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深,樊星阁总部的灯光依旧明亮如昼。陆轩坐在会议室长桌的一端,手中握着一支钢笔,在面前摊开的财务报表上缓缓划动,却迟迟没有写下任何数字。
窗外的城市灯火通明,仿佛从未沉睡。而他心中,也如同这夜色一般,沉重且难以入眠。
“资金缺口……比预想的大。”孙明站在投影屏幕前,语气凝重地汇报着,“按照目前的业务布局和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我们需要至少五倍于现有流动资金的支持。”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迟早要面对的问题。从校园到黑道,从地方到国际,樊星阁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但如今,他们终于碰上了最现实、也是最棘手的问题——钱。
“有没有可能压缩一些非核心项目的预算?”张涛率先开口,眉头紧锁。
“压缩不是办法。”孙明摇头,“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经过评估的,砍掉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整体战略布局。”
陆轩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我们不能停下脚步,也不能降低标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不能再回头。”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众人听后,神情各异,有人点头,有人低头沉思。
“那我们就得找钱。”李刚拍了下桌子,语气坚定,“以前也不是没遇到过难处,总能想办法解决。”
“问题是,这次不是小打小闹。”赵宇插话,“我们要的是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不是临时周转那么简单。”
气氛一时陷入僵局。
“我来安排。”陆轩终于开口,语气平静却透着决断,“孙明,你带人两天内把所有项目的资金需求细化清楚,尤其是国际市场拓展部分,这部分是重点。”
“明白。”孙明点头。
“张涛,你负责联系外部资源,看看有没有愿意投资我们的机构或者个人。记住,不要急着谈条件,先了解他们的底线和意图。”
“好。”张涛应声。
“其他人各自归位,做好本职工作。”陆轩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们不是第一次面对困难,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现在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行动。”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唯独林娜留了下来。
“你真的不担心吗?”她轻声问道。
陆轩望向窗外,眼神深邃:“当然担心。只是,担心没用,得想办法。”
林娜沉默片刻,递给他一杯温热的咖啡:“那你打算怎么办?”
陆轩接过杯子,轻轻一笑:“一步一步来。先把底牌摸清,再找合适的牌搭子。”
夜风从窗缝吹进,拂动了他的西装衣角。他望着远方,思绪早已飞向更远的地方。
接下来的两天里,整个樊星阁像是被按下了加速键。财务部门彻夜加班,将各个板块的资金需求整理成详尽的报告;市场调研团队穿梭在各大金融机构之间,收集各种融资渠道的信息;管理层则不断开会讨论,权衡利弊,寻找最优解。
陆轩亲自参与每一项决策,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只做最后的定夺者,而是深入其中,与团队一同分析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可能性。
“如果我们要推进东南亚市场的扩张计划,前期宣传和市场调研必须到位。”孙明在会议上指出,“这部分预算如果不达标,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所以,我们必须优先保障这部分资金。”陆轩点头,“其他项目可以暂缓,甚至暂停,但这个方向不能动摇。”
“可这样一来,短期内的资金压力会更大。”一位负责人皱眉,“现有的现金流只能支撑三个月。”
“那就在这三个月里找到新的资金来源。”陆轩语气坚定,“要么融资,要么合作,总之不能让进度停下来。”
会议结束后,陆轩独自一人走进办公室,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三天,一份详细的财务报告显示,资金缺口确实超出了预期。尤其是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所需资金几乎是原先估算的两倍。
“看来,我们得换个思路。”陆轩看着报告,低声自语。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杨芳,你在金融圈人脉广,帮我打听一下,有没有愿意长期合作的投资方。”
“你想找谁?”电话那头传来杨芳的声音。
“最好是能看懂我们价值的人。”陆轩顿了顿,“不是只想短期套利的投机者。”
挂断电话后,他打开电脑,调出市场调研团队整理的资料。一页页翻阅着,他在一家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介绍页面停住。
“灵活的融资方案,适合快速扩张型企业……”他轻声念着,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或许,这条路值得一试。”
窗外的天色已经泛白,晨曦洒落在办公桌上,映照出他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脸庞。
夜幕再次降临,陆轩站在顶层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整座城市。远处的霓虹灯闪烁着,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变化。
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但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行。
“资金问题,终究还是得靠自己解决。”他低声说道,转身回到办公桌前,翻开笔记本,开始撰写一份全新的融资方案。
夜风呼啸,吹动窗帘,也吹散了他心中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