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牛村东头老槐树下,刘镇南望着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发怔。自从那日星轨族巡使被击退,他一身通天修为竟化作乌有,成了再普通不过的庄稼汉。晨雾中,他扛起锄头走向自家那三亩薄田,锄刃磕到土里的碎石,震得虎口发麻。
刘叔,今儿个犁地可得当心。邻家少年铁柱指着田埂,昨夜里这边裂了道缝,渗着黑水呢。刘镇南俯身察看,裂缝中隐约可见星轨族特有的暗纹——他们竟将惰种深埋地脉,要断尽这片土地的生机。
日头渐毒,刘镇南挥汗如雨。每锄落下,土里就钻出细小黑虫,专啃作物根系。他认得这是蚀灵蛊的幼虫,若在往日,弹指便可灭尽,如今却只能一株株亲手捉虫。指缝渗血时,他突然想起林素衣说过:万物相生相克,田边苦艾可驱此虫。
他忙采来苦艾捣汁浇灌,虫患暂解。但次日清晨,整片秧苗竟开始枯萎——原来星轨族在蛊虫体内藏了腐根散。眼看秋收无望,刘镇南忽然瞥见田埂的蛛网:昨夜露重,蛛丝缀满水珠,竟在朝阳下映出《青帝百草经》的残影。经文明示,腐根需用晨露混合灶底灰来解。
如此日复一日,他白天与庄稼病害相争,夜晚就着油灯研读偶然发现的农书残卷。某夜暴雨冲垮河堤,洪水裹挟着星轨族炼制的惰性淤泥淹没农田。村民欲弃田逃亡时,刘镇南发现被冲出的古碑刻着沙地宜种红棘——这种耐旱作物竟能净化惰性淤泥。
三个月后,当红棘花开满田野时,沉睡的地脉开始复苏。原来自古农事里藏着克制惰性的法门:问耕可活地气,勤作能通天道。刘镇南在犁地时忽有所悟,锄头挥出的轨迹暗合周天星辰运转。收获时节,他打下的每粒谷子都带着微光,食者皆感精力充沛。
星轨族很快察觉异常,派来新的税吏。此人手持丈地尺,尺过处作物倒伏。刘镇南不动声色,带着村民改种带刺的黑粟——这种作物遇惰性能量即疯长,反将税吏困在田间。税吏暴怒施法,却引动深埋地底的勤勉之种,被突然长出的金麦捆成草人。
冬至那夜,刘镇南在粮仓发现林素衣留下的药囊。囊中不是丹药,而是各种作物种子,每粒种子都映着她研读农书时的注疏。最不起眼的荞麦种里,竟藏着她对《鸿蒙天仙诀》的全新注解:道在粪土中,勤为通天梯。
此时村外传来轰鸣,星轨族战船压境。舰首修士冷笑:区区凡农,也配......话音未落,刘镇南扬手撒出把种子。这种子遇法力即长,瞬间缠满战船——正是用惰性能量反育出的噬灵藤。船上符咒越亮,藤蔓长得越疯,最终将整艘战船拖入沃土。
月光下,刘镇南抚摸着重焕生机的土地。他明白了,星轨族万年谋划的最大疏漏,就是轻视了最平凡的勤勉之力。此刻他虽无半点修为,但每一株破土的幼苗,都是刺向惰性深渊的利剑。
开春播种时,刘镇南在犁沟里发现块陶片,上面刻着失传的轮作养地法。按此法耕作三年后,原本被惰性污染的土地竟长出灵谷。更奇妙的是,食用此谷的村民体质渐强,九旬老翁还能扛动百斤粮袋。
星轨族长老怒而施放忘忧尘,此尘让人丧失劳作意愿。刘镇南却带着村民跳起祭舞,鼓点节奏暗合天地韵律。舞蹈激发的生机竟将毒尘化为肥料,那年秋收的粮仓堆得比山还高。
第五年涝灾,洪水冲出一尊石像。像座刻着勤可补天的古训,刘镇南据此带领村民开凿水渠。渠成之日,地底突然涌出灵泉,泉眼处浮着林素衣的发簪——原来她早将净世咒刻于簪上,专为应对今日之劫。
最近巡按的县令突然要求改种忘忧草。刘镇南察觉此草香气惑心,假意应允后,暗中在田间套种清心竹。竹草相克产生的气息,反而让村民神思清明,孩子们背书过目不忘。
今晨村塾先生突然发现,蒙童无意间吟诵的《千字文》,竟在虚空凝成金色文字。这些文字落入田间后,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数倍。刘镇南恍然大悟:文道正气正是惰性克星,于是请先生在田埂开设讲堂。
眼下最棘手的是天魔左足苏醒在即,逸散的惰性能量让周边村庄陷入沉睡。刘镇南却从古农书里找到对策:他带着村民在月圆之夜举办赛诗会,朗朗书声结合丰收歌舞,汇成的勤勉之气暂时稳住了地脉。
但真正的危机藏在星光里——今夜子时,天魔右眼将完全睁开。刘镇南摩挲着掌心的老茧,望向粮仓里那堆会发光的种子。他隐约感觉到,破局的关键,就藏在这些最平凡的稻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