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归仁事件的处理,干净利落,效果显着。“雷震子”的强硬姿态和“抚远号”的及时出现,不仅挽救了亲明士族,更向所有琉球人宣告:大明,依然是那个有能力、也愿意庇护藩属的宗主国!而大名府陈巡抚,则是这一意志的坚定执行者。
经此一役,萨摩藩在琉球的威望遭受重创,岛津光久虽然恨意滔天,却不得不暂时收敛爪牙,收缩力量,苦苦思索对策。而那霸港内,大明使团的驻地门前,几乎被前来示好、寻求合作的琉球士族和商人踏破了门槛。
“雷震子”与林墨审时度势,知道初步的战略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久米岛基地初步稳固,“蔗糖之路”顺利运转,亲明武装开始成型,萨摩势力受到遏制。是时候返回大名府,向陈远汇报成果,并筹划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行动了。
在离开之前,他们与向象贤及几位核心亲明士族进行了最后一次密谈,明确了后续的联系方式、物资输送渠道和行动准则。
“向大人,琉球之事,非一日之功。我等此次返回,必将此间情形详细禀明陈巡抚。相信不久之后,会有更多的支持和物资抵达。”“雷震子”郑重承诺。
“贵使放心!琉球上下,翘首以盼王师!向某必当竭尽全力,巩固现有局面,等待上国下一步指示!”向象贤激动地回应。
择一吉日,“扬威”、“抚远”两船满载着首批通过“蔗糖之路”换回的货物——主要是白银、铜料以及部分南洋香料,在那霸港无数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缓缓驶离,踏上了归程。
归途一路顺风。当熟悉的中原海岸线出现在视野中时,船上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涌起一股建功立业、载誉而归的豪情。
大名府码头,早已得到消息的陈远,亲自率领李定国、沈炼、赵顺等核心成员,在此迎接。当“雷震子”和林墨风尘仆仆却又精神奕奕地走下跳板,将厚厚的报告和礼单呈上时,陈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巡抚行辕内,灯火通明。“雷震子”和林墨详细汇报了此次琉球之行的全过程——从初至那霸的试探交锋,到海上伏击的辉煌胜利,再到久米岛基地的建立、“蔗糖之路”的开辟、亲明武装的训练,以及最后今归仁事件的果断处理。
听着这跌宕起伏、堪称传奇的经历,李定国等人心潮澎湃,仿佛也亲身经历了那海上的炮火硝烟和琉球的暗流涌动。
“好!干得漂亮!”陈远听完,忍不住击节赞叹,“‘雷震子’,林墨,还有所有出使的将士们,你们此行,不仅为我大名府打开了海上之门,更是为我大明在东南海外,重新树立了声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地图前,目光灼灼地看着琉球的位置,以及更广阔的东海和南洋。
“琉球之事,证明我们的海洋战略是可行的,是正确的!”陈远的声音充满了力量,“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不能满足于一个琉球,我们的目标是整个海洋贸易网络!是获取源源不断的白银和资源!是将我们的影响力,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他转过身,面对众人,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为了统筹规划、专业化管理所有海外贸易及相关事务,我决定,在巡抚衙门之下,成立一个新的机构——‘海贸总督司’(简称海贸司)!”
“海贸司?”众人精神一振。
“不错!”陈远阐述道,“海贸司将统辖所有官营海外贸易,包括船只建造、航线开拓、货物采购与销售、海外商站管理、以及与海军(水师)的协调。它将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财源之一,也是我们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他看向林墨:“林墨,你精通商务,熟悉琉球情况,此次出使有功,我任命你为海贸司首任主事,全权负责海贸司筹建与运作!”
“卑职领命!必不负大人重托!”林墨激动地跪下领命。
他又看向“雷震子”:“‘雷震子’,你勇猛善战,胆大心细,熟悉海事。我任命你为海贸司护商舰队统领,兼任水师副将,负责所有海贸船只的安全护航,以及海外基地的防卫!你要尽快将我们的水师,打造成一支真正的、能远洋作战的强大舰队!”
“末将领命!定让我大名水师之威名,响彻七海!”“雷震子”声如洪钟。
“赵顺,数据司需全力配合海贸司,建立海外贸易数据库,进行成本核算与利润分析,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清晰透明,利润最大化!”
“李定国,新军需为海贸司提供必要的陆上支持,尤其是沿海港口和工坊的安全!”
“沈炼,‘听风司’要尽快将情报网络向海外延伸,尤其是日本、南洋、澳门等重要节点,为海贸司提供信息支持和安全预警!”
一条条命令下达,一个以“海贸司”为核心,整合了商业、军事、情报、数据等各方资源的庞大海洋事业体系,开始在大名府这个北方重镇,悄然成型。
陈远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越过琉球,投向了更南方的吕宋(菲律宾)、满剌加(马六甲),投向了那片蕴藏着无限财富与机遇的广阔蓝海。
“我们的船,已经扬帆。接下来,就是要让这支舰队,变得更大,更强,航行得更远!”陈远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