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城内的晨光刚漫过城主府的石阶,谢辉就被外面的喧闹声吵醒 —— 推开窗一看,百姓们正围着粮仓排队领粮,丁敏君带着后勤弟子忙着称重、分发,脸上满是笑意。小昭捧着厚厚一叠文书走进来,指尖沾着墨痕:“教主,昨晚统计完了,大都城内共收纳元兵降卒八百余人,愿意留下抗元的有五百,想回家的三百人也都分了粮食和路费;还有各地义军派来的使者,已经来了十二个,都在偏厅等着见您。”
谢辉刚接过文书,殷离就带着斥候浑身是汗地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染血的军报:“教主!元廷派了王保保带五千残兵,从北方来犯,说是要‘夺回大都,救回汝阳王’,现在离城只有五十里了!他们还抓了沿途的百姓,想逼咱们出城应战!”
“王保保?” 赵敏脸色微变,走到地图前快速标注,“这人是汝阳王的侄子,打仗喜欢用‘围点打援’,但他的军队多是临时拼凑的,军心不稳,而且粮草只够撑三天。咱们只要守住城门,再断他的粮道,不出五天他就得退!”
谢辉立刻召集众人,将军报拍在桌上:“王保保想拿百姓当筹码,咱们就用‘守援结合’破他!徐达,你带三百火铳手和五门火炮,守在北门 —— 那里是王保保的必经之路,新造的穿甲弹正好试试威力;常遇春,你带五百精锐,绕到王保保的粮道后,他的粮草囤在三十里外的落马坡,半夜去烧了,注意别伤着百姓。”
“俺这就去!” 常遇春攥紧弯刀,转身就往外走,周老虎和刘庄主立刻跟上:“俺们也去!多个人多份力,保证把粮草烧得一干二净!”
谢辉又看向周芷若:“芷若,你带两百剑队,在北门城墙下布防,王保保肯定会派死士攻城,你的‘分花拂柳’能破他们的冲锋阵,别让他们靠近城门。”
周芷若握紧长剑点头:“我已经教弟子练了‘叠阵’,哪怕死士再多,也冲不破咱们的防线!”
“赵敏,你跟哈曼兄带波斯明教的人,守在东门 —— 王保保可能会声东击西,圣火符对付密集的步兵最管用;小昭,你留在城主府,盯着降卒和使者,别让内鬼趁机作乱;丁师姐,你多准备些伤药和热汤,北门的弟兄们守城门辛苦,得让他们有热的吃、有药敷。”
众人领命时,偏厅的义军使者们也闻讯赶来,其中一个领头的寨主拱手道:“谢教主!咱们也愿出份力!我带三百弟兄去帮常将军烧粮草,保证不让元兵有一粒粮运到阵前!”
谢辉笑着点头:“好!有大家齐心,何愁王保保不破!”
当天夜里,常遇春带着队伍悄悄摸到落马坡 —— 元兵的粮草囤在一片空地上,只有五十人看守,正围着篝火赌钱。“动手!” 常遇春一声令下,火油弹飞出去,“轰” 的一声,粮草瞬间被火焰包裹,看守的元兵吓得魂飞魄散,没等反抗就被义军按在地上。
与此同时,北门的王保保正带着死士攻城。“冲!拿下城门,赏银百两!” 王保保挥舞着马鞭,死士们举着盾牌往城门冲。周芷若站在城墙下,长剑一挥:“叠阵!” 剑队弟子立刻排成三排,第一排用剑挑飞盾牌,第二排卸力,第三排收割,死士们冲上来一批,倒下一批,根本靠近不了城门。
“放火炮!” 徐达的声音传来,五门火炮同时发射,穿甲弹精准砸在死士中间,瞬间炸开一个缺口。王保保刚要下令再冲,就见远处火光冲天 —— 粮道被烧的消息传来,元兵顿时乱了阵脚,有的扔下武器就跑,有的跪地投降。
“追!” 谢辉带着主力从北门冲出去,火铳手在前,“砰砰” 铳声里,溃散的元兵成片倒下。王保保想跑,却被赵敏和哈曼拦住 —— 哈曼扔出圣火符,火墙挡住退路,赵敏的短剑精准挑飞马鞭,王保保摔下马背,被义军当场擒获。
解决完王保保,天已经亮了。徐达兴冲冲地跑来汇报:“教主!这次咱们缴获粮草两千石,兵器一千多件,还抓了王保保,元廷在北方的残兵再也不敢来犯了!各地的义军听说后,都派了人来,现在咱们的兵力已经有三万了!”
谢辉走到城主府的高台上,看着下面欢呼的百姓和义军,周芷若、赵敏、小昭、丁敏君等人走到他身边,眼里满是笑意。小昭捧着新拟的 “东征计划” 递过来:“教主,这是我跟赵敏姑娘一起写的,咱们接下来可以东征高句丽,那里的元兵守军少,而且能打通海上通道,为以后灭倭国做准备。”
赵敏补充道:“高句丽的国王跟元廷勾结,百姓早就不满,咱们只要打着‘抗元援民’的旗号,肯定能得到支持。而且那里有丰富的铁矿,能造更多的火炮和火铳。”
谢辉接过计划,翻到最后一页,看到周芷若写的 “练兵方案”—— 她准备把义军分编为 “步兵营”“骑兵营”“火铳营”,三个月内练出能东征的精锐;丁敏君也附上了 “后勤规划”,粮草和伤药能支撑半年的远征。
“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谢辉高声说,“三个月后,咱们东征高句丽,再跨海灭倭国,让天下都知道,中原的义军不仅能推翻元廷,还能保家卫国,让万邦来朝!”
“好!” 欢呼声在大都城回荡,百姓们举着火把,跟着义军一起喊着 “东征” 的口号。周芷若走到谢辉身边,轻声说:“教主,三个月后,我带火铳营当先锋,保证第一个登上高句丽的土地。”
赵敏也笑着说:“我跟你一起去,高句丽的地形我知道,能帮你规划路线,不让弟兄们走弯路。”
小昭站在后面,悄悄给谢辉递上一杯温茶:“教主,别太累了,练兵和规划的事,咱们可以慢慢弄,身体要紧。”
谢辉接过茶,看着身边同心协力的众人,又望向远处初升的朝阳 —— 推翻元廷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东征、灭倭、开国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这些人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大都城的街道上,百姓们还在欢呼,义军们忙着练兵、造武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