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屈正阳与刘亦菲就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气氛融洽,对未来充满展望之际,一阵毫无预兆的、颇为强烈的气流猛然袭来。飞机仿佛瞬间变成了一匹失控的野马,机身剧烈地上下颠簸、抖动,机舱内响起一阵无法抑制的、混杂着惊讶与些许恐慌的轻微惊呼。头顶的安全带指示灯几乎是同时急促地亮起,发出不容置疑的警示。
这突如其来的失重与超重交替的失控感,让即便是经常飞行的刘亦菲也下意识地轻吸了一口冷气。她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是本能地,纤细的手指一下子紧紧抓住了身旁的座椅扶手,因为用力,指节处透出微微的白色。她的身体不自觉地有些紧绷,这是人类面对未知危险时最直接的反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屈正阳几乎在颠簸发生的瞬间所展现出的、刻在骨子里的沉稳。他的反应快如闪电,却又井然有序。首先,他的目光迅速向下扫视,确认自己的安全带依旧牢固地系在腰间,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紧接着,几乎在完成自我检查的同时,他的头已侧向右边,目光精准地落在身旁的刘亦菲身上。他看到她那瞬间紧握扶手的手和微微绷紧的身体曲线。
“没事,”他的声音在持续的轰鸣和颠簸声中,依旧保持着一种奇异的平稳和令人心安的力度,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她耳中,“正常高空气流,经常遇到,飞机结构完全可以承受,很快就过去了。” 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基于知识和经验的笃定,仿佛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事实。
他的镇定,如同在汹涌海浪中投下的一枚定海神针,带着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刘亦菲侧过头,对上他那双冷静而肯定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紧张,只有纯粹的关注和安抚。他沉稳的气场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保护圈,将她包裹其中。她紧绷的神经不由自主地稍稍放松了些,抓住扶手的手指力道也减轻了几分,对他露出一个混合着些许余悸、歉意和感谢的浅浅微笑:“嗯,我知道,就是……有点突然,没心理准备。” 她的声音比平时稍微软糯一点,带着依赖。
这阵剧烈的颠簸持续了不到一分钟,但在当事人的感觉中却仿佛被拉长。终于,飞机的抖动幅度逐渐减小,最终恢复了平稳的飞行状态,如同巨轮重新驶入平静的港湾。机舱内那种无形的紧张气氛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轻松。紧接着,机长广播响起,用专业而沉稳的语调为刚才遭遇的剧烈气流向全体乘客致歉,并再次提醒大家在飞行期间,除非必要,请务必保持安全带系好。
这个小插曲过后,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发生了一种微妙而积极的变化。一种在突发状况下共同经历、彼此给予支持的短暂“同盟”感,悄然建立起来。这种基于瞬间应激反应产生的联系,往往比长时间的平淡交流更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你经常这样满世界飞行比赛,对这种程度的颠簸,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吧?”刘亦菲彻底松开了抓着扶手的手,顺势理了理刚才因紧张而微微散落到额前的一缕发丝,语气恢复了平时的从容,带着一丝好奇问道。
“算是吧。”屈正阳笑了笑,笑容里带着运动员特有的豁达,“世界各地打比赛,一年到头在天上的时间不少,各种飞行状况,比如绕飞雷雨、强气流、因天气备降等等,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一些。见得多了,自然就不太会慌张了。”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不过,就像我刚才做的,每次遇到颠簸,无论大小,第一反应永远是再次确认安全带的牢固。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准则,刻在骨子里的习惯。”
“很专业,也很严谨的习惯。”刘亦菲由衷地赞道,眼中流露出欣赏。她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关于顶尖运动员的纪录片和采访,他们往往将这种极致的严谨和纪律性融入了职业生涯的每一个细节,无论是在赛场上还是在生活中。这种特质,在此刻的屈正阳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经过这番有惊无险的颠簸,机舱内似乎需要一点东西来驱散那残留的、微弱的紧张感,并填充随之而来的安静。刘亦菲很自然地俯身,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精致手包里,拿出了一个品牌便携音乐播放器和一副看起来质感极佳、音质想必也不俗的耳机。她显然是打算用音乐来抚平心绪,并打发剩余的一段飞行时光。
