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落在樊星阁总部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一片金光。整栋大楼内,气氛热烈而有序。客户反馈的满意度评分如潮水般涌入,团队成员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自信与满足。
陆轩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城市街道,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林娜。”他转身,语气平静却坚定,“把市场部和公关部的人召集一下,我们该动一动了。”
会议室内,气氛有些紧张。技术派代表王晨皱眉看着投影上的品牌推广草案:“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深耕技术,而不是花大钱做这些虚头巴脑的宣传。”
营销组的李雪立刻反驳:“品牌就是信任,没有认知度,再好的产品也打不出去!”
双方争论不下,会议室里火药味渐浓。
陆轩静静听完,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字:信、势、声。
“信,是用户对我们的信任;势,是我们占据市场的格局;声,是外界对我们声音的回应。”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高调,也不是低调,而是精准发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现在,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声音,告诉所有人——樊星阁,来了。”
林娜点头,接过任务书:“我来统筹这次的品牌计划,我会整合所有资源,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品牌推广的第一步,是预算分配。
马亮拿着数据分析报告走进财务会议室,指着屏幕上几个重点城市的数据:“用户集中度最高的是北上广深,其次是杭州、成都。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城市打响第一枪,后续就能形成辐射效应。”
孙明翻着手中的财务报表,眉头紧锁:“但现在资金有限,广告投放和线下活动必须取舍。”
“那就先聚焦线上。”张涛插话,“短视频平台传播快、成本低,适合初期造势。”
孙明沉吟片刻,点头:“我可以压缩非核心项目的开支,腾出一部分资金。”
“好。”陆轩拍板,“就从线上入手,打出第一波声量。”
几天后,一段由张涛策划、杨芳剪辑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悄然上线。
画面中,樊星阁的办公环境干净明亮,员工们专注地敲击键盘,偶尔抬头交流几句,氛围融洽又高效。背景音乐是一首轻快却不失力量感的旋律。
视频最后定格在一个镜头上:陆轩坐在办公室窗前,阳光洒在他的侧脸,眼神坚定,仿佛在思考什么重大决策。
配文只有一句话:
“科技,不止于冷冰冰的代码;它也可以,温暖一座城。”
短短几小时,视频迅速刷屏,评论区炸开锅。
“这人是不是就是当年那个打架的老大?”有人留言。
“别瞎说,人家现在可是正经做科技的。”另一条评论回复。
林娜看到这条评论时,嘴角微微上扬。她知道,这段视频不仅引爆了关注,还意外牵出了陆轩早年校园生活的讨论。
她将这条信息整理好,准备找机会和陆轩谈谈。
当天下午,林娜走进陆轩办公室,递上一份简报。
“徐静联系我了,”她说,“她是《都市观察》的记者,想做一个关于樊星阁的专题报道。”
陆轩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她想写什么?”
“她说,‘想讲讲你背后的故事’。”林娜顿了顿,“不只是商业层面,还有你的成长经历。”
陆轩沉默片刻,缓缓点头:“可以。但前提是——真实。”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城市节奏:“如果能让更多人知道,黑道江湖之外,还有另一种活法,那我们就赢了一半。”
随着品牌曝光度的提升,樊星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
智能交通系统被多家地方政府采纳,医疗影像识别技术进入三甲医院试点,供应链优化方案成为连锁零售企业的首选。
客户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合作意向函如雪花般飞来。
然而,就在这一切看似顺风顺水之时,孙明送来的一份报告,却让陆轩的眉头紧紧皱起。
“最近有不明资本试图收购樊星阁旗下子公司股权。”他低声说道,“而且,动作很隐蔽。”
陆轩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一遍,脸色逐渐冷了下来。
“查清楚他们的背景。”他淡淡开口,“我不反对资本运作,但如果是冲着我们来的……那就让他们知道,樊星阁,不是谁都能碰的。”
夜色降临,城市的霓虹灯次第点亮。
樊星阁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加班的员工们穿梭在走廊之间,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楼道中。
陆轩站在顶层办公室,俯瞰这座正在腾飞的城市。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新的布局。
“林娜。”他拿起电话,“明天安排一次高层会议,我要亲自见见那些投资人。”
挂断电话后,他转身走向白板,在“信、势、声”的下方,又添上三个字:
局、谋、战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品牌之战,而是一场关于未来格局的博弈。
他要让全世界知道,樊星阁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信仰。
窗外,夜风吹拂,城市灯火如星辰铺展。
而在这片光芒之下,一个新的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