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听号”传回的能量爆发报告和超空间监听阵列捕捉到的神秘信号,如同两把悬于顶上的利刃,让K-23基地刚刚因技术突破而稍缓的神经再次紧绷到了极致。
那个重创了“边缘摇篮”、追踪“单元7371”的未知存在,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其活动轨迹正指向银河系内部!它的目的完全无法揣测,但其展现出的力量足以令人战栗。
而那段与艾莉西亚能量签名相似的加密广播,则更像是一个幽深的谜题。是幸存的“遗落之民”同胞在试图联系?还是“剃刀”或者其他敌人设下的诱饵?在广袤而黑暗的宇宙中,任何未经证实的信号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
林洛的指令冷静而果断。基地如同一台被按下最高警报按钮的机器,瞬间进入临战状态。所有非必要研究暂缓,资源向防御和侦察倾斜。新升级的“规则静滞区”全力运转,试图将基地的存在感降至最低。
“窥渊号”接受了追踪神秘信号源的任务。这艘最新的“深瞳”级侦察舰,搭载了最先进的传感器和更强的隐匿系统,如同一个无声的幽灵,滑出船坞,跃入深空,沿着那微弱而持续的广播信号溯源而去。它的指令清晰:只观察,不接触,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暴露。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每一天,“谛听号”都会传回关于那个恐怖能量源的最新动向报告。它移动的速度并不快,但方向明确,仿佛有一个明确的导航目标。计算模型显示,照此轨迹,它最终将会穿过K-23基地所在星域的边缘地带!虽然并非直冲基地而来,但其经过本身就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风险。
基地内部,气氛压抑到了极点。人们一边进行着日常工作和训练,一边不由自主地望向星空,仿佛那无形的威胁随时会撕裂天际而来。
艾莉西亚在苏婉清的精心治疗下,情况逐渐稳定,但苏醒后却对之前的谵妄状态记忆模糊,只记得一些支离破碎的噩梦片段。她无法解释“归源协议”、“过去的影子”或“零号避难所”的具体含义,但这些词语本身已足以让知情者深感不安。她被暂时安排在保卫严密的居所,继续协助破解数据和提供关于“架构”及“遗落之民”的知识。
十天后,“窥渊号”终于传回了关于神秘信号源的初步分析报告。
信号源位于一个极其偏远的、几乎没有任何资源的红矮星系统。那里没有行星,只有一片混乱的小行星带和弥漫的星际尘埃。
而信号的发射源,并非来自某艘飞船或空间站,而是来自小行星带深处的一个……巨大的、仿佛天然形成的放射性结晶矿脉!信号是矿脉自身某种奇特的能量衰变过程产生的,经过漫长岁月的自然调制,竟然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类似广播的效应!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矿脉周围,“窥渊号”发现了非自然的痕迹——一些极其古老、几乎被尘埃完全掩埋的勘探设备残骸,以及一个风格与“遗落之民”相似、但更加古老的小型前哨站废墟!
这个发现推翻了陷阱的猜测。这里似乎是一处“遗落之民”祖先许多年前发现的特殊矿脉,并在此建立了研究站,但早已废弃。矿脉自身的信号广播,只是一个持续了无数年的宇宙巧合。
然而,就在“窥渊号”准备进一步扫描废墟,寻找可能的数据存储设备时,传感器突然捕捉到另一个微弱的、却是人工制造的信号响应!
响应信号来自小行星带更深处!强度极弱,仿佛一个即将熄灭的火种,但其编码方式与矿脉的天然信号以及“窥渊号”自身发出的极低功率侦测脉冲发生了某种共振!
“那里还有东西!”“窥渊号”舰长立刻警惕起来,“尝试放大信号!”
经过复杂的信号增强和过滤,一段断断续续的、极度虚弱的讯息被解析出来:
“……任何……收到……幸存者……” “……‘永夜墓穴’……苏醒……” “……阻止……它们……” “……坐标……”
信号到此戛然而止,无论如何尝试都无法再收到任何回应。
“永夜墓穴”?又一个陌生的、充满不祥气息的名字! 苏醒?阻止它们?它们是指什么?是那个追踪者?还是别的?
而最后那段未发送完全的坐标,经过破译,指向了一个位于银河系另一条旋臂末端的、未知的空白区域!
“窥渊号”冒险对信号响应区域进行了深度扫描,结果只发现了一个彻底熔毁、似乎经历过剧烈内部爆炸的小型飞船残骸。没有任何生命迹象。
似乎是一个“遗落之民”的幸存者,躲藏在这片古老的矿脉区域,利用矿脉的信号作为掩护,向外发送着警告。但他\/她最终未能逃脱,只在最后时刻回应了“窥渊号”的探测,发出了残缺的警示。
深空的呼唤,并非来自同胞,而是来自一个湮灭的亡魂,带来的是一个更加令人困惑和恐惧的警告。
“永夜墓穴”是什么?它苏醒了意味着什么?需要阻止什么?那个坐标又藏着什么?
“窥渊号”将获取的所有数据传回基地,并继续留守观察。
K-23基地的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一个恐怖的追踪者正在靠近。 一个神秘的“墓穴”正在苏醒。 一个未知的坐标被揭示。
多线爆发的危机,让基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决策困境。资源有限,力量有限,他们该优先应对哪一边?
林洛的投影核心光芒流转,沉默地注视着星图上那几个新的、代表着危机与未知的光点。
孤舰的航程,似乎总是被迫驶向一个又一个更深、更黑暗的漩涡。
(第一百四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