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斜切进办公室,将陆轩的影子钉在地板上,像一柄未出鞘的刀。他坐在桌前,手指划过平板屏幕,绿色能源项目的进度条停在“t+4日:技术验证中”,可那根红线,已整整一夜没有向前挪动半分。
昨夜三点十七分,张涛的邮件抵达所有核心成员邮箱。标题只有四个字:方案失效。附件里是三份崩溃日志,储能系统在模拟负载下反复宕机,能量转化率跌至62%。陆轩没有回邮件,也没有拨电话。他只是将那封邮件原封不动转发给了自己,标记为“待决”。
六点整,他推开了研发部的门。
张涛眼窝深陷,桌上散落着打印出的波形图,像被撕碎的战报。他抬头,声音沙哑:“我们试了三种拓扑结构,全崩了。不是参数问题,是底层逻辑……走不通。”
陆轩没说话,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储能集成”四个字下画了一道横线,然后写下三行字:
1. 换材料体系?
2. 改控制算法?
3. 重构拓扑架构?
“三天内,我要这三条路的可行性报告,每条路需要什么资源,列出来。”他声音平静,却像铁锤砸进冻土,“别告诉我做不到,告诉我怎么做。”
张涛咬了咬牙,点头。他知道,这不是责难,是把失败变成下一步的燃料。
陆轩转身离开,走廊灯光在他肩线上划出一道冷硬的轮廓。他没回办公室,而是径直走向赵宇的工位。项目审批流程图挂在墙上,原本该是绿色的环评节点,此刻被标成刺目的红。
“卡住了?”他问。
赵宇抬头,脸色凝重:“环评被退了,理由是地质数据未同步。可我们三天前就发了函,市规划局系统显示‘未收到’。”
“查过物流签收记录吗?”
“查了。签收人是能源局秘书科的周斌,但规划局那边,没人承认交接。”
陆轩眯了眯眼。这不是疏忽,是截留。有人在流程的缝隙里,悄悄筑起一道墙。
他掏出手机,拨通马亮:“调能源局近三个月所有与华晟相关的公文流转记录,重点看秘书科初审路径。我要知道,哪些文件‘丢’了,哪些人‘没看见’。”
电话挂断,他站在原地,目光扫过墙上那张试点园区选址图。蓝图上的红线本该是希望,如今却像一道道未愈的伤疤。
十点整,马亮的消息来了。一张截图,显示近六份关键文件均经同一人初审——周斌。而这位科员名下,登记着一辆车,归属公司名为“恒信安评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陆轩眼神一沉。
恒信安评。这个名字,像一根刺,接连两次从不同方向扎进项目命脉。一次是赵宇手写的线索,一次是张涛暗藏的专利清单。现在,它又出现在审批链条的咽喉处。
他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李刚就撞了进来,眉头拧成疙瘩:“轩哥,明光检测那边翻脸了。原本谈好的费用,直接涨了三倍。他们说,‘得有人说话才行’。”
陆轩冷笑:“谁说话?上面有人?”
“不知道。但他们态度变了,像换了个人。”
话音未落,胡军推门而入,手里捏着一张照片:“园区外围,三个人,拿着测绘仪,拍地形。发现我们的人靠近,立刻收设备走人。车牌没挂,车是黑的。”
陆轩接过照片,放大。那辆越野车停在废弃加油站旁,车顶有轻微刮痕,像是近期剐蹭过。他盯着看了两秒,把照片还回去:“盯住,别打草惊蛇。我要知道他们是谁的人,来干什么。”
办公室陷入沉默。
技术不行,审批卡壳,第三方抬价,外围窥探。四面楚歌,不是敌人太强,而是整个系统,正在无声地排斥他们。
陆轩站起身,走到窗前。城市在晨光中苏醒,车流如蚁,楼宇如林。他曾以为,只要把刀磨快,就能劈开前路。可现在他明白,真正的阻碍,不是挡在面前的墙,而是脚下看不见的泥沼。
他转身,打开笔记本,翻到“绿能一号”项目页。上面写着:“自主完成首期建设”。他盯着那行字看了许久,抬起笔,一笔划掉了“自主”二字。
然后,他拨通吴峰的电话。
“列出国内绿色能源领域,最有话语权的三位专家。”他声音低沉,却字字清晰,“无论在职退休,背景清白,技术过硬。我要三天内见到他们。”
吴峰在电话那头顿了顿:“你是说……找外援?”
“不是找谁帮忙。”陆轩看着窗外,阳光刺进瞳孔,像火种,“是找谁能让我们少走五年弯路。”
电话挂断,他合上笔记本。指尖无意识地停留在“恒信安评”四个字上,笔尖轻轻一挑,在旁边画了个极小的问号。
就像一颗埋进土里的种子,尚未发芽,却已感知到地底的暗流。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储能系统”下方重重写下:
外部协同,势在必行。
然后,在“审批流程”旁,补上一句:
精准施压,只打一点。
他退后一步,看着整面墙的布局。原本整齐的路线图,如今被红笔划得支离破碎,可正是这些裂痕,让真正的路径开始浮现。
林娜轻轻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华晟那边问,技术方案什么时候能重交。”
陆轩接过文件,没有翻看。他只说了一句:“告诉他们,我们不会交失败的方案。”
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最下层抽屉。里面没有枪,没有账本,只有一本泛黄的旧书——《电力系统稳定性导论》,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2010年校图书馆借阅,归还日期:未知。”
他抚摸着书脊,像是触摸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当年他站在教室门口,一拳打碎挑衅者的鼻梁,不是为了逞凶,而是为了证明——有些人生来就不该被轻视。如今他站在这座城市的顶端,不是为了炫耀权力,而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樊星阁的名字,不该被拦在任何一扇门外。
技术可以卡,流程可以拖,人可以躲。但只要方向是对的,脚步就不会停。
他合上书,放回抽屉,转身拿起外套。
“叫张涛、赵宇、李刚,十分钟后会议室。”他声音不高,却像战鼓擂动,“我们改打法。”
他走出办公室,脚步沉稳,走廊灯光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那影子不再像刀,而像一座桥——通往未知,却必须踏出第一步。
会议室门打开时,张涛正低头翻看那份加密附件——《恒信安评关联企业技术专利清单》。赵宇在核对审批时间线,李刚则盯着手机里明光检测的公司信息。
陆轩走进来,将一份名单拍在桌上。
“这三个人,”他指着名单,“是我们接下来的突破口。”
他抬头,目光如铁:“谁拦路,我们就拆了谁的路基。谁藏在暗处,我们就把光,照进他的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