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奖的风波在真武宫各宗弟子间议论了数日,才渐渐平息。但某些人的关注,却并未随之散去。
药殿,吴清源长老的静室内。
檀香袅袅,吴长老并未像往常一样打坐或研读丹方,而是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面前一份由刑殿和任务殿联合提交的、关于黑风坳救援任务的详细报告上。
报告中对黄蓉的医术不吝赞美之词,尤其是化解“蚀髓枯脉掌”一段,更是用了“神乎其技”来形容。但吴长老的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关于江奕辰的那几行描述上。
“……该弟子于救治过程中,协助其师,手法娴熟,尤善处理各类外伤及常见毒素……”
“……于救治关键伤员赵某某(中蚀髓枯脉掌)时,该弟子曾‘偶然’提及某古籍案例,言及‘以极端之力冲突,或可于死寂中衍生生机’之论,启发了黄蓉宗主思路……”
“……其后,该弟子更是在黄宗主施救时,从旁协助,精准操控,为成功救治提供了重要保障……”
报告写得相对简略,许多细节并未展开,但落在吴清源这等丹道大家眼中,却足以窥见许多不寻常之处。
“偶然提及?”吴清源嘴角泛起一丝几不可查的弧度,带着洞悉世情的了然,“蚀髓枯脉掌,乃失传已久的歹毒掌法,其特性隐秘,便是宗门典籍中也仅有只言片语记载。一个年轻弟子,如何能‘偶然’想起与之特性相似的案例?还恰好知道那凶险无比的‘冲突衍生’之法?”
“精准操控……”他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要在两种极端力量的冲突中保持平衡,并进行引导,这需要对药性、对能量有着何等恐怖的微观感知与掌控力?这绝非寻常“协助”所能概括!
再联想到之前那缕奇异的丹香,以及江奕辰兑换丹炉、借阅他《青囊丹诀心得》之事……
吴清源几乎可以肯定,此子在丹道一途的天赋,恐怕远超所有人的想象!那份“机敏”,绝非运气,而是建立在深厚学识与超凡悟性之上的必然!
“此子……是个好苗子啊。”吴清源低声轻语,眼中闪过一丝灼热。
他一生浸淫丹道,性情孤僻,不喜俗务,最大的心愿便是将自身所学传承下去,发扬光大。然而,丹道艰难,对天赋要求极高,真武宫内虽有不少弟子向往丹道,但能入他眼者,寥寥无几。即便是药殿内几位亲传弟子,也总觉得差了些许灵性。
而江奕辰,这个看似出身末宗、修为不显的少年,却一次次地让他感到意外,甚至是……惊喜。
那份对药理的独特理解(从改良版融灵散推测),那份临危不乱的沉稳,那份于细微处见真知的“机敏”,以及那份连他都有些看不透的、仿佛与生俱来的对能量的精妙掌控力……
这一切,都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让他心动的光芒。
若能得此子为徒,悉心教导,假以时日,其在丹道上的成就,恐怕不可限量!甚至,有希望触及那传说中的……丹道至高境界!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同野草般在吴清源心中疯长。
他并非不知无极宗与龙吟宗之间的龃龉,也并非不知江奕辰身上可能牵扯的麻烦。但对于一个痴迷于丹道、且时日无多的老者而言,一个合适的传承者,比什么都重要。
“黄蓉虽医术通玄,但毕竟非专精丹道。此子若留在无极宗,恐埋没了其丹道天赋……”吴清源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着,仿佛在推演着某种复杂的丹方。
他需要考虑如何开这个口。直接向黄蓉要人?恐怕不妥,显得过于霸道,也未必能成。毕竟此子是黄蓉救回,更是无极宗如今崛起的希望。
或许……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寻个合适的时机,与此子接触一番,看看其心意如何?
吴清源打定了主意,心中因那奇异丹香和救援报告带来的波澜,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现瑰宝的期待与筹划。
他唤来一名执事弟子,吩咐道:“日后关于无极宗弟子江奕辰的消息,特别是与丹药、医道相关者,留意收集,及时报我。”
“是,长老。”执事弟子虽心中疑惑,却不敢多问,恭敬退下。
静室内,吴清源重新闭上双眼,但脑海中,却已开始勾勒如何引导那块“璞玉”,绽放出惊世光华。
而与此同时,正在无极宗内,利用嘉奖得来的贡献点,于宗门坊市间搜寻着几种偏门药材,准备尝试炼制新丹药的江奕辰,对此仍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自己需要更快地提升实力,需要更多的资源,需要更深入地探究丹道与毒理,为复仇,也为揭开谜底,积蓄力量。
却不知,自己已然被一位宗门内举足轻重的长老,视为了传承衣钵的最佳人选。一场关于他未来道路的暗流,正在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