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讲机里的声音还未散尽,陆轩已站起身,手指划过平板屏幕,菲律宾能源部那份草案的电子版在会议室投影上全屏展开。所有人沉默地看着“技术转移计划”五个字被红框圈出,像一道不可回避的关卡横在面前。
“审批卡在这里,我们所有进度都会被拖住。”孙明翻动财务模型,眉头紧锁,“若要建立本地培训体系、派驻技术导师,初期投入至少增加两成。现金流能撑,但弹性几乎归零。”
张涛盯着条款,忽然开口:“他们要的不是技术,是控制权。可如果我们把‘技术转移’变成‘能力共建’呢?不说是输出,而是合作孵化——让当地人主导,我们提供标准、设备和指导。”
陆轩目光一动,看向墙角那本摊开的《标准化手册》。阳光斜照,封面上的烫金字体泛着沉稳的光。
“那就让他们看到,我们的标准不是封锁,是共享。”他声音不高,却字字落地,“不是我们被迫交出技术,而是我们主动搭建平台。谁愿意学,我们就教;谁肯干,我们就带。这不是妥协,是扩张。”
会议迅速转向执行。张涛牵头起草技术合作框架,将培训课程、认证体系、本地工程师晋升路径全部纳入方案。赵宇同步联系当地工程协会,提议联合举办“东南亚新能源人才培育计划”,首批名额定向开放给项目周边社区青年。
“让媒体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陆轩下令,“不是发通稿,是让那些被选中的工人站出来,讲他们怎么从零开始学会操作智能焊接机,怎么拿到国际认证。真实的声音,比一万句宣传都响。”
李刚补充:“宣传越猛,对手越可能动手。我已安排胡军带人轮巡外围,所有物料运输、设备交接全程录像。谁想搞小动作,先问拳头答不答应。”
马亮则带回新情报:黑石能源近期在社交平台密集投放广告,主打“零技术壁垒交付”,暗示外资项目应彻底本地化,暗指樊星阁“藏私”。更隐秘的是,他们正与当地一个小型施工联盟接触,疑似试图组建排外联盟。
“想用舆论压我们低头?”陆轩冷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开放。”
三天后,b区技术说明会如期举行。徐静带着摄制组进入现场。镜头扫过整齐列队的中外工人,记录下一名菲律宾青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首根钢梁对接的全过程。当他摘下头盔,汗水浸透鬓角,却笑着说出“这是我第一次主导关键节点作业”时,现场响起掌声。
网络同步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评论区迅速刷屏:“原来中国团队真在教技术”“比嘴上说本地化强多了”“这才是负责任的投资”。
陆轩站在观察台,看着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品牌搜索指数较上周上涨210%,合作咨询量翻倍,三家原本观望的本地供应商主动提出延长账期支持。
“他们开始信了。”张涛递来最新报告,“不仅信我们的能力,也开始信我们的诚意。”
陆轩点头,目光却未放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当晚,马亮送来一份加急分析:菲律宾草案虽尚未正式实施,但已有地方官员私下透露,审批将优先考虑“已建立本地技术团队”的项目。而另一则消息显示,黑石能源试图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交一份“伪合作方案”,内容空洞,仅以雇佣本地劳工为噱头。
“他们想走捷径。”陆轩冷笑,“但我们走的是正道。”
他当即下令:加速推进首批二十名本地技术骨干的认证流程,提前释放培训成果。同时,授权林娜对外发布《樊星阁东南亚技术赋能白皮书》,公开所有培训模块、考核标准与成长路径。
“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开放,什么叫假表演。”
一周内,三场巡回说明会在不同城市落地。每一场都有本地工程师登台讲述成长经历,有学生家长讲述孩子就业后的家庭变化。舆论风向悄然逆转。多家当地媒体开始以“外来者,却做着本土的事”为题进行报道。
市场份额开始回升。原属黑石能源的一处电站配套项目,在业主方考察樊星阁样板工程后,临时决定重新招标。最终,樊星阁凭借“技术可验证、标准可复制、人才可持续”三大优势中标。
孙明在晨会上通报:“本月新增合同额同比增长68%,现金流压力提前缓解。若保持当前节奏,第四十五天的资金临界点将推迟至第六十三天。”
陆轩看着财务图表上那条稳步上扬的曲线,终于微微颔首。
“这不是赢在价格,是赢在信任。”他说,“别人拼的是报价单,我们拼的是未来。谁能让当地人看到希望,谁就能扎根。”
李刚咧嘴笑了:“现在连街头小贩都知道我们工地招人,还包培训。昨天有个老头拉着我问,他儿子初中毕业能不能来学电焊。”
“能。”陆轩答得干脆,“只要肯学,我们就教。标准不变,门槛不降,但机会敞开。”
马亮此时走进会议室,神情凝重:“最新消息,黑石能源那个施工联盟,昨夜与地方监管部门举行闭门会议。内容未公开,但参会人员中出现了两名曾被我们拒绝合作的分包商代表。”
陆轩眼神一沉:“想借行政手段施压?”
