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这场戏,吕文和杨小狐都杀青了。
又请大家吃了一顿饭,吕文才和曾佳、杨小狐一起上了飞机。
宁昊非常热情地给几人送到机场,然后给了杨小狐一个红包,里面是两万块钱。
吕文是投资人,过来客串不收钱,杨小狐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一些的,杨小狐也很高兴,两万块钱对她来说也不算少了。
吕文对宁昊很满意,不是满意他会做人,而是他的能力。
准确地说是导演能力。
宁昊拍群戏的能力不错,不是《武林外传》那种群戏,而是有镜头设计的。
比如道哥和包世宏一墙之隔互相布置攻防的那场戏,就挺有意思,墙壁就像是分割线,将双方人马摆在观众面前,这可不是一人一句台词就能搞定的镜头,里面融合了导演的很多巧思。
当然,也可以说宁昊这段模仿了盖·里奇。
但吕文依然觉得不错,商业片的本质是赚钱,盖·里奇就在那里,谁都可以模仿。
就像陈大公子模仿了那么多人,拍了《唐人街探案》一样……
吕文看过宁昊拍的镜头之后,就放心地带着曾佳一起回北京了。只是曾佳不太放心,她回去汇报一下吕文要去美国拍戏的事,就还要赶回去。
毕竟李雪才是第一工作室的老大嘛。
李雪也很震惊,吕文又是什么时候和科恩兄弟搭上线了?这也太离谱了吧?
正好卞志宏和孟晶也在,他们是来给吕文做专访的。
吕文有点牙疼,他还以为卞志宏不打算采访他了呢,不是做戛纳专题吗?戛纳都开始展望明年了……
吕文两手一摊,“卞老师,我要去香港,要不我们在车上随便聊聊?”
卞志宏一点都不客气,“我们跟你一起去香港。”
“你们也去?”
“嗯,我们每次外勤都有经费,这段时间杂志销量好,经费提高了。”
吕文傻了,《三联》这么赚钱吗?
不过人家愿意去,吕文也不能拦着,还是李雪会做人,直接订了三张票……
其实吕文误会了,《三联》那点经费也就勉强够来回机票的,李雪这才是常态,请记者帮忙宣传,车马费不能少。
只是卞志宏和孟晶把属于他们的车马费变成差旅费了,人家比较敬业……
是真的敬业,在去机场的车上,卞志宏就开始提问了,当然,问的也是科恩兄弟的事。
“他们一开始不认识我,是我在戛纳认识了罗杰·狄金斯……”
“罗杰·狄金斯?”卞志宏差点跳起来,“《肖申克的救赎》的摄影师?”
吕文点点头,他有点无奈,如果他也能认识罗杰·狄金斯,恐怕就没有那么多曲折了,好在结果是好的……
卞志宏和孟晶也是一阵感慨,还得是大师,都特别执着。
吕文撇了撇嘴,没说话,这玩意和大师不大师没什么关系,主要是看需求。
要是科恩兄弟真执着,他们为什么不一直等马修·麦康纳拍完《撒哈拉奇兵》再开机?
说白了,在他们心中,还是电影更重要一些,演员的可替代性更强一点,不过也是好事,要是科恩兄弟真那么执着,安东这个角色也落不到吕文手里。
问完了这个问题,卞志宏突然话锋一转,“我听说你最近去重庆客串了一个角色?”
吕文点点头,就把《疯狂的石头》和谢小萌这个角色简单介绍了一下,没想到卞志宏很惊讶,“商业片?”
吕文也很惊讶,主要是他不知道卞志宏为什么这么惊讶,“商业片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没想到你还会去拍商业片。”
吕文一拍脑门儿,他不是接了不少商业片吗?比如刚刚杀青不久的《三岔口》,还有在戛纳没卖出多少版权的《头文字d》,更别提去年的《天下无贼》了。
说到《天下无贼》,卞志宏问道,“吕老师,最近大家都在讨论,商业片是不是也能兼顾深度,达成某种平衡。”
吕文愣了一下,这个他也听说了,《天下无贼》下档之后,或者说很多人都看过盗版之后,讨论热度反而高了,大家普遍觉得冯氏喜剧就是兼顾商业和文艺双重属性的典型。
还真是,其实在《私人订制》之前,小钢炮的风评都不错,大家骂,也是骂他的言论,没多少人骂他的作品。
就是因为冯氏喜剧在让人哈哈一笑的同时,还能让大家悟到一点人生道理,不是直接说教的那种,所以大家才这么给面子。
《私人订制》就不一样了,和老屁股好为人师的时候一模一样……
但说什么商业和文艺平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就是扯淡了。
卞志宏一脸震惊,“吕老师,你觉得不平衡?”
“不平衡啊!”吕文一个战术后仰,“《天下无贼》首先是商业片,不管是故事结构,还是角色设定,都是为了商业服务的。”
“可很多人从里面感悟到了很多道理……冯导没有夹带私货?”
“这个我就不好说了……”
卞志宏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吕老师,我们就是私下聊聊,我不往外说。”
吕文乐了,这才说道,“私货肯定是有的,比如傻根就是理想主义,火车就是小社会,还有对贼的解构……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卞志宏傻了,吕文这不是都知道吗?可为什么又不是重点?那重点是什么?
“重点是商业啊……”
吕文也傻了,他刚才不是都说了么?商业电影的重点肯定是票房,不然还能是什么?
可卞志宏就转不过这个弯了,“但观众看到了很多……”
“那不是观众猜出来的吗?”吕文打断了卞志宏,“所谓商业和艺术平衡就是一个伪命题,一部电影肯定要有侧重,商业电影可以夹带私货,但不能影响商业,不然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吕文可不是无的放矢,就像姜闻,《让子弹飞》是一代经典,观众一直在调侃申遗,但前提是这部电影的故事很好看,大家才会觉得里面的对白或者私货有趣。
换成《邪不压正》和《一步之遥》呢?
这两部电影里面的私货比《让子弹飞》还多,为什么观众褒贬不一?就是故事没讲好。
这个故事,才是商业电影的核心!
《天下无贼》的故事是两个贼为了保护一个傻小子的财产,倾尽所有,甚至生命。
《疯狂的石头》的故事是两伙贼为了偷翡翠引发了一系列笑料,最后功败垂成。
《让子弹飞》的故事是土匪假扮县长,与恶霸生死博弈,以暴制暴让底层觉醒的故事。
看明白了吧?
好的商业片,都有个好故事,文艺片就不一样了,远的不说,就说《青红》到底是个什么故事?《最好的时光》是什么故事?
吕文其实都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