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宫墙的路,在几名神秘救援者无形的“护送”下,变得异常顺利,却也漫长得令人窒息。李明达几乎是凭借着身体的本能和内心巨大的惊悸,机械地挪动着脚步。她不敢回头,却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几道如同暗影般的气息,始终不远不近地缀在身后,直到她凭借《流云十三式》的身法,再次险而又险地翻越那堵高大的宫墙,双足重新踏上甘露殿后苑那平整而熟悉的石板地时,那股如影随形的被注视感,才如同潮水般悄然退去。
她靠在冰凉粗糙的宫墙上,剧烈地喘息着,浑身脱力,几乎要软倒在地。夜风拂过,带来御花园中草木的清新气息,与她方才在宫外巷道中闻到的血腥与尘埃形成了鲜明到残酷的对比。安全了……她终于回到了这座金丝笼中。
然而,此刻的她,心境已与几个时辰前偷偷溜出去时截然不同。
没有初涉尘世的新奇,没有行侠仗义的豪情,只剩下劫后余生的冰冷后怕,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茫然。她踉跄着回到自己的绣阁,甚至来不及换下那身沾染了尘土和淡淡血腥气的青色衣裙,便瘫坐在锦榻边缘,目光空洞地望着跳跃的烛火。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反复闪现着今晚的画面——那三个地痞的狞笑,老者绝望的哀求,黑衣杀手们如同鬼魅般出现时带来的窒息压迫感,刀锋划过血肉的细微声响,满地狼藉的尸体,以及……那群更加神秘、强大、沉默如深渊的救援者。
尤其是那双沉静的眼眸,和那句直接道破她身份的、低沉沙哑的警告——“公主殿下,宫外非游戏之地,请速回。”
每一个字,都像冰冷的针,刺破了她之前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江湖?侠客?她所向往的,不过是传奇杂记中精心编织的美梦。真实的宫外世界,充满了她无法理解的阴谋、赤裸裸的杀戮以及藏于更深处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
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有些颤抖的双手。这双手,刚刚还握着木剑,试图践行那可笑的“侠义”。可当真正的危险降临时,她引以为傲的《流云十三式》和《素心莲华诀》,在那些经验丰富、出手狠辣的杀手面前,显得如此稚嫩和无力。若非那批神秘人及时出现,她此刻……她不敢再想下去。
一股巨大的羞愧和对自己天真行为的懊悔涌上心头。武媚姐姐说得对,“江湖风波恶,人心更比山川险”。她不仅没能真正帮助到谁,反而差点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甚至可能给宫廷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
然而,在这羞愧、后怕与茫然之中,另一颗种子,却也悄然在她心中扎下了更深、更复杂的根。
那批救援者……他们是谁?
他们为何会恰好出现在那里?
他们为何要救她?
他们又为何能一眼认出她的身份?
尤其是那双眼睛,那份冷静到漠然、掌控一切的气质……为何会让她隐隐联想到那位如孤云野鹤般的青衣先生?
先生授她武艺,是希望她拥有自保之力,还是……早已预料到她可能会遇到危险,甚至,这些救援者本就与先生有关?这个猜测让她心头猛地一跳,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暖流交织着涌过。如果真是先生……那他一直在暗中关注、保护着她吗?
这个念头,比任何传奇故事都更让她心潮澎湃。她所仰慕的,不仅仅是先生超然的武学和风姿,更是这种于无声处布下先手、在危难时悄然伸手的强大与神秘。
她不再仅仅向往那虚无缥缈的侠客梦,而是对那个隐藏在正常世界之下、由先生和那些神秘救援者所代表的“隐藏世界”,产生了无比强烈的好奇与探究欲。那里有真正的力量,有超越世俗规则的行动,也有她无法想象的黑暗与责任。
李明达缓缓站起身,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那个发髻微乱、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的自己。她抬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那里似乎还残留着黑衣人掌风扫过的火辣触感。
她拿起那柄被布包裹的木剑,紧紧抱在怀中。
“先生……”她低声喃喃,眼神中褪去了少女的天真烂漫,多了一份历经变故后的沉淀与决心,“明达明白了。武道,并非用来满足幻想的游戏。宫外,也并非肆意妄为的乐土。”
她要将《素心莲华诀》练得更加精深,要将《流云十三式》使得更加纯熟。不是为了再去莽撞地“行侠仗义”,而是为了拥有真正能够应对危险的实力,为了能够……在未来某一天,或许能够触及到那个隐藏世界的边缘,能够理解先生所处的层面,甚至,有资格去回报那份可能的、无声的守护。
这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如同一场淬火,烧尽了她的幼稚幻想,却锻造出了一颗更加坚韧、目标也更加明确的心。宫墙依旧深锁,但她知道,自己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的事,都已在她生命中刻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那颗名为“成长”与“探寻”的种子,已在她十四岁的心田中,深深扎根,静待破土而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