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五层的修为在经脉中沉稳流转,远比离开“隙前镇”时更加凝练浑厚。自“生灭之隙”核心归来已近一月,鹿笙并未急于进行下一阶段的目标,而是驾驭着星槎“破界”,航行在一片广袤而死寂的“尘衰星骸带”中。这里曾是上古某个繁荣星域的边缘,如今只剩下无数失去光泽、缓慢漂移的星辰残骸,能量稀薄到近乎枯竭,是宇宙中真正的“不毛之地”,连最不挑食的虚空掠食者都罕至。
选择此地,正是为了践行“藏智于内,苟住第一”的信条。她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来彻底消化“生灭之隙”的庞大收获,并将那缕得自古朴灯盏的“平衡”真意,更深层次地融入自身的《混沌归元经》与寂灭薪火道基之中。
星槎如同融入背景的阴影,停泊在一块巨大的、布满孔洞的暗色星骸内部。鹿笙盘坐于舰桥,大部分心神沉入体内。识海中,《弈天筹》正辅助她进行着高强度的内视与推演。
那簇透明的火焰传承,带来的并非力量的暴涨,而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与认知的革新。她反复回味着那种置身于生灭洪流之中,却能以自身微火找到频率、维系平衡的玄妙状态。这对她调和体内诸多力量至关重要。
她首先着手优化“薪火协议层”。以新领悟的“平衡”真意为核心框架,重新梳理古碗(转化\/生)、黑莲(吞噬\/灭)与自身寂灭薪火(平衡\/枢纽)之间的能量流转路径。过程如同对一套复杂的管理系统进行底层架构升级,极其耗费心神,但效果显着。古碗转化出的灵力更加精纯温和,更易被道基吸收;黑莲的躁动被一种无形的“平衡力场”更好地约束,虽未根除其本能,但反噬的风险降低了至少两成;而她的寂灭薪火,则在这次系统优化中,变得更加圆融通透,对能量的掌控力进一步提升。
就在她沉浸于内部“管理系统”的升级时,《弈天筹》的监控模块传来了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源于星槎自身深层扫描系统的微弱警报。
“检测到非授权、低功耗、长周期信息标记。载体:星槎左舷三号辅助能量导管外壁。标记类型:复合型神识印记(星痕阁制式,版本7.3加密)。激活条件:遭遇高强度能量扫描或特定灵力频率激发。标记时间推测:约两月前,于‘隙前镇’外围停泊期间。”
鹿笙骤然睁开双眼,眸中寒光一闪而逝。星痕阁!如同跗骨之蛆,竟在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留下了如此隐蔽的追踪印记!这印记本身不具备攻击性,也极难被常规手段检测,其作用更像是一个被动式的“信标”,一旦被激活,便能被星痕阁的特殊法器在一定范围内锁定位置。
好精妙的手段,好深的算计!这绝非普通炼虚修士能做到,恐怕是合体期老怪,或者动用了某种高阶秘宝。自己之前专注于“生灭之隙”的探索和自身突破,竟疏忽了对星槎最细微处的检查。
风险等级瞬间提升!这意味着她的行踪可能早已暴露,甚至此刻,追兵或许已在路上!
