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分别选取北京地区3个社区和广西北海地区3个社区的45-75岁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286名调查对象,其中北京地区1652人,北海地区1634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8.6%,北海地区为3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是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糖饮食、缺乏运动是北海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表明,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高于北海地区,两地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
关键词
高血脂症;中老年人群;患病率;危险因素;北京;广西北海
一、引言
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负担带来严重影响[2]。
不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存在差异,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可能有所不同。北京作为我国北方一线城市,经济发达,居民饮食以高油、高盐、高脂为主,生活节奏快,运动不足现象较为普遍;广西北海作为南方沿海城市,居民饮食以清淡、海鲜为主,生活节奏相对缓慢[3-4]。目前,关于北京与广西北海地区社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横断面调查,分析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高血脂症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在北京市选取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各1个社区,在广西北海市选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各1个社区。纳入标准:(1)年龄45-75岁;(2)在该社区居住≥5年;(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2)患有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影响血脂代谢的疾病;(3)近3个月内服用过降脂药物;(4)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完成调查。最终共纳入3286名调查对象,其中北京地区1652人,北海地区1634人。
(二)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等;(2)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高盐、高糖、高脂饮食频率)、运动情况(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时间)、吸烟史(是否吸烟、吸烟年限、每日吸烟量)、饮酒史(是否饮酒、饮酒年限、每日饮酒量)等;(3)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由调查对象提供病历或体检报告确认。
2. 体格检查
调查对象空腹8小时以上,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体格检查:(1)身高、体重测量:使用标准身高体重秤,精确到0.1cm和0.1kg,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根据bmI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18.5≤bmI<24.0)、超重(24.0≤bmI<28.0)、肥胖(bmI≥28.0)[5];(2)血压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的右上臂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既往确诊高血压并服药者定义为高血压[6]。
3. 实验室检测
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c、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血脂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7]:tc≥6.2mmol\/L,或tG≥2.3mmol\/L,或hdL-c<1.0mmol\/L,或LdL-c≥4.1mmol\/L,或既往确诊高血脂症并服药者。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两地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北京地区165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820人(49.6%),女性832人(50.4%);年龄45-59岁868人(52.6%),≥60岁784人(47.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23人(37.7%),高中\/中专685人(41.5%),大专及以上344人(20.8%);月收入<3000元312人(18.9%),3000-5000元658人(39.8%),>5000元682人(41.3%)。
北海地区1634名调查对象中,男性805人(49.3%),女性829人(50.7%);年龄45-59岁892人(54.6%),≥60岁742人(45.4%);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15人(43.8%),高中\/中专598人(36.6%),大专及以上321人(19.6%);月收入<3000元428人(26.2%),3000-5000元683人(41.8%),>5000元523人(32.0%)。
两地调查对象在性别、年龄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月收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北京地区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和月收入高于北海地区。
(二)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比较
北京地区1652名调查对象中,高血脂症患者803人,患病率为48.6%;北海地区1634名调查对象中,高血脂症患者575人,患病率为35.2%。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显着高于北海地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36,p<0.001)。
按性别分层比较,北京地区男性高血脂症患病率为50.8%(417\/820),女性为46.4%(386\/832);北海地区男性高血脂症患病率为37.5%(302\/805),女性为32.9%(273\/829)。两地男性高血脂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且北京地区男性、女性高血脂症患病率均显着高于北海地区(p<0.05)。
按年龄分层比较,北京地区45-59岁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2.2%(366\/868),≥60岁人群为55.7%(437\/784);北海地区45-59岁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为30.4%(271\/892),≥60岁人群为40.6%(304\/742)。两地≥60岁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均高于45-59岁人群,且北京地区各年龄组高血脂症患病率均显着高于北海地区(p<0.05)。
(三)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1. 生活方式因素
北京地区:高盐饮食(每周≥5次)、高脂饮食(每周≥5次)、缺乏运动(每周运动<1次)、吸烟(吸烟年限≥10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58.3%、56.7%、55.2%、53.1%,显着高于对应对照组(p<0.05);饮酒人群与不饮酒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北海地区:高糖饮食(每周≥5次)、高脂饮食(每周≥5次)、缺乏运动(每周运动<1次)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45.8%、43.2%、42.7%,显着高于对应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人群与不吸烟、不饮酒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体格指标与慢性病史因素
北京地区:超重(bmI 24.0-27.9)、肥胖(bmI≥28.0)、高血压、糖尿病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53.2%、62.8%、60.5%、58.3%,显着高于对应对照组(p<0.05)。
北海地区:超重(bmI 24.0-27.9)、肥胖(bmI≥28.0)、高血压、糖尿病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分别为40.1%、51.3%、52.8%、50.6%,显着高于对应对照组(p<0.05)。
