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项关于“轮践制”与“毕业课题”的细节在反复推敲中尘埃落定,观海阁内陷入了一片充满成就感的短暂宁静。先前的探讨,如同技艺精湛的匠人,将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玉石精心打磨、严丝合缝地镶嵌在一起,最终构成了一幅清晰而恢弘的育人蓝图。
李恪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与明晰的方向感所填满。他望向东方墨,目光中充满了敬服与坚定。“经主上此番剖析与引领,恪方知育人之后,竟有如此深广天地。这‘经史为基,实学为用,理念为魂’之纲领,辅以详尽之文武课程与知行合一的历练,方是真正成就‘经纬之才’的不二法门。恪先前所思,不过其中一隅,着实浅薄了。”他的话语诚恳,并非谦逊,而是真正认识到了战略高度与执行细节完美结合的力量。
东方墨看着眼前这位已然脱胎换骨、并能深刻理解并承载自己宏大构想的昔日皇子,眼中掠过一丝欣慰。“非你浅薄,而是角度使然。你携实务经验而来,所提皆为宝贵基石。我所做,不过是在此基石之上,勾勒出更完整的穹顶罢了。未来这天枢城能否真正成为孕育英才的沃土,关键还在于执行,在于你我,以及各位先生等众人的持之以恒。”
他站起身,走到李恪身边,与他一同望向窗外。此时朝阳已完全跃出海平面,金光万道,将墨城、海湾以及无垠的太平洋染得一片辉煌壮丽,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你身兼南洋总管与首席教习,此双重职责,恰是这‘经纬’之道的最佳践行。”东方墨语重心长,“南洋之开拓,是天枢城教学最直接、最广阔的试验场与价值体现;而天枢城培育出的人才,又将反哺于南洋乃至墨羽所有的疆域与事业。望你能将此二者融会贯通,将你开拓之血泪经验,化为滋养后来者的智慧甘露。”
李恪挺直了背脊,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更有一股开创历史的豪情在胸中激荡。“恪,定不负主上所托!必竭尽所能,将这天枢城打造成真正的英才摇篮,让我墨羽之星火,借此海外之风,成燎原之势,遍照四方!”
他的誓言,铿锵有力,与窗外澎湃的海涛声相应和。
东方墨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深邃地望向那金光璀璨的海天交界之处。蓝图已然绘就,路径已然清晰,执行者亦已就位。他仿佛能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一批批兼具经天纬地之才与坚定信念的少年,将从这座观海阁下的天枢城走出,如同蒲公英的种子,乘着海风,散向大唐的四面八方,散向西域、漠北、辽东,散向南洋的万千岛屿,甚至更遥远的、尚未可知的国度与大陆。
他们将成为墨羽理念的传播者,文明存续的守护者,未来世界的开拓者。
朝阳愈升愈高,光芒万丈,将并肩而立的两人身影拉长,牢牢印在这新生的天枢城之上。一个属于开拓与传承的全新时代,正伴随着太平洋的潮声,在这对君臣、亦是师徒的坚定信念中,磅礴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