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九点,曹氏集团总部的 “战略会议室” 内,气氛既严肃又微妙。长条会议桌两侧,坐着项目核心决策层 —— 曹正雄端坐主位,眼神锐利地扫过全场;吴佳怡身着干练的白色西装,面前摊着技术方案的核心文件;曹天明则穿着深色西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钢笔,脸上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上周董事会通过 “湖底隧道与湖心人工岛” 方案后,如何明确分工、推进落地,成了当下最关键的议题。
“上周方案通过,只是第一步。” 曹正雄的声音打破沉默,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接下来,我们要分成两条线推进:技术攻坚和外部协调。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明确责任,定好规矩,谁都不能掉链子。”
他看向吴佳怡,语气缓和了几分:“佳怡,你是技术出身,方案也是你主导设计的,技术这块,就由你全权负责。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团队整合,都归你管。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跟我提。”
吴佳怡立刻站起身,语气坚定:“谢谢爸(曹正雄已默认她为家族核心成员,允许其称 “爸”)。我保证,三个月内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六个月内拿出初步设计方案,绝不会耽误项目进度。”
“好。” 曹正雄点点头,转而看向曹天明,“天明,你在政府那边人脉广,对外协调的工作就交给你。包括政府专项债申请、与市规划院的对接、土地审批手续,还有后续的媒体公关,都由你负责。你爸我也会动用一些老关系,帮你铺路。”
曹天明眼睛一亮,连忙起身:“谢谢爸!我一定尽快对接相关部门,争取下周就和市发改委的人面谈,确保专项债申请能顺利推进。”
然而,就在吴佳怡准备补充技术团队需求时,曹天明突然话锋一转:“对了,爸,外部协调需要不少资金 —— 比如项目推介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经费,还有可能需要聘请专业的公关公司。我希望能获得独立的预算审批权,这样能提高效率,避免耽误事。”
吴佳怡心里一沉,她没想到曹天明会突然提出预算权限的要求。技术研发本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若曹天明掌握独立预算权,很可能会挤压技术板块的资源。她刚想开口反驳,曹正雄却先一步点头:“可以。给你 5000 万的初始预算,后续需要追加,再提交申请。但你要记住,每一笔钱都要记账,不能出任何纰漏。”
曹天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连忙应下:“您放心,我一定管好钱,把事办好。”
吴佳怡握着笔的手指微微收紧,却也明白此时不宜争执 —— 曹正雄明显在平衡她和曹天明的权力,若她强行反对,反而会显得格局太小。她深吸一口气,补充道:“爸,技术团队需要从各部门抽调骨干,尤其是老专家的支持。我希望能有自主调配人员的权力,不受部门限制。”
“没问题。” 曹正雄爽快答应,“集团所有技术人员,只要你需要,都可以调动。包括那些退居二线的老工程师,你也可以请他们出山,待遇从优。”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确定分工:吴佳怡任 “技术总负责人”,主导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技术团队整合;曹天明任 “外部协调总负责人”,负责政府公关、专项债申请、媒体对接,拥有 5000 万独立预算审批权;曹正雄则作为 “总监督人”,统筹全局,协调双方资源。看似清晰的分工背后,却暗藏权力博弈 —— 曹天明获得的独立预算权,让他在项目推进中拥有了更多自主权;而吴佳怡虽掌握技术主导权,却需时刻警惕资源被挤压的风险。
会议结束后,吴佳怡立刻前往技术部,召开骨干会议。技术部大会议室里,坐着二十多位核心技术人员 —— 既有她组建的 “尖刀班” 青年团队,也有从各部门抽调的中年骨干。吴佳怡站在台前,调出技术方案的 ppt,语气激昂:“现在,我们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打造一个改变城市面貌的项目。但这个项目,需要我们所有人齐心协力,尤其是需要老专家的经验和年轻人的创新结合。”
她话音刚落,“尖刀班” 的年轻工程师小李就忍不住开口:“吴总,我们有最新的 bIm 建模技术,能精准模拟隧道施工过程,老专家的经验虽然宝贵,但可能跟不上新技术的节奏,会不会拖慢进度?”