(四)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为因变量(1=是,0=否),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 北京地区
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68,95%cI:1.35-2.09)、超重(oR=1.45,95%cI:1.18-1.78)、肥胖(oR=2.32,95%cI:1.85-2.92)、高血压(oR=1.76,95%cI:1.43-2.16)、糖尿病(oR=1.63,95%cI:1.31-2.03)、高盐饮食(oR=1.52,95%cI:1.24-1.86)、缺乏运动(oR=1.48,95%cI:1.21-1.81)、吸烟(oR=1.35,95%cI:1.09-1.67)是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2. 北海地区
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52,95%cI:1.22-1.89)、超重(oR=1.38,95%cI:1.12-1.70)、肥胖(oR=2.05,95%cI:1.62-2.59)、高血压(oR=1.68,95%cI:1.36-2.08)、糖尿病(oR=1.55,95%cI:1.24-1.94)、高糖饮食(oR=1.42,95%cI:1.15-1.75)、缺乏运动(oR=1.39,95%cI:1.13-1.71)是北海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吸烟、饮酒不是北海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四、讨论
(一)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差异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为48.6%,北海地区为35.2%,北京地区显着高于北海地区,这与两地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差异密切相关。
从饮食习惯来看,北京地区居民饮食以高油、高盐、高脂为主,如经常食用炸酱面、红烧肉、烤鸭等食物,这类食物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高,长期摄入易导致血脂升高[8];而北海地区居民饮食以清淡、海鲜为主,海鲜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且居民日常烹饪多采用清蒸、白灼等方式,减少了油脂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血脂稳定[9]。
从生活方式来看,北京作为一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中老年人群中部分人仍需承担工作压力,且城市交通便利,居民日常出行多选择交通工具,缺乏运动现象较为普遍;而北海地区生活节奏相对缓慢,中老年人群休闲时间较多,部分人有散步、广场舞等运动习惯,但整体运动频率和强度仍不足[10]。此外,北京地区居民吸烟率高于北海地区,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脂质代谢,增加高血脂症发病风险[11]。
(二)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危险因素差异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是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共有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2-13]。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功能逐渐下降,脂质代谢紊乱风险增加;超重\/肥胖人群体内脂肪堆积,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影响脂质代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代谢异常,增加高血脂症发病风险;缺乏运动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脂肪堆积,进而引起血脂升高。
两地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北京地区高盐饮食、吸烟是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北海地区高糖饮食是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地区居民高盐饮食习惯较为普遍,高盐饮食可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影响脂质代谢,增加高血脂症发病风险;吸烟可释放多种有害物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脂质沉积,增加高血脂症发病风险[14]。北海地区居民喜爱食用甜食、糖水等食物,高糖饮食可导致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进而引起血脂升高[15]。
(三)防控建议
针对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防控,应重点关注高盐饮食、吸烟等危险因素,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健康饮食宣传教育,推广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炸酱面、红烧肉等高脂、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摄入;(2)加强吸烟危害宣传,鼓励吸烟人群戒烟,设立戒烟门诊,为戒烟人群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3)推广适合中老年人群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慢跑、游泳等,鼓励居民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针对北海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防控,应重点关注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健康饮食宣传教育,减少甜食、糖水等含糖食物摄入,推广清淡饮食,保持海鲜等优质蛋白质摄入的同时,控制烹饪油脂用量;(2)推广适合中老年人群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广场舞、瑜伽等,提高居民运动频率和强度;(3)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和干预血脂异常;(4)定期开展社区健康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高血脂症高危人群进行重点监测和干预。
(四)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无法确定危险因素与高血脂症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对象仅选取北京和北海地区部分社区中老年人群,样本代表性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调查过程中部分数据依赖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未来应开展前瞻性研究,扩大样本量,减少偏倚,进一步探讨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论
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48.6%)高于广西北海地区(35.2%),两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是两地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共有的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地区高盐饮食、吸烟是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北海地区高糖饮食是高血脂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两地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高血脂症防控措施,降低中老年人群高血脂症患病率,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总结一下:
该调查于2023年3月-2024年3月,选取北京、广西北海各3个社区共3286名45-75岁中老年人,通过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两地高血脂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显示,北京患病率48.6%显着高于北海的35.2%,且两地男性、各年龄组患病率均是北京更高。单因素分析发现两地生活方式、体格指标与慢性病情况对患病率有影响,多因素分析指出,年龄≥6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是两地共有的独立危险因素,北京还存在高盐饮食、吸烟这两个危险因素,北海则是高盐饮食。研究存在横断面调查、样本代表性、回忆偏倚等局限性,最终建议针对两地特点制定个性化防控措施,以降低患病率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