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星槎如同融入背景的阴影,紧贴着烬尘死域的外围缓缓游弋。鹿笙没有因那惊鸿一瞥的恐怖感知而退缩,也没有贸然深入。她深知,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任何鲁莽都等同于自杀。当前首要任务,是彻底摸清这片死域的“生态”与“规则”。
《弈天筹》全力运转,结合星槎的探测阵列与鹿笙自身“寂净之瞳”的观察,开始构建死域外围的详细模型。
数据显示,死域并非一片死寂。那些缓慢飘荡的烬尘,在某些特定区域会因未知原因聚集,形成类似“尘暴”的现象,虽无物理冲击力,却能极大干扰神识与能量感知。而探测器捕捉到的“烬尘蠕虫”,是一种体长数丈、形似蜈蚣、以吞噬烬尘和其中微量寂灭能量为生的生物,它们通常成群活动,灵智低下,但数量庞大,口器能分泌腐蚀性能量,对闯入者具有强烈攻击性。
更麻烦的是那些“法则沉淀区”。这些区域空间结构看似正常,实则如同覆盖着无形流沙,一旦陷入,不仅飞行受阻,连施展遁术都极其困难,且极易引动更深层次的法则反噬。
“环境威胁等级评估:尘暴(中低),蠕虫群(中高),法则沉淀区(高)。”《弈天筹》不断更新着数据,“初步路径规划:需规避所有已识别法则沉淀区,利用尘暴间歇期快速通过,并尽量避免与大型蠕虫群正面冲突。”
目标坐标位于死域深处,一条最不绕远、但需要穿越数片大型尘暴区和两处已知蠕虫巢穴的路径被标记出来。
直接硬闯?风险系数依旧偏高。鹿笙的目光落在了星图上标注的蠕虫巢穴区域。这些巢穴并非均匀分布,其活动范围存在着某种…领地性?
一个计划雏形在她脑中形成。她需要更详细的数据。
她操控星槎,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处规模较小的蠕虫巢穴。巢穴建立在一块巨大的、多孔洞的陨石上,无数蠕虫在其中钻进钻出。鹿笙没有惊动它们,而是释放出几个超微型的、模拟烬尘能量波动的侦察单位,悄无声息地附着在几只外出巡游的蠕虫体表。
这些侦察单位将持续监测蠕虫的活动规律、领地范围以及对不同能量刺激的反应。
随后,她又选取了一小片孤立的尘暴区,远距离发射了一枚经过特殊处理的“诱饵弹”。这枚诱饵弹不产生物理爆炸,只会释放出短暂而强烈的、模拟高阶生命体波动的能量信号。
结果令人振奋!
当能量信号爆发时,邻近区域的烬尘蠕虫群瞬间变得极其狂躁,如同被侵犯了领地的狼群,疯狂涌向信号源方向!而更远处,另一群隶属于不同巢穴的蠕虫,在边界处与先前的虫群发生了短暂而激烈的冲突,互相撕咬,直到信号消失才各自退回领地。
“确认:烬尘蠕虫具备强烈领地意识,会对特定能量波动产生过度反应。可利用此特性,制造混乱,引导虫群移动。”《弈天筹》验证了她的猜想。
一个“借路”计划逐渐清晰。
她不需要消灭这些蠕虫,那会消耗巨大且可能引来更麻烦的东西。她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于特定的地点,制造足够吸引虫群注意的“骚乱”,让它们暂时离开预设的航行路线,或者……让它们去冲击其他可能存在的障碍。
比如,那两处挡在必经之路上的大型蠕虫巢穴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未被完全划清的“缓冲带”。如果能巧妙地在缓冲带制造“冲突”,或许能暂时清空出一条安全通道。
鹿笙开始进行沙盘推演。《弈天筹》模拟着不同能量信号类型、投放位置、时机选择可能引发的虫群反应,以及如何利用尘暴作为掩护,在虫群被引开后快速通过。
同时,她也开始准备“道具”。将剩余的“星核余烬”边角料与部分废弃法器材料融合,炼制出数枚特制的“引虫符”。这种符箓激活后,能持续释放出一种模拟“入侵强敌”的能量波动,足以引起大型蠕虫巢穴的暴动。
整个过程必须精准如手术刀。时机稍早,虫群未完全被引开;时机稍晚,可能被回巢的虫群堵个正着。投放位置偏差,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引火烧身。
风险依旧存在,但已从“未知环境下的盲目探索”转变为“已知变量下的精密操作”。后者,正是鹿笙最擅长的领域。
数日后,一切准备就绪。星槎隐匿在计划起点附近的一片浓密尘暴边缘。
鹿笙深吸一口气,眼神锐利如鹰隼。
“项目‘借路’执行倒计时。第一步:制造边界冲突,清空一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