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丰倒台,如同在明州商界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平。赵家产业被查封清算,往日依附赵家的商户纷纷转向,苏家一时间风头无两,俨然成为明州乃至浙东商界的执牛耳者。
然而,苏府内部却并未因此松懈。经此一役,无论是苏清婉还是慕容文远,都深刻意识到,仅凭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家族结构,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潜在的恶意竞争。
锦绣阁书房内,烛火再次通明,但氛围与往日截然不同。此番围坐桌前的,除了慕容文远与苏清婉,苏明月与苏玲珑也赫然在列。这是苏家核心成员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集体议事。
“赵家虽除,但海上商路依旧不太平,‘海蛟帮’残余未清,其他港口亦有豪强虎视眈眈。”苏清婉首先开口,目光扫过众人,“且经此构陷,官府虽还我清白,但难保日后不会再有类似麻烦。苏家需有所改变。”
慕容文远点头赞同,他将一份连夜草拟的章程推到桌案中央:“这是我的一些初步想法,名为《苏氏商行革新策》。”
这份章程融合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宋代实际情况,内容详实:
其一,明晰权责,设立三司:不再由家主一人独揽。设总务司,由苏清婉执掌,总管人事、财务及重大决策;设文化司,由苏明月执掌,不仅负责书画古董生意,更扩展至品牌营造、与文人雅士及官宦人家的关系维护,利用其才女之名提升苏家文化底蕴与声誉;设讯息拓展司,由苏玲珑执掌,整合其情报网络与酒楼业务,负责市场信息收集、新业务开拓、对外联络与部分特殊事务。
其二,革新技艺,设立研造坊:集中家族优秀工匠,由慕容文远提供思路和核心指导,专门负责改进织机、研发新染料、探索新工艺,并尝试将一些简易的物理、化学原理应用于生产,保持技术领先。
其三,规范财务,引入新制:全面推行慕容文远改良的记账法,建立更严格的成本核算与审计流程。同时,尝试推行“身股制”,让部分优秀的掌柜和资深伙计能参与分红,将个人利益与家族利益捆绑,提升忠诚度与积极性。
其四,拓展航路,合作共赢: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模式,主动寻求与其他信誉良好的海商组建船队联盟,共享航线信息,共担风险,增强抵御海盗和市场波动的能力。
苏明月看着章程上“文化司”的职责,眼眸中闪过一丝光亮。这并非让她放弃诗书书画,而是将她的才华用于更广阔、更能体现价值的天地,让她能以自己的力量守护家族。她轻轻颔首:“明月愿尽力一试。”
苏玲珑更是兴奋,她掌管的情报网络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发挥作用,还能接触更多新奇事务:“姐夫放心,打听消息、开拓路子,我最在行了!”
苏清婉仔细阅毕,心中震撼。这份章程不仅解决了权力集中带来的风险,更将姐妹三人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且目光长远,结构严谨。“文远此策,思虑周详,可行。”她一锤定音,“明日我便召集族老与各铺管事,宣布此事。”
大事议定,气氛轻松了许多。
苏玲珑凑到慕容文远身边,好奇地问:“姐夫,你那天在海上,最后是怎么让风浪乱起来的?还有那晚在落霞坡,大姐说好像冥冥中有股力量帮了她,是不是你?”
苏明月也抬起眼,静静地望过来,显然同样关心。
慕容文远与苏清婉对视一眼,看到了她眼中的支持。他沉吟片刻,觉得经过生死与共,有些秘密或许可以部分分享,以增进信任与理解。
他取出那枚双凤玦,置于桌上。玉玦在烛光下温润生光。“此物名‘双凤玦’,乃祖传之物,确有几分奇异之处,能与天地气机产生些许感应。”他避重就轻,未提穿越,只将其归为玄奇之物,“那日海上与落霞坡,我确是借用了此物之力,但消耗巨大,且不可控,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苏玲珑睁大了眼睛,想伸手去摸又不敢,满脸惊奇:“世上真有这等宝物!”
苏明月凝视着双凤玦,轻声道:“可是……祖父手札中提及的那位‘异士’所用之物?”她心思玲珑,已然将前后线索串联起来。
慕容文远心中微惊,点头道:“二妹聪慧。此物或许与祖父有些关联,其中奥秘,我亦在摸索。”
苏清婉适时开口:“此事关乎文远安危,关乎苏家福祸,出得此门,不得再议,更不可对外人提及分毫。”她语气严肃,带着家主的威严。
苏明月与苏玲珑皆郑重点头应下。
看着眼前因新的目标和共同的秘密而更显紧密的三位妻子,慕容文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家族的危机暂解,内部的隔阂正在消融,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似乎已在脚下展开。
他收起双凤玦,笑道:“好了,正事已毕。玲珑,你酒楼新研的菜品,是不是该让我们尝尝鲜了?”
苏玲珑立刻雀跃起来:“早就准备好啦!我这就让人传膳!”
窗外月色明朗,室内灯火温馨。苏家的故事,翻开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篇章。而慕容文远也深知,双凤玦的秘密、穿越的真相,以及那更为浩瀚的海上征途,仍在远方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