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星集团总部的顶层会议室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桑城繁华的天际线,室内却被一片沸腾的欢呼声填满。林舟举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全球医药企业百强榜单”,几乎是跑着冲到会议桌中央,声音因激动而嘶哑:“苏总!傅总!我们进前十了!傅星排名全球医药百强第十位,是今年唯一进入前十的华人企业!”
榜单上,“傅星集团”四个字赫然印在第十位,旁边标注着核心竞争力:“太空适应剂研发、中西医结合医疗方案、全球心脏公益项目”,括号里的“年度增长最快企业”字样格外醒目。会议室里的高管们瞬间站起来鼓掌,掌声震得窗玻璃微微发颤,有人甚至举起了提前准备的香槟杯,庆祝这历史性的时刻。
苏晚坐在会议桌的一端,手里捏着榜单的一角,指尖微微泛白。她想起三年前,傅星还只是一家专注于中药创新的中小型企业,靠着外婆的秘典和团队的死磕,才研发出第一款抗衰药;而现在,它已经跻身全球医药行业的顶尖行列,靠的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医者仁心”的初心——太空适应剂让航天员安全驻留太空,抗衰药公益惠及百万老人,心脏基金覆盖亚太贫困地区,每一项成果都刻着“救死扶伤”的印记。
傅景深站在她身边,脸上带着沉稳的笑容,却难掩眼底的骄傲。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这不是我和苏晚两个人的功劳,是全体傅星人的心血——是研发团队在实验室熬的无数个通宵,是公益团队在山区走的每一条小路,是生产团队对品质的严格把控。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这份排名,应该是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高管,语气变得格外坚定:“今天召集大家开会,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我和苏总决定,逐步放权集团的日常管理工作,将傅星的运营、市场、公益项目等业务,交给以林舟先生为首的职业管理团队。我们两人,将全身心投入‘太空基因疗法’的专项研发,目标是攻克全球罕见病。”
这句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会议室安静下来。林舟愣了一下,连忙摆手:“傅总,苏总,这太突然了。集团现在正是发展的关键期,没有你们坐镇,我怕……”
“你能行。”傅景深打断他,眼神里满是信任,“这三年,傅星的日常运营你已经打理得井井有条,公益项目的推进也有条不紊,你比谁都清楚傅星的核心价值观。而且我们不是彻底不管,只是把精力集中在研发上,遇到重大决策,我们依然会参与。”
苏晚接过话头,拿出一份厚厚的研发计划书,放在会议桌上:“太空基因疗法是外婆一辈子的梦想,也是我们从桑比亚救援、太空实验一路坚持下来的目标。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核心数据——苏家基因在太空环境下抵抗活性提升30%,星尘真菌能修复罕见病基因片段,太空环境还能抑制肿瘤细胞活性。这些发现,足以让我们向‘治愈罕见病’发起冲击。”
她翻开计划书,里面详细记录着研发团队的组建、实验方案、临床时间表,甚至还有全球1000名罕见病患者的初步筛查名单。“这些患者,有的已经被病痛折磨了十几年,有的甚至活不过五年。傅星的排名再高,商业价值再大,都比不上让这些患者重获健康更有意义。”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高管们脸上的激动渐渐变成了敬佩。市场部总监红着眼眶说:“苏总,傅总,我支持你们。之前我们做抗衰药公益时,那些老人的笑容我至今记得,现在能为罕见病患者做点事,就算少赚点钱,我们也愿意。”
“不是少赚钱,是换一种方式创造价值。”傅景深笑着说,“太空基因疗法一旦成功,不仅能拯救无数患者,还能推动整个医药行业的进步,傅星的价值,只会比现在更高。而且我相信,在林舟的带领下,集团的日常业务不会受影响,反而能让我们更专注于研发,没有后顾之忧。”
放权的决策很快达成一致。接下来的一周,傅星集团发布了官方公告,宣布“傅星创始人苏晚、傅景深将专注于太空基因疗法研发,集团日常管理交由职业团队负责”。公告一出,立刻引发了行业震动——有人佩服他们的初心,认为“这才是医药企业该有的样子”;也有人质疑“放着大好的商业前景不顾,去啃罕见病这块硬骨头,太不明智”。
但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傅星的股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8%,投资者们纷纷表示“看好太空基因疗法的潜力,更信任苏晚和傅景深的研发能力”。国内外的多家顶级医院也发来合作意向,希望能参与后续的临床实验,全球的罕见病患者家属更是通过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表达了对傅星团队的期待。
苏晚和傅景深没有被外界的声音干扰,而是迅速投入到研发筹备中。他们在傅星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扩建了“太空基因疗法专项实验室”,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基因编辑设备、模拟太空环境舱,还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地邀请了顶尖的基因学专家,组建了一支200人的核心研发团队。
实验室的墙角,特意设置了一个“初心角”,里面摆放着外婆的秘典原件、苏晚第一次进太空的实验笔记、傅念晚画的“太空医生”海报,还有桑比亚患者姆巴送来的手工木雕——一个小小的心脏,上面刻着“感谢中国医生”。苏晚每次路过这里,都会停下来看一看,想起外婆的叮嘱,想起那些患者期待的眼神,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研发启动仪式当天,实验室里摆满了鲜花,傅星的员工们自发前来祝贺,还有几位罕见病患者家属特意从外地赶来,手里拿着锦旗和感谢信。一位来自河北的母亲,抱着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孩子,对着苏晚深深鞠躬:“苏医生,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的孩子。他才五岁,还没好好看过这个世界。”
