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荣国府,贾璋先去了荣庆堂,向贾母汇报今日入宫请示太上皇和隆正帝的结果。
听闻两位至尊都同意了对秦氏的处理意见,贾母也是松了一口气。
秦氏的身份太过微妙,对她不好吧,她好歹是皇室血脉,对她太好吧,又难免让陛下怀疑贾家是否有二心。
能隐藏起来,彻底断绝和外界的联系,是最好的结果了。
听闻隆正帝不准贾璋辞官,贾母的脸上先是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又露出欣喜的神情。
不管怎么说,锦衣卫南镇抚使也是个从四品的实权官职,能为贾家增加不少权柄和利益。
更重要的是,这充分表明了隆正帝对宝玉的看重和信任,简在帝心,前途无量,这才是贾家复兴的根本。
“好,好!陛下既然器重你,你便好生做官,莫要辜负了圣恩。”贾母拉着贾璋的手,殷切叮嘱,“上任之前,多看看朝廷律法,提前熟悉锦衣卫的办事流程,做到心中有数。”
“还有秦氏那边,”她压低声音,“既然太上皇和陛下都准了,务必周密安排,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切勿出了任何纰漏!”
贾璋一一恭敬应下:“老祖宗放心,孙儿省得,定会小心行事。”
向贾母告辞后,贾璋离开荣庆堂,直奔亲兵院而去。
忙了一上午,此时已经快到未时了,这也就意味着,贾蓉已经被贾大“训练”足足三个时辰了。
贾璋刚到亲兵院外,就听到里面传来贾大的喝斥声:
“出拳是这么出的吗?我是这么教你的吗?”
“腰马合一!发力于根!”
“软绵绵的!你这拳头是给人挠痒痒还差不多。”
“站直了,歪七扭八,松松垮垮像个什么样子?”
紧接着便是贾蓉带着哭腔、有气无力的哀嚎:“贾教习……饶了我吧……我真的不行了……”
“再练……再练就要出人命了!我要见宝二叔!”
“二爷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贾大毫不客气,“这才三个时辰就嚷嚷着要死要活了?”
贾蓉两股战战,瘫倒在地,彻底站不起来。
贾大的教鞭“啪啪”地抽在地上:“起来!继续练!”
贾璋轻咳了一声,迈步走了进去。
贾蓉见他进来,像是看到了救星,瘫在地上,涕泪横流,“宝二叔,您可算来了!救救侄儿吧!”
“这……这实在不是人遭的罪啊!侄儿快要被折磨死了!”
贾璋厉声喝斥,“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像什么话?”
他不再理会贾蓉的哭诉,目光看向贾大,问道:“蓉哥儿今儿练得如何?”
贾大立刻抱拳道:“回二爷,蓉大爷基础实在太差,下盘虚浮,臂力孱弱,更兼态度散漫,吃不得苦!”
“今儿虽然练了三个时辰,但进展极其缓慢,收效甚微。”
“属下以为,当长期严加训练,方能略有小成!”
贾蓉在一旁听得脸都绿了,都快被折磨死了还被说态度散漫,他连连哀求:“宝二叔,侄儿知错了!以后一定用心学!”
“求您让贾教习今儿就饶了我吧!”
贾璋看着他那副狼狈不堪的模样,心中既觉好笑又感无奈,摆了摆手道:“罢了,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贾蓉闻言,如蒙大赦,脸上刚露出喜色。
贾璋接着道:“回去后好生调养,用热水泡一泡,明儿辰时,准时过来,莫要迟到了。”
贾蓉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转而变成一张苦瓜脸,几乎要哭出来:“还……还要来啊?”
这种日子,难道没有尽头吗?
他苦着脸,试图挣扎一下:“宝二叔,侄儿……侄儿毕竟是宁国府的当家人,这府里府外,人情往来,诸多应承……总不能什么都不管,整天在这亲兵院里练武吧?”
贾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又没让你不去应承。该有的交际,必要的场面,你该去就去啊!”
贾蓉眼睛一亮,立刻开始盘算,准备要把所有认识的人都走一遍,能拖一天是一天。
然而他念头刚起,就听贾璋慢悠悠地补充道:“不过,非你亲自出席不可的重要场合,你才能去。”
“若是让我知道你借着应酬的名头偷懒耍滑……” 他目光一冷,“后果你自己掂量。”
贾蓉的小心思被瞬间戳破,吓得一缩脖子,讪讪地应道:“不……不敢,侄儿不敢。”
贾璋随意挥了挥手,“行了,回吧。”
贾蓉这才在小厮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唉声叹气地离开了。
他这个残血状态,至少今儿打不了秦可卿的主意。
贾璋上前两步,拍了拍贾大的肩膀,赞许道:“做得不错,继续保持!”
“是,二爷!”贾大躬身应道。
打发走贾蓉,贾璋离开了亲兵院,径直去了外书房。
刚坐下来喝口茶,周瑞和李贵两个人就进来了。
“给二爷请安!”
行礼问安后,周瑞恭敬禀报:“二爷,您昨儿吩咐,将购置祭田、学田的计划分发各房征求意见,小人已经办妥了。”
“神京八房的当家人均已收到,反馈也收集了上来。”
他补充道:“各房对购置族产,并无大的异议,都说是惠及全族的好事。只是……提了不少具体的问题。”
“比如,这近万亩土地买下后,安排谁去管理?谁负责耕种?种植何种作物收益最佳......”
贾璋微微颔首,近万亩土地,五六万两银子的大事,确实得派个靠谱的人管理才行。
即便周瑞有这个能力,李贵足够忠心,但他们始终是下人,不能服众,终究还是得找个贾家族人来管理祭田和学田。
就在这时,贾璋的脑海中响起系统提示音:
“叮——”
【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
【触发今日任务二:知人善任,培养人才,安排合适的人管理田产!】
人才?贾家还有人才吗?