直接清除印记?不行。这种级别的印记往往与施术者心神相连,强行抹除立刻会打草惊蛇,等于告诉对方“我已发现,正在处理”,反而会促使对方立刻采取更激烈的行动。
放任不管?更不可能。那等于始终在对方监视下,如同头顶悬着一柄利剑。
必须在不惊动施术者的前提下,解决这个麻烦,并且,要利用这个机会,再给星痕阁挖一个坑。
鹿笙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处理器,瞬间分析了无数种方案,最终锁定了一个极其大胆且符合她一贯风格的策略——将计就计,制造信息迷雾,祸水东引。
她没有去触碰那个印记,而是开始着手布置一个复杂的局。
首先,她需要“污染”这个信标传递出的信息。她小心翼翼地从储物法器中取出几样东西:一小块得自“尘蠹星驿”、带有“噬”组织独特阴冷灵力的碎片;一缕被严密封印的、源自东荒死域的寂灭死气;以及,最重要的——一丝微不可察、被她以新领悟的“平衡”真意仔细包裹起来的、模仿自“生灭之隙”核心那种透明火焰波动的“伪·本源道韵”。
她以《弈天筹》精确操控,将这三者以特定比例和时序,缓缓注入到星槎左舷三号辅助能量导管所在的局部区域。她并非直接覆盖或修改印记,而是营造出一个复杂、矛盾且充满误导性的“环境背景辐射”。
在这个被精心伪造的“背景辐射”下,那个星痕阁印记被动接收和可能传回的信息将变得混乱不堪:它会显示目标(鹿笙)长期处于一个能量环境极其复杂、同时存在“噬”组织活动、高强度寂灭死气以及某种未知高阶本源道韵交织的区域。这种环境特征,与“无常域”深处的某些绝地,或者某些上古禁地高度吻合。
接着,她开始策划“金蝉脱壳”与“移花接木”。她选中了这片“尘衰星骸带”中一处空间结构尤其不稳定的区域,那里遍布着自然形成的空间褶皱和细微裂缝。
她耗费数日时间,利用《虚空锚点术》和对空间法则的理解,结合一些得自古老遗迹的废弃材料,在那里精心仿制了一个与“破界”星槎有七八分相似的、能量波动也经过伪装的“壳子”,并将其置于一处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会被某个空间褶皱周期性扫过的位置。同时,她在那个“壳子”内部,放置了一份“精心准备”的“遗物”——几块无关紧要但带有她微弱气息的破碎玉简,以及一份记录着关于“寂灭之眼”错误情报和强烈警告的、看似仓促留下的神念留影。
做完这一切,她回到了真正的星槎上。是时候让这个“信标”发挥最后的作用了。
她驾驭星槎,看似无意地、缓缓靠近那片不稳定的空间区域。在即将进入危险地带的前一刻,她操控星槎,模拟出因规避一处突然扩大的空间裂缝而导致的“轻微能量失控”和“护盾过载”假象。这一瞬间的能量紊乱,恰到好处地“激活”了那个隐蔽的印记,使其向未知的远方发送了一次定位信息。
紧接着,她算准时机,让星槎“恰好”被一道不算太强的自然空间乱流扫中,舰体剧烈震动(当然是伪装),然后她便驾驭着星槎,以一种看似失控、实则精准的姿态,一头“撞”进了那个仿制的“壳子”所在的空间褶皱!
在进入褶皱的瞬间,她启动了星槎最强的隐匿阵法,并同时捏碎了一枚蕴含精纯空间之力的“空冥石”!
强烈的空间波动掩盖了一切。从外界看来,那艘星槎就如同被空间乱流彻底撕碎、吞噬,连带着那个仿制的“壳子”一起,湮灭在了不稳定的空间结构中,只留下一些破碎的残骸和那份刻意留下的“遗物”在褶皱边缘漂浮。
而真正的星槎“破界”,则在空间波动的掩护下,沿着鹿笙早已计算好的、绝对安全的另一条隐秘路径,如同从未出现过一般,悄无声息地脱离了这片星骸带,朝着与“撞毁”地点截然相反的方向远遁而去。
数日后,一道强横的神识如同无形的巨网,悄然扫过这片“尘衰星骸带”,最终锁定在了那片不稳定的空间区域,发现了那些“遗骸”和神念留影。
“目标已确认于空间乱流中陨落,临死前留下关于‘寂灭之眼’的警告信息……”遥远星域中,一名身着星痕阁服饰的老者看着手中法器反馈的信息,眉头微蹙。信息显示目标确实在此地长期停留,环境复杂,最终意外陨落。虽然有些细节存疑,比如那未知的本源道韵波动,但空间乱流的毁灭性毋庸置疑,现场痕迹也符合逻辑。
“可惜了……不过,‘寂灭之眼’的情报,倒是有趣。”老者沉吟片刻,将“鹿笙陨落”的结论记录在案,注意力转而投向了那份关于“寂灭之眼”的虚假情报。
真正的鹿笙,早已在数个星域之外。她感受着体内愈发圆融的“平衡”道韵,以及更加得心应手的“薪火协议层”,眼神平静。
星痕阁的追踪暂时解决,还顺手甩过去一口关于“寂灭之眼”的锅。虽然损失了一些布置用的材料和一枚空冥石,但能换来暂时的清净和误导对手,这笔买卖,不亏。
前路依旧漫长,危机四伏,但她的“算盘”无疑打得更响了。在这残酷的修仙职场,活下去,并且更好地活下去,才是永恒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