苏晚连忙扶起她,眼眶泛红:“大姐,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虽然研发过程可能需要时间,但我们不会放弃,一定会给孩子一个希望。”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平安符,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是我外婆留下的,能保平安。相信我,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就在仪式进行到一半,苏晚准备宣布研发计划的具体时间表时,她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发件人是那串熟悉的乱码地址:“放弃吧,罕见病是不治之症,再怎么研究也是白费力气。而且,有些成果,不该只属于你们。”
苏晚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知道,暗夜组织并没有因为傅星的放权而放弃,他们依然在暗中盯着太空基因疗法的研发,试图从中作梗。但这一次,她没有丝毫退缩——她将手机收好,对着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坚定地说:“今天,我们的研发正式启动。我知道,这条路上会有很多困难,会有很多质疑,甚至会有别有用心的阻挠。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团结一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
她举起外婆的秘典,声音提高了几分:“我外婆一辈子行医,用草药救了无数人。她常说,‘医者行医,不问前程,只问良心’。现在,我要带着她的初心,带着傅星的使命,带着所有患者的期待,向罕见病发起挑战。我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一定会研发出有效的药物,让更多家庭重获幸福!”
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位河北的母亲抱着孩子,激动得泪流满面。傅景深站在苏晚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支持和坚定。他知道,接下来的研发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技术上的难题、资金上的压力、暗夜组织的阻挠,都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挑战。但他更相信,只要和苏晚一起,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创造奇迹。
仪式结束后,苏晚和傅景深留在实验室,和研发团队讨论实验方案。李博士拿着一份数据报告,眉头微蹙:“苏总,傅总,我们遇到一个问题。苏家基因的活性提升虽然显着,但要将其转化为通用型疗法,还需要解决基因适配的问题——不同患者的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如何让疗法适用于所有罕见病患者,是我们目前最大的技术瓶颈。”
苏晚接过报告,仔细看着上面的基因序列图谱,陷入了沉思。她想起在太空站发现的未知基因片段,想起那段能修复基因突变的酶编码,突然眼前一亮:“或许我们可以将苏家基因的活性因子与星尘真菌的提取物结合,再加入一种通用型基因载体,让疗法能自动识别不同患者的基因差异,实现精准修复。”
傅景深点点头,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全球顶尖的基因载体研究机构,他们愿意提供技术支持。而且,我们可以利用之前的太空实验数据,在模拟太空环境下进行载体优化,或许能提高适配效率。”
就在团队讨论得热火朝天时,实验室的安保系统突然发出轻微的警报声,屏幕上显示“核心实验区有未知设备接入痕迹”。苏晚的眼神瞬间警惕起来——这是暗夜组织的惯用伎俩,试图通过网络入侵,窃取研发数据。
“立刻切断核心实验区的网络连接,启动离线备份!”傅景深当机立断,对着安保负责人大喊。研发团队的技术人员也立刻行动起来,关闭了所有与外部的连接端口,检查实验设备的安全性。
几分钟后,安保负责人汇报:“傅总,苏总,已经排查完毕,是一次未遂的网络入侵,对方试图通过我们的合作机构服务器接入,幸好我们提前做了双重加密,没有造成数据泄露。入侵Ip地址已经锁定,和之前暗夜组织的活动轨迹一致。”
苏晚的脸色越来越沉。暗夜组织的阻挠越来越频繁,从太空站的卧底、设备干扰,到现在的网络入侵,他们显然是铁了心要阻止太空基因疗法的研发,甚至想窃取核心技术,垄断罕见病治疗市场。
“看来,我们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还要和这些黑暗势力斗到底。”苏晚握紧拳头,眼神坚定,“但我不会让他们得逞。为了那些患者,为了外婆的初心,我们必须赢!”
傅景深握住她的手,语气冰冷而坚定:“放心,我已经让阿力加强了实验室的安保,不仅有24小时的真人守卫,还安装了最先进的反入侵系统。而且,我已经联系了国际刑警,他们会协助我们追踪暗夜组织的核心成员。只要我们守住数据,守住初心,他们就无机可乘。”
夜色渐深,实验室里的灯光依旧亮着。苏晚和傅景深坐在实验台旁,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基因序列数据,心里充满了决心。傅星的百强第十,是荣誉,更是责任;放权专注研发,是选择,更是坚守。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会无比艰难,但只要想到那些患者期待的眼神,想到外婆的叮嘱,想到彼此的陪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实验室的“初心角”里,外婆的秘典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在默默守护着他们。苏晚看着那本泛黄的册子,心里暗暗发誓:她会带着这份传承,带着傅星的使命,在基因疗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打破暗夜组织的阴谋,攻克罕见病的难关,让医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黑暗的角落。而这场关于科学、正义与初心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