼睛,说道:“祭酒大人,您所谓的‘诡道’,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正道’,如果它是真正的真理,又怎会惧怕小小的诡辩呢?”
祭酒皱了皱眉头,说道:“你这是强词夺理。诡辩之术只能扰乱人心,破坏学宫的秩序。你用它来打破言灵的规则,难道不是一种不仁的行为吗?”
林夙微微一笑,说道:“大人,言灵依赖‘真信念’,而我们所追求的真理也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如果一种所谓的‘正道’在面对逻辑悖论时就崩溃了,那只能说明它本身并不真实。”
台下的弟子们开始窃窃私语,他们被林夙的话所吸引,也开始思考起真理与诡辩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林夙的有力回应
林夙继续说道:“真道不惧诡辩,惧其自身不真。如果我们所遵循的礼法和真理是坚如磐石的,那么任何诡辩都无法动摇它。而我使用逻辑悖论,只是为了检验我们所学的东西是否真正符合真理。”
祭酒沉默了片刻,他在思考林夙的话。他不得不承认,林夙的观点虽然大胆,但却有着一定的道理。
他说道:“你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在这学宫中,一直以来都遵循着传统的辩论方式和言灵规则。你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
林夙点点头,说道:“大人,我并非要刻意挑战传统。我只是希望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追求真理。传统固然重要,但如果它阻碍了我们对真理的探索,我们就应该勇敢地去打破它。”
台下的革新派弟子们纷纷鼓掌,他们对林夙的观点表示支持。而守礼派的弟子们则满脸不悦,他们认为林夙是在亵渎学宫的传统。
祭酒看着台下的反应,心中更加纠结。他既不想轻易否定传统,又对林夙所提出的观点感到认同。
第四节 悬念伏笔
祭酒最终默然了。他没有再继续反驳林夙,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知道,林夙的话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他对学宫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台下的弟子们看到祭酒的反应,也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在等待着祭酒的最终决定。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名弟子匆匆跑上高台,在祭酒耳边低语了几句。祭酒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他看着林夙,说道:“林夙,今日之事暂且到此。但学宫近日将有大事发生,你好自为之。”
说完,祭酒便匆匆离开了高台。林夙心中充满了疑惑,他不知道学宫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