这话一出,坐在角落的老工程师周工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周工是集团的 “元老级” 技术人员,参与过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去年刚退居二线。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带着不满:“小李,话可不能这么说。沉管隧道施工,最关键的是处理地质问题。三十年前,我在长江隧道项目上遇到过类似的淤泥层,当时用的固化技术,到现在还在用。你们年轻人的新技术是好,但没有经验打底,很容易出问题。”
“周工,现在的技术和三十年前不一样了……” 小李还想反驳,却被吴佳怡抬手制止。
“小李,周工说得对。” 吴佳怡的语气带着一丝严肃,“新技术需要经验指导,经验也需要新技术升级。我们这次要组建‘老中青三代技术攻坚组’,周工,我想请您担任技术顾问,负责地质问题的把关;小李,你负责 bIm 建模,把周工的经验参数融入模型,两者结合,才能万无一失。”
周工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好,我答应你。只要能为项目出份力,我义不容辞。”
小李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不妥,连忙向周工道歉:“周工,对不起,我刚才太冲动了,您多指点。”
接下来,吴佳怡逐一分配任务:中年工程师负责结构设计,青年团队负责数字化建模和数据分析,老专家则担任顾问,把控关键技术节点。她还宣布,每周召开一次 “技术研讨会”,让三代技术人员充分交流,确保方案既先进又务实。会议结束后,技术部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老专家们拿出珍藏的施工笔记,青年工程师们展示着最新的技术软件,原本的理念冲突,渐渐转化为协作的动力。
而此时,曹正雄的书房里,一场隐秘的对话正在进行。曹天明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杯茶,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爸,今天我争取到了独立预算权,接下来在政府那边办事,就方便多了。”
曹正雄放下手中的报纸,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预算权给你,是让你办事的,不是让你乱花钱的。政府那边的人,不好打交道,该打点的要打点,但不能留下把柄。尤其是市发改委的王主任,他是我的老部下,你去找他时,提我的名字,他会给你几分薄面,但具体怎么谈,你要自己把握。”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还有,有些事,不能让技术部门的人知道太多。比如和某些企业的‘合作意向’,还有一些‘灰色支出’,他们不懂这里的深浅,知道了反而会添乱。”
曹天明心里一震,瞬间明白父亲的意思 —— 所谓的 “灰色支出”,就是打点关系的费用,这些钱不能走正规流程,只能用 “其他名义” 报销。他连忙点头:“我知道了爸,我会小心处理,不让任何人发现。”
“嗯。” 曹正雄满意地点点头,却又叹了口气,“天明,你要记住,外部协调看似简单,实则是最考验人的。你不仅要搞定政府,还要盯着竞争对手 —— 林浩明那边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说不定会在背后给我们使绊子。你要多留个心眼,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跟我说。”
“我明白。” 曹天明的语气变得坚定,“爸,您放心,这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还有佳怡那边。” 曹正雄突然提到吴佳怡,眼神里带着一丝深意,“技术这块,她确实比你强,你不用不服气。现在最重要的是把项目推进下去,等项目成功了,你的功劳不会少。沉住气,先把外面的路打通,里面的…… 以后再说。”
曹天明心里一凛,父亲的话里藏着深意 —— 现在暂时让吴佳怡主导技术,但未来,权力还是要回到他手里。他重重地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离开书房后,曹天明立刻拨通了市发改委王主任的电话,语气恭敬:“王主任,我是曹天明。我爸曹正雄跟您提过吧?关于东湖隧道项目的专项债申请,我想明天跟您面谈一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电话那头,王主任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天明啊,你爸都跟我说了。明天上午十点,你来我办公室吧,我们好好聊聊。”
挂掉电话,曹天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知道,只要搞定政府这边,他在项目中的分量就会越来越重,至于吴佳怡主导的技术板块,他并不担心 —— 没有政府的支持,再好的技术方案,也只是纸上谈兵。
而此时的技术部,吴佳怡正和周工等人讨论地质固化方案。周工拿出三十年前的施工笔记,指着其中一页说:“东湖底的淤泥层厚度大概 3 米,当年我们在长江隧道用的‘水泥搅拌桩固化法’,或许可以借鉴。但现在技术进步了,我们可以加入新型固化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小李立刻接话:“周工,我可以用 bIm 模型模拟不同固化剂的效果,计算出最优配比,这样能节省大量试验时间。”
吴佳怡看着眼前协作的场景,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技术攻坚虽然困难,但只要老中青三代能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然而,她也隐隐有些不安 —— 曹天明在外部协调中获得的独立预算权,以及曹正雄话里的暗示,都让她意识到,项目推进不会一帆风顺,权力斗争随时可能爆发。
当晚,吴佳怡回到家,发现曹天明还没回来。她坐在沙发上,看着茶几上的项目文件,心里满是复杂的情绪。她和曹天明既是夫妻,也是项目中的合作伙伴,更是潜在的竞争对手。她不知道,这种微妙的关系,会在项目推进中带来怎样的变数。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张倪芳打来的。“吴总,有个事跟您说一下。我听说,林浩明最近也在接触市规划院的人,好像想在东湖项目上插一脚。您要多留意一下。”
吴佳怡的心猛地一沉。林浩明果然没有放弃,他很可能会通过影响政府部门,来阻挠项目推进。“我知道了,谢谢你。我会跟天明说,让他在政府对接时多留意。”
挂掉电话,吴佳怡的眼神变得坚定。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仅要攻克技术难关,还要应对外部的竞争和内部的权力博弈。这场分工部署,看似明确了责任,实则暗藏危机。
第二天一早,曹天明带着礼品前往市发改委,而吴佳怡则在技术部召开了第一次 “老中青技术研讨会”。两条战线同时启动,项目推进看似顺利,却不知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林浩明的介入、曹氏父子的私下谋划、技术团队的理念冲突,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一爆发,考验着每一个人的智慧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