若是交由贾代儒、贾代修、贾赦等人,这族产不过几年怕是就成了他们的私产。
贾琏倒是个不错的人选,虽然贪婪,但有底线,但是他还要负责玻璃买卖,分身乏术。
管理田产,按章办事,重在守成,有周瑞和李贵从旁协助,只要管理者足够认真负责,不中饱私囊,对家族忠诚即可。
思索半晌,贾璋想到一个人,就是年纪稍微有点小。
他扬声向外喊道:“茗烟!”
“在!二爷有何吩咐?”茗烟应声而入。
贾璋吩咐道:“去后廊上,把五嫂子家的芸哥儿给我请过来。”
“是,二爷!”茗烟应了一声,一溜烟跑了出去。
不多时,茗烟便领着一个容长脸,长挑身材,年纪十八九岁,生得斯文清秀,面色和善,眉眼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的少年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贾芸。
贾芸见到贾璋,连忙上前,行跪拜大礼:“侄儿贾芸,给宝二叔请安!不知二叔唤侄儿前来,有何吩咐?”
贾璋让他起身,开门见山道:“我这儿有一桩关乎全族的差事,正缺个可靠的人来打理,思来想去,觉得你或许可以胜任,不知你可愿意?”
贾芸闻言,心中先是一惊,随即涌起巨大的惊喜。
他父亲早亡,和寡母相依为命,家中贫寒,正愁没有正经营生,忙不迭地应道:“承蒙宝二叔看得起!只要是二叔吩咐的差事,侄儿定当竭尽全力!”
贾璋暗赞了一声,这小子倒是上道,也不挑肥拣瘦,问都不问是什么差事,就直接答应了。
贾璋笑道:“族里购买祭田和学田的事情,你应该知道。”
“如今地已看好,银子也已备齐,万事俱备,只欠一个管事之人。”
“我想了半天也不知该交给谁管,便想到了你。”
“什么?!”贾芸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整个人晕晕乎乎的。
那可是近万亩土地,就这么交给他一个毫无经验的少年人?而且他还是个旁支,在族里也没个靠山和关系,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怎么就砸到他了?
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但带着一丝惶恐和不安,连忙摆手推辞:“宝……宝二叔!如此重要的族产,侄儿年轻识浅,毫无经验,只怕……只怕力有不逮,辜负了二叔的信任,耽误了族里的大事!”
贾璋看他虽然惶恐但却并未失去方寸,眼中反而有跃跃欲试的光芒,心中更是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他笑道:“有什么做不了的?谁也不是生来就会的。”
“不会的,你就多问问周瑞,他经验老道;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就让李贵来回我,自有我给你撑腰!”
他目光锐利地看着贾芸,语气严肃:“我只要你记住一点:用心办事,公正无私,绝不中饱私囊!”
“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我就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将来少不了你的好处!”
贾芸感受到贾璋话语中的信任,心中最后一丝犹豫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的感激和决心。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个头,“宝二叔!您如此信任侄儿,将这般重任相托!”
“侄儿定当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心为公,绝不辜负二叔您的托付!”
“快起来!”贾璋亲手将他扶起,勉励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既然应下了,便要立刻行动起来。”
“首要之事,便是协同周瑞、李贵,尽快将我们议定的那些田地,全部购置下来,地契、文书务必交接无误。”
“其二,田地到手后,立刻着手招收可靠的佃户,务必确保所有土地,来年开春都能及时耕种,不误农时。”
说着,贾璋回到座位,俯身假装从书桌抽屉里取东西,实则是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五十两银子和一沓白纸。
系统中的银子可以按需取用,一两、五两、十两,各种重量的银锭都可以,甚至可以按需定制,各种花纹和制式都可以。
贾璋取出四个十两,一个五两,五个一两的银锭。
而那些白纸,正是贾璋之前写的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农业技术的资料。
他将四个十两的银锭递给贾芸:“芸哥儿,这四十两,你先拿去用着,好生安顿你母亲,让她不必再为生计担忧,你也可无后顾之忧,专心办事。”
“周瑞,这八两银子,是你这段时间的辛苦费。”
他最后将二两银子给李贵,“也有你的份,拿着!”
“以后,好好办事,亏待不了你们!”
三人看着手中的银子,既惊又喜,连忙道谢:“谢二爷(二叔)赏!”
贾芸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宝二叔不但给了他这么重要的差事,还提前给银子让他安家,这份知遇之恩,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贾璋最后将记载着改进农业技术的那些纸张交给贾芸,叮嘱道:“这些是我闲暇时琢磨的一些想法,你管理田庄的时候,因地制宜,看看哪些能用得上,能提高多少产量?”
贾芸没种过地,也不知有没有用,但珍重地收了起来,“宝二叔,侄儿一定尽心竭力,一有结果就立马向您汇报。”
贾璋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是为全族办事,关乎贾氏一族未来的兴衰!”
“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初心,公平公正,绝不贪墨,否则,族规无情!”
贾璋又看向周瑞和李贵,“你们也一样!我这人有功则赏,有过则罚,绝不搞功过相抵那一套。”
“只要你们尽心尽力,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我绝不吝啬赏赐!”
贾芸、周瑞、李贵三人齐声应道:“是!谨遵二爷(二叔)吩咐!定不负所托!”
看着三人领命而去,贾璋心中又落下了一块大石。
祭田学田之事安排妥当,不仅能为家族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更能凝聚族人之心。
三人团队中,贾芸是贾家人;周瑞是业务骨干,经验丰富;李贵是他自己人,忠心可嘉。
将事情交给他们仨去办,贾璋还是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