她熟练地戴上耳机,按了几下播放键,听了一小段前奏,秀气的眉毛便微微蹙起,似乎对当前播放列表里随机到的这首歌曲有些意兴阑珊,或者觉得其风格与此刻想要寻求的宁静平和心境不太相符。她低下头,指尖在播放器光滑的触摸屏上轻轻滑动,开始仔细地、有目的地挑选起来。
过了一会儿,她像是忽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动作顿了顿,随即取下靠近屈正阳这一侧的耳机,侧过身,将那只还带着她耳畔微温和淡淡香气的耳机递向他,眼中带着一丝试探性的期待和友好的分享欲,轻声发出邀请:“屈老师,要不要一起听会儿音乐?我这里面存了一些比较舒缓安静的纯音乐,还有几首我个人很喜欢的、偏中国风、意境很美的曲子,感觉……可能会比较合你的口味,也能放松一下。”
这个突如其来的、带着明显私密分享意味的邀请,让屈正阳感到些许意外的同时,心中也涌起一股淡淡的、难以言喻的欣然。他看着那枚递到自己面前的、线条优雅的白色耳机,又抬眼对上刘亦菲那双清澈见底、不含丝毫杂质的真诚眼眸,只是略一迟疑,便坦然伸手接了过来,唇角勾起一抹温和的弧度,应道:“好啊,正好接下来也没什么安排,谢谢你的分享。”
他将耳机小心地塞入耳中。瞬间,一段悠扬空灵、如幽谷清泉潺潺流淌的古筝旋律,伴随着清越婉转、似远山鹤唳的笛声,共同交织成一首宁静致远的乐章,缓缓流入他的耳膜,仿佛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烟雨朦胧、远山如黛、意境深远的写意山水画卷。音乐确实如她所描述的那样,节奏舒缓,旋律优美而富有层次,充满了浓厚的东方韵味和引人沉思的宁静气质,非常符合他此刻刚刚经历颠簸后想要平复、以及长时间交谈后需要放松的心境,更与他正在致力研究、推广的、融汇了传统文化精髓与哲学思想的国术乒乓文化内核,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精神上的同频与共鸣。
两人没有再多的言语交流,甚至没有对视,各自舒适地靠在宽大柔软的头等舱座椅上,共享着同一段旋律,沉浸在各自因音乐而引发的思绪或纯粹的放空之中。狭小而私密的头等舱空间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静谧、和谐又略带一丝温馨亲昵的氛围。窗外的光线渐渐变得柔和,天际线处泛起淡淡的橙红,预示着漫长的旅程已经进入尾声,黄昏将至。屈正阳甚至能隐约闻到从对方那边传来的,一丝极淡雅、清甜,似是某种高端护肤品或天然体香的自然气息,与他耳中流淌的东方韵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感官体验。
这一刻,物理上的距离仿佛被这共享的旋律和这微妙的气息悄然消弭了。他们是两个刚刚认识不久、来自截然不同世界、从事着天差地别职业的陌生人,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偶遇、一段深入灵魂的交谈、一次有惊无险的共同经历,以及此刻这一首共享的、触动心弦的音乐,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短暂却又无比真实、值得珍惜的连接与理解。
一曲终了,播放器自动切换到下一首,是一首节奏更为缓慢、音符更为简洁空灵、意境更显浩瀚宁静的现代钢琴曲,仿佛描绘着星空下的沉思。屈正阳不自觉地闭上了眼睛,彻底放松了身心,让这美妙的音乐如同温柔而洁净的潮水,一遍遍洗涤着长途飞行和刚才颠簸带来的精神疲惫与尘埃。他感觉到一种久违的、发自内心的平和、惬意与难以言表的满足。这与他赢得关键比赛后血脉偾张的兴奋、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后酣畅淋漓的成就感都截然不同,是一种更为细腻、更为温润、更触及心灵深处的情绪体验。
刘亦菲偶尔会微微侧头,用眼角的余光瞥一眼身旁的屈正阳,见他闭目聆听,神情是全然的放松和享受,原本刚毅的面部线条在音乐中也显得柔和了许多,她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形成一个清浅而温柔的弧度。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在赛场上以“崩拳爆冲”闻名、霸气十足的运动员,此刻展现出的一种难得的、毫无防备的沉静与柔和,这让她对他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她自己也沉浸在这份因分享而加倍美好的宁静之中,感觉方才颠簸带来的最后一丝紧张也彻底消散了。
这段共享耳机的时光,在平静与美好中悄然流逝,也许只有二三十分钟,但在两人的感知和记忆里,都无疑留下了鲜明、独特而珍贵的一笔。直到飞机开始下降高度,空乘人员开始进行降落前的安全检查,提示大家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两人才默契地、几乎同时取下耳机,结束了这段无声却胜有声的交流。屈正阳用自拿出身边的纸巾把自己听过的耳机仔细擦了擦,他们相视一笑,眼中都带着心照不宣的愉悦和一丝意犹未尽,所有未尽之言,似乎都已融入了那片刻的共享旋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