“不排除可能。”马亮点头,“更麻烦的是,他们提交的‘技术转移’材料中,引用了部分公开的行业标准,伪装成自有体系,试图混淆审查。”
“那我们就更不能乱。”陆轩站起身,走到墙边的世界地图前。东南亚各国被不同颜色标注,红线连接着已落地项目,黄点标记着潜在风险区。
他的手指落在菲律宾位置,缓缓画了个圈。
“他们越是急,我们越要稳。标准是我们唯一的尺子,也是最硬的盾。只要我们不偏离,他们就打不穿。”
他转身,目光扫过众人:“继续推进培训认证,每批结果实时公示。同时,把我们的技术文档做双语公开版,设置查询通道。让所有人知道,什么叫透明。”
张涛迅速记录指令,随即提出建议:“我们还可以邀请监管代表来参观培训中心,亲眼看看学员的操作水平。用事实说话,比任何公关都有效。”
“准。”陆轩点头,“下周安排。同时,让法务团队准备一份合规对照表,逐条回应草案要求,主动提交。”
命令下达,团队迅速行动。赵宇联系政府联络人,李刚协调安保接待流程,张涛组织材料汇编。整个指挥中心进入高效运转状态。
两天后,首批本地学员顺利通过国际焊接协会认证。照片上传网络,瞬间引爆讨论。一名学员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哽咽:“我儿子以前送外卖,现在拿着证书,站在塔吊下指挥作业。他说,这是尊严。”
陆轩看到这条视频时,正站在工地高台巡视。风从海面吹来,带着咸涩的气息。他望着远处吊装中的钢架结构,笔直向上,如剑指苍穹。
“我们建的不只是电站。”他低声说,“是通道。通向技术,通向机会,通向改变。”
林娜走来汇报:“徐静的新报道今晚发布,标题是《标准之外,还有人心》。她用了大量现场采访素材,重点写了培训体系如何改变普通人命运。”
陆轩点头:“让她发。”
他拿起对讲机:“通知各班组,今晚七点,全体集合。我要宣布一件事。”
时间一到,五百余名工人在广场列队。陆轩走上临时讲台,身后是巨大的项目全景图。
“过去一个月,有人怀疑我们,有人攻击我们,有人想用规则困死我们。”他声音沉稳,穿透夜空,“但我们没有退,也没有吵。我们只做了一件事——把标准落地,把技术交出去,把机会留给愿意奋斗的人。”
人群安静听着。
“今天,第一批本地工程师拿到了国际认证。这不是我们的胜利,是你们的。是每一个愿意从零学起的人,用汗水换来的。”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
“接下来,我们会开放更多岗位,增设培训中心,与更多本地机构合作。只要你想改变,樊星阁,就给你平台。”
他举起右手,掌心向上,像托起无形的承诺。
“我们不靠关系,不靠施舍,只靠标准与实干。谁行,谁上。”
话音落下,胡军带领安保组点燃预先布置的信号灯。数十道光柱冲天而起,在夜空中交织成网,照亮整个工地。
陆轩走下台时,马亮快步迎上,递来一份刚收到的情报。
“那个施工联盟,刚刚向能源部提交了一份针对我们的‘合规质疑函’,指控我们技术转移不彻底,涉嫌数据垄断。”
陆轩接过文件,看也没看,直接撕成两半,扔进身旁的金属桶。
火苗窜起,纸片边缘卷曲变黑。
他抬头,目光如铁。
“让他们写,让他们告。我们只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