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十九区航道,并非一条固定的航线,而是一片广袤的、被数个不稳定引力井和周期性能量风暴所切割的星域。因其内部存在几条相对安全的隐秘路径,能大幅缩短跨越这片混乱区域的时间,故而被一些胆大的商队和背景复杂的势力所使用,也因此成了事故、劫掠与秘密交易的温床。
星槎“破界”悬停在一团缓慢旋转的星际气体云边缘,完美的隐匿状态使其成为宇宙背景的一部分。舰桥内,鹿笙面前展开的光幕上,无数数据流奔腾不息。《弈天筹》正结合从“尘蠹星驿”获取的零碎情报、星痕阁异常调动的信息、以及寂灭令传来的微弱共鸣,对这片星域进行深度扫描与推演。
光幕上,代表已知安全航道的几条亮线蜿蜒穿梭,而在这些亮线之外的大片黑暗区域,正被《弈天筹》逐步填充细节——隐藏的引力陷阱、能量风暴的孕育点、甚至一些疑似人工建造物的微弱信号反射。
“检测到三处能量反应异常区域,与寂灭令共鸣频率存在17.3%至45.8%的契合度。其中,‘坐标K-7’区域契合度最高,且存在非自然空间褶皱特征。”《弈天筹》标记出三个闪烁的光点。
鹿笙的目光锁定在“坐标K-7”上。那里位于一条主要隐秘航道的侧翼,被一片小行星带和持续的低强度能量辐射区所遮蔽,确实是个设立秘密据点的好地方。
然而,几乎同时,布设在航道几个关键节点的《虚空锚点》传来了警报。一支由三艘梭舟组成的小型舰队,正沿着那条主要隐秘航道谨慎前行。梭舟的外形和能量特征,与星痕阁的风格有七分相似,但更加低调,甚至刻意模仿了附近星域一个中型商会的标识。若非《弈天筹》对能量 signatures 的辨识达到微观级别,几乎要被瞒过去。
“星痕阁的侦察分队,伪装身份,目标指向……概率78%与‘坐标K-7’相关。”推演结果迅速出炉。
麻烦果然跟来了。鹿笙眼神微冷。星痕阁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他们的目标很可能也是那处可能的寂灭遗迹。硬抢不是上策,暴露自身更是下下策。
她的“算盘”再次飞速拨动。目光在星痕阁分队、能量风暴孕育点、以及《弈天筹》数据库里关于附近星域活跃势力的信息之间流转。一个“驱虎吞狼”的方案迅速成型。
她记得情报中提到,在东十九区航道附近,有一伙被称为“虚空掠食者”的星盗相当活跃,其首领有炼虚初期修为,凶残贪婪,且与星痕阁素有旧怨。这伙星盗的老巢,恰好就在能量风暴区另一侧不远。
一个危险的借力打力计划浮现。
鹿笙双手在控制台上轻点,星槎主控阵法微微亮起。她并非发动攻击,而是极其精细地操控灵力,模拟出一种特殊的能量波动——正是那伙“虚空掠食者”星盗惯用的、一种用于彼此识别和短距通讯的加密信号特征!她将这股模拟信号,如同投石问路般,精准地射向星痕阁分队侧前方的一处小行星带,并确保信号强度恰好能被星痕阁的探测法阵捕捉到,却又显得飘忽不定,仿佛是有星盗在那边短暂停留或传递消息。
同时,她通过《虚空锚点》,密切监控着星痕阁分队的反应。
果然,星痕阁的梭舟猛地减速,探测法阵的光芒明显增强,聚焦于那处小行星带。显然,他们捕捉到了那丝“虚空掠食者”的信号,并产生了警惕和猜疑。
第一步诱饵投放成功。
紧接着,鹿笙开始了第二步。她驾驭星槎,沿着《弈天筹》计算出的、绝对安全的路径,悄然绕到了能量风暴孕育点的另一侧。这里,距离“虚空掠食者”的老巢更近。她再次模拟出另一种信号——这次是模仿星痕阁某种非核心、但具有一定挑衅意味的通讯应答信号,并将其朝着“虚空掠食者”老巢的大致方向,以较低强度扩散出去。
做完这一切,她立刻远遁,重新回到最初的隐匿点,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员。
接下来的发展,几乎完全按照她的剧本上演。
收到“挑衅信号”的“虚空掠食者”老巢很快有了反应,两艘风格粗犷、布满撞角的掠夺舰气势汹汹地冲出,朝着信号来源方向,也就是能量风暴区边缘扑来。而这边,星痕阁分队在发现“虚空掠食者”信号后本就疑神疑鬼,此刻又探测到有掠夺舰从风暴区另一侧出现,直奔自己这个方向而来(他们以为是之前发现的信号引来的),顿时如临大敌!
“确认遭遇‘虚空掠食者’埋伏!”星痕阁分队指挥官大概得出了这个结论。
一方以为遭遇埋伏,另一方以为对方是挑衅者并可能发现了自己的秘密行动。误会就此产生。
当“虚空掠食者”的掠夺舰冲出能量风暴边缘,看到严阵以待、摆出攻击阵型的星痕阁伪装舰队时,战斗几乎瞬间爆发!扭曲的星光道法与狂野的掠夺炮火在寂静的星空中猛烈对撞!
鹿笙隐匿在暗处,冷静地观察着这场由她一手导演的冲突。《弈天筹》不断分析着战况数据。
“双方实力对比:星痕阁分队略占优势,但‘虚空掠食者’悍勇,短时间内难以分出胜负。”
“能量风暴受战斗影响,活跃度提升12%,预计将在两刻钟后达到峰值。”
足够了。鹿笙看了一眼“坐标K-7”的方向。星痕阁被拖住,能量风暴即将变得更为猛烈,这为她探索那片区域创造了绝佳的窗口。
她不再理会后方那场激烈的狗咬狗,驾驭星槎,如同幽灵般绕过主战场,朝着锁定的目标悄无声息地潜行而去。
祸水东引,调虎离山。熟悉的职场伎俩,在这星空之下,依然奏效。接下来,就是抓紧时间,去验收那份可能存在的“项目成果”了。至于那口黑锅,自然由打得火热的双方共同背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