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星槎悄然驶离碎星回廊的辐射范围,重新融入静谧的星空。舰桥内,鹿笙闭目盘坐,看似调息,实则神识正与《弈天筹》全力协同,处理着此次探索带来的信息冲击。
“巡天镜”残片中承载的影像碎片,尤其是那“归墟之心”的残缺坐标与阴影巨爪的恐怖威势,如同沉重的代码块,被逐一解析、打上风险标签、归档入库。《弈天筹》的星图模块上,原本清晰的“薪火古径”主航线旁,多了一个闪烁着高危红色标记的、路径模糊的支线——“归墟之心”探寻路径(极高风险,暂不可行)。
新的变量加入,必须重新评估整体战略。
《弈天筹》基于现有数据开始进行多线程推演:
“核心目标优先级排序:‘初火之种’(高),‘归墟之心’(极高,暂缓)。”
“‘归墟之心’关联分析:与‘大寂灭潮汐’核心机制存在87.2%概率关联,与‘影渊’高层力量存在直接冲突。建议:在获得足够对抗主宰级单位实力前,无限期搁置直接探查计划。”
“当前最优路径:继续沿‘薪火古径’前往‘烬尘死域’,获取‘初火之种’,提升自身实力与道统权限。此过程可同步收集关于‘归墟之心’及‘影渊’的更多外围情报。”
结论清晰。好高骛远是职场大忌,脚踏实地完成当前KpI才是正理。鹿笙立刻接受了这个方案,将“归墟之心”相关情报加密封存,设为长期背景任务。
接下来是资源整合与战力评估。
她清点此次收获:一枚信息耗尽、沦为纪念品的“巡天镜”残片;一柄蕴含浓郁“影蚀”气息的断裂骨刃;以及对“星尘雷珠”实战效果的验证数据。
那柄骨刃是个问题。其材质特殊,坚不可摧,且天然带有腐蚀神识与法力的“影蚀”特性。直接使用风险太大,容易反噬,但弃之可惜。
“《弈天筹》,推演骨刃最佳利用方案。”
“方案一:尝试以寂灭道韵长期侵蚀、净化,转化为寂灭属性材料,成功率12.3%,耗时预估过长。”
“方案二:以其为核心,构建一次性‘影蚀’陷阱或爆破装置,针对‘影渊’相关单位,效果预期:极佳。风险:需严格隔离,操作不当易引火烧身。”
“方案三:拆解分析其材质结构,尝试逆向推导‘影渊’力量特性及弱点。价值:长期战略意义。风险:低。”
鹿笙选择了方案二和方案三并行。她将骨刃封入一个特制的、内刻《星罗棋布》封印的铅匣,作为一张危险的底牌。同时,刮取下微量骨刃粉末,交由《弈天筹》建立详细的材质与能量模型,丰富对“影渊”的认知数据库。
处理完这些,她开始优化星槎配置。经历了回廊中的高速规避与极限操作,星槎部分构件出现疲劳损伤。她利用手头材料进行紧急维护,并微调了能量回路,提升了短途爆发与隐匿性能。那枚珍贵的“星辰泪”被移至丹田附近,以其自然散发的星辉缓慢温养寂灭元婴与肉身,潜移默化地夯实着根基。
航线也已重新规划。根据“巡天镜”碎片中获取的、关于“影渊”近期活动范围的零星信息,《弈天筹》对“薪火古径”后续路段进行了风险再评估,标记出几处需要高度警惕或可以考虑绕行的区域。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如同项目进入新阶段前的必要准备会议。
就在星槎即将进行一次常规跃迁,进入下一段航程时,鹿笙心中微微一动,取出了那张【衍卦符】。虽然《弈天筹》推演已极为精密,但天机混沌,多一层保险总是好的。
法力灌注,卦象于神识海中缓缓凝聚:
“巽上坎下,风水涣。涣奔其机,得愿也。”
卦象显示,前路虽有风波险阻(坎),但只要能把握时机(奔其机),顺应变化(巽风),便能化解涣散之象,得以如愿。
并非大凶之兆,甚至隐含机遇。这与《弈天筹》“风险可控,收益可期”的结论相互印证。
鹿笙收起杂念,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航线确认,资源整合完毕,风险预案已更新。项目‘薪火古径·烬尘死域篇’,进入下一阶段执行。”
她下达指令,「破界」星槎轻轻一震,前方虚空荡漾开涟漪,舰身没入其中,向着那片象征着死亡与新生的“烬尘死域”,继续坚定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