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薇迅速取出手机,拨通了工地保安的电话:“王队长,是我。门口有领导来视察,你带他们去看看新修的消防通道和绿化带,尽量拖延时间。”
然而那位负责人似乎对中央区域特别感兴趣,径直朝着古井方向走来。保安尽力阻拦,却无法完全阻止他们的脚步。
这一干扰让众修行者心神微分,阵法顿时出现缺口。井中邪气趁机猛烈反扑,黑气如火山喷发般冲天而起,将星光都遮挡了大半。石敢当上的血色暴涨,一股凌厉煞气直冲阵法核心!
“不好!反噬了!”清虚道长大惊,手中玉印险些脱手。
老道长急呼:“稳住阵脚!切勿自乱!”
但为时已晚,七股黑气分化而出,直扑七位修行者。魏梦笙只见一道黑气向自己袭来,吓得忘了所有教导,呆立当场。(梦笙难啊!上次被上面处置惩罚的“三月”现如今还没完事呢,她啥也不敢做啊!)
千钧一发之际,丁云澜闪身挡在她面前,桃木剑划出一道金光,将黑气暂时逼退。但他自己却被另一股黑气击中胸口,一口鲜血喷出,倒在地上。与此同时,石敢当发出一声嗡鸣,一道血色煞气直冲丁云澜!
“云澜!”山隐居士惊呼,想要上前救助,却因守位不能移动。
现场一片混乱。负责人和保安听到动静加快脚步朝这边走来。
雷雨薇急中生智,从包中取出数面小旗,迅速掷向四周,暂时阻隔了邪气扩散和外界视线。“道长!现在怎么办?”
老道长面色凝重:“邪气已全面反噬,普通方法难以压制。为今之计,只有...只有有人自愿下井,从内部超度那七个怨灵,同时还要有人去石敢当处,以自身为媒介,化解其煞气。”
此话一出,众皆寂静。下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而化解石敢当煞气,也需要付出极大代价。
“我去井中。”丁云澜挣扎着站起来,抹去嘴角血迹,“我修为不足,让邪气侵入体内,已难持久。不如让我做这功德一件。”
魏梦笙拉住他:“不行!你已受伤,下去必死无疑!”她转头看向石敢当,忽然灵光一现,“我去化解石敢当的煞气!我是纯阴之体,最能感应和转化负面能量。”
就在这时,井中突然传出凄凉的歌声,似是古老民谣。七个女子身影再次浮现,但这次不再狰狞,而是面露悲戚,泪流满面。石敢当上的血色也稍微褪去一些,仿佛在等待着什么。更奇特的是,东南角的土地庙突然散发出柔和金光,似乎在为众人提供助力。
魏梦笙心中一动,突然明白了什么。她向前一步:“让我去吧。我能感受到它们的痛苦和悲伤。”
老道长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或许你说得对。但切记,不要对抗,要理解与转化。云澜,你伤势较重,就在上面协助梦笙化解石敢当煞气。”
准备一番后,魏梦笙走向石敢当,而丁云澜则勉强支撑着在她周围布下防护结界。
魏梦笙将手轻轻放在石敢当上,顿时一股凌厉的煞气冲入她的体内。她强忍着不适,尝试去理解这股能量的本质。她感受到的不仅是石头的煞气,还有题字者的刚猛意志,以及无数人对这块石头的期望与恐惧。
“我理解你,”魏梦笙轻声低语,“你带着被你主人赋予的太多期望,承担了太多压力。但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压制,而在于平衡。”
随着她的言语,石敢当的血色渐渐褪去,表面的题字散发出柔和的金光。煞气转化为正气,利剑形状的石头仿佛变成了一柄守护之剑。
与此同时,井中的哀歌也越来越清晰。魏梦笙分出一部分心神,感应井中的情况。她感受到的不是怨恨,而是无尽的悲伤和委屈。
“诸位阴灵,你们需要的不是镇压,而是理解和倾诉。”魏梦笙轻声说道,声音通过阵法传达到井中。
井下的七个女子似乎听到了她的话,哭声渐渐停止。魏梦笙承诺必定为她们正名,让后人知道真相。七个女子感激涕零,在安魂香的作用下,渐渐化作点点白光,消散于空中。
井上,众人见黑气逐渐散去,星光重新明亮,石敢当也散发出柔和正气,知道魏梦笙成功了。当东方现出曙光时,一切已归于平静。
事后,悦榕湾的修缮工程顺利完成。小区布局合理,绿树成荫,消防设施完善,东南角的土地庙成了居民偶尔上香祈福的场所,再也无人提及曾经的怪异事件。石敢当仍然矗立在原处,但已成为小区的一处景观,再无之前的凌厉之气。
一个月光阴倏忽而过,观尘阁内檀香袅袅,魏梦笙与三位道长对坐饮茶。丁云澜伤势已好转大半,此刻正安静地坐在下首沏茶,姿态恭谨。
\"梦笙居士此次功不可没。\"老道长将茶盏轻轻放下,\"那石敢当经你转化,已由煞器化为祥瑞,土地公婆也得其所哉,悦榕湾地脉终于恢复平衡。\"
清虚道长颔首道:\"只是云澜此次损伤了根基,恐怕需要三年五载方能恢复。\"他看向魏梦笙的目光中带着深意,\"倒是梦笙居士的青鸟血脉,在化解石敢当煞气时似乎有所觉醒。\"
魏梦笙羞涩的笑着,悦榕湾的事终于清明了。梦笙抱拳颔首感谢诸位,砚禾此时在门口探头进来:“各位师伯们,不好意思,家母为年底婚礼之事找我丈母娘,请借一下呗!”
拜别诸位后,梦笙随砚禾离开驱车返回家中,没入俗世。
傍晚戌时继续修炼的梦笙回想起近来之事,不由得感叹。她见惯了世间的起承转合——花开花落有其时,人来人往有其由,这份对百态的体察,让她愈发笃信“世间万物皆循因果”的真理。
她好像明白,每一件事的发生都非偶然,每一个选择的背后,都藏着后续的连锁回响,如同藤蔓攀援,因果相连,从无断裂。
这份认知,也成了她修行路上的重要准则。面对他人的困顿与纠葛,自己从不贸然伸手介入。并非冷漠,而是深知“介入他人之因,必承他人之果”的道理——每个人的因果线都系着自身的业力,若强行打乱,原本属于对方的因果羁绊,便会如尘埃般附着在自己身上,扰了修行的清净,也破了因果的平衡。
所以梦笙始终以敬畏之心守着这份边界:见人遇困时,至多以言语点醒,却不替人做抉择;见人陷局时,只观其自渡,却不代人破局。这份对因果的坚守,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让她在纷扰世间始终保持着清醒。不攀附他人的因果,不背负额外的业力,只在自己的因果轨迹里,稳步前行,守着一份澄澈,修得一份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