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更新补了一千五百字哦。)
期末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学校依然是按时放假的。
在回去之前,班主任张老师特地在讲台上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
“同学们,经过本市教育局研讨,为让大家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更准确的认知,不做井底之蛙,从这次期末考试到明年的一模,二模,三模,滨城市区所有学校实行联考,统一出题,交叉阅卷,全市统一排名。”
“这将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希望大家都做好心理准备!”
话音一落,讲台下的学生们都反应很大。
“全市联考,这不就跟我们考高中一样了吗?这也太正式了!”
“那我们岂不是要跟一中的比?天哪,那我的排名肯定会很难看。”
“不止一中呢,还有其他几个区的高中,也不知道能排多少名,真是太让人紧张了。”
“比一比也好,早知道自己什么水平,心里也有个数。”
江丹若对此没什么反应,专心做一套语文组老师专门给她出的语文练习试卷。
后世的高中早就是这样了,那可不仅是整个市区联考,一模二模三模的时候,很多几乎都是全市所有学校一起考。
“丹若,你一点都不紧张吗?那可是市教育局出题啊!”
邵秋霞好奇地问道。
有了江丹若的资助,她不必再为吃饭穿衣发愁,可以专心学习,人都开朗了些。
江丹若停下笔,认真回答她的问题:
“这有什么好紧张的,迟早的事啊。高考可是国家教育局出题,我们滨城还是全国卷,与好几个省的考生一起比分数呢。”
“如今先全市联考,练一练同学们的心态,倒是好事。”
话音刚落,就听后排传来一声不屑的冷哼:
“场面话倒是说得好听,到时候可是交叉阅卷,某些人恐怕要原形毕露了!”
是学习委员毕然。
上次月考调座位,她特意把位置选到了江丹若侧后方,以便随时观察对手。
江丹若对于这个一直紧盯着她不放的女孩也有点无语。
说她讨厌吧,人家学习很刻苦,人品很端正,厌恶她却并不使任何坏手段。
说她不讨厌,她又总是一副等着抓她小辫子的架势。
听见对方的嘲讽,江丹若也是毫不客气地回怼:
“我不怕原形毕露,就怕有些人输不起,不认账。”
她说的是上次月考。
当时她以三百七十五分的成绩获得年级第一,比第二名高了二十多分。
比毕然这个年级第十则高了四十分。
班上同学纷纷对江丹若的成绩感到震惊又不可置信。
因为在这之前,大家都觉得江丹若的成绩应该很一般。
毕竟,她那个长相,就不像是成绩好的。
更何况,老师们还经常在晚自习前的空余时间或者中午休息的时候把她叫到办公室去补课。
因此,众人都觉得,她大概是那种成绩不太好的插班生,因为家境好找了关系,老师们才对她尤其照顾。
当月考后成绩张贴出来,看到那个高居榜首的名字,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老师在班上公布江丹若各科成绩后,着重表扬了她成绩很好,却学习特别刻苦努力,号召大家都向她学习。
当天下课后,就有爱起哄的同学直接对毕然说:
“毕然,我看不用等到期末考,你现在就可以向江丹若同学道歉认输了!”
“对啊,人家可比你多考了四十分多呢!”
“去年我们区高考第一名,也就这个分数呢!那在全市都已经是前二十的水平了!”
毕然当时脸色很难看。
枉她以为自己这次考得很好,有望上重点大学,却完全没想到,江丹若会考这么高的分数。
这是个什么分数,要是放在去年,那就是能直接上全国前五的大学的分数了。
当然,老师们也说了,之前考生基础差,后面大家的基础变好,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去年能上的分数,今年未必能上。
但即使如此,这个分数也足够让人瞩目了。
可毕然不肯认输。
她坚持认为,这是江丹若为了赢她,故意作弊,提前找老师要了试卷和答案。
学校里的人都知道,江丹若的背景非同一般。
她每天的午饭都是有专人送到宿舍楼的,后来有人认出,送饭的那个人,是附近国营饭店的职工。
穿的衣服,全是百货大楼的高档货。
在大家都是一两件旧棉袄过冬的情况下,她却有好几件不同样式的羊毛大衣和长款羽绒服。
每一样,都能抵得上普通人家一个月的工资。
吃穿用度样样比别人好就算了,还时常有科任老师给单独补课开小灶。
就连她的宿舍,也住的是教职工单人宿舍。
当某天一个喜欢江丹若的男生,半夜混入教职工宿舍楼,敲江丹若的房门后,那个男生直接被记了大过。
明明让江丹若搬到普通学生宿舍是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学校却大费周章,让以前晚上不关门的教职工宿舍楼,专门加了一把最贵的,里外都可以开门的锁。
给每个教职工都配了钥匙,要求大家晚上六点以后,进出大门必须随手锁门。
这种种特殊,就算校长亲女儿也未必能有。
江丹若的关系那么硬,全校老师和领导都得捧着,那她想用考试成绩打压她一个普通学生,简直再容易不过了。
可她不是向强权屈服的人,她才不会轻易认输!
因此,月考之后,她在学习上越发努力。
甚至为了抓住江丹若在考试时作弊的小辫子,她还特意把座位选在了江丹若侧后方。
见江丹若得知全区联考,依旧如此自信。
毕然心里也有点犯嘀咕了。
她到底是真的成绩好,还是在虚张声势?
“哼,要是你真能考得比我好,我是绝不可能赖账的!”
“那就拭目以待吧。”
这次放学,只有赵刚来接江丹若。
回到家里,陆参谋长也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提早下班在家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