燊燊西线试验区的风,第一次裹挟着湿润的腐殖质气味。全息沙盘上,代表“沙膜技术”覆盖区的灰黄板块正被汹涌的绿色数据流浸染:
【沙变土核心指标】
ph值:8.1 → 7.3(持续下降!)
有机质含量:0.1% → 0.8%(目标:1.5%!)
微生物活性(Atp值):<5 RLU → 1,520 RLU!(良性爆发!)
巨幕中央,三组对比影像如同无声的宣言:
原始沙丘:镜头推近,沙粒松散如流水,一阵微风便卷起沙尘,地表滚烫反射阳光(红外测温:62c)。
草方格区:网格内沙粒被束缚,但网格线间的修复带仍显贫瘠。一株梭梭在网格节点顽强生长,根部沙土干燥。
沙膜覆盖区:淡褐色的硬化沙壳表面覆盖着乳白色蜂窝状pLA网格。网格孔洞中,改良沙米已形成致密的浅绿色“绒毯”(覆盖度:65%!)。一株沙拐枣幼苗的网状须根穿透网格,深深扎入下方团粒化的沙土层。根部传感器显示:【土壤湿度:18%(稳定)】、【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富】!
“骨头(团粒结构)成了!肉(微生物)长了!血(水)稳了!”青禾的声音带着颤抖的狂喜,AR影像聚焦一团沙粒放大千倍——原本光滑的石英颗粒表面,此刻附着着密密麻麻的菌丝和微小有机质团块,如同微缩的肥沃黑土!
赤红炎的金丝眼镜倒映着成本核算屏的最终定格:【总投入:¥13.72亿(超预算1.5%)】。他手指划过代表后续维护成本的、几乎平直的绿色曲线:“瓜尔胶-pLA-水凝胶的‘铁三角’把后续水肥成本砍了70%!这钱,烧出了个能自己喘气的沙造绿洲!”
战略室的门被猛地撞开。耿炎没带工具,手里却宝贝似的捧着一块刚切下来的、巴掌大的“沙膜”样本。
样本像块夹心饼干:表面是柔韧的pLA网格,中层是浅褐色硬化的沙土层,最下方还能看到残留的水凝胶膨胀痕迹。他“哐当”一声将样本拍在沙盘边缘:“看看!这‘三明治’!比老家的黄泥巴还结实!老子拿液压钳都掰不开!”
苏晴的身影紧跟着闪进来,她今天没拿直播设备,只拎着个小巧的恒温箱。箱盖打开,里面不是仪器,是几块用透明密封盒装着的、颜色深浅不一的土壤样本。她拿起一块来自沙膜区的深褐色样本,又拿起一块来自原始沙丘的灰黄沙样,将它们并排举到林燊燊面前。
“老爷子让送来的‘土特产’,”她杏眼里闪着狡黠的光,“他说啊……”她故意清了清嗓子,模仿着苍老而威严的腔调,“‘让那小子闻闻,祖宗地里的老黄泥,和他这沙子里造出来的新肉,哪个更香?’”她话音未落,自己先绷不住笑了场。
林燊燊没接样本盒,只是垂眸看着。
沙膜区的样本,颜色深沉,质地紧实,甚至能看到细微的植物根须残迹。原始沙样,松散、灰败,毫无生气。生机燎原界深处,元初湖那磅礴的生命力在无声流转,似乎只要一丝感应,便能透析出这两份样本最本质的差异。但他只是伸出手指,隔着密封盒,轻轻点了点那份深褐色的“新肉”。
“香的,是活的菌。”他声音低沉。
“菌?老爷子才不管菌不菌!”苏晴把样本盒塞进他手里,塑料盒壁冰凉,“他让我带话:‘沙造的肉也是肉!能长庄稼的,就是好地!’ 京里那帮搞‘沙产业’的老学究,眼珠子都快掉你这份‘新肉’上了!让你准备材料,下个月去部里‘割肉’——分享技术换政策!”她眨眨眼,“当然,核心‘胶水’配方,咱得捂着。”
就在这时——
“滴!滴!滴——!”
刺耳的警报突然撕裂了胜利的气氛!沙盘西部边缘,一片刚完成沙膜覆盖三天的新区(标记:【b-07】),代表植物生命信号的绿色光点正成片熄灭!环境传感器数据流飙红:
【地表温度异常】:48c → 62c(持续上升!)
【土壤湿度】:18% → 3%(暴跌!)
【微生物活性(Atp)】:1520 RLU → 85 RLU(断崖!)
画面瞬间切换到b-07区实时监控:原本生机勃勃的沙米“绒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焦黄!刚扎下根的沙拐枣幼苗叶片卷曲脱落!
“怎么回事?!”赤红炎猛地站起,“水凝胶监测正常!集水塔在运转!”
“不是水!是火!”林枫的电子音带着罕见的惊惶,AR影像锁定b-07区上空——无形的热浪扭曲着空气!旁边气象数据炸开:【区域性异常高温穹顶形成!地表反照率因pLA网格及深色沙膜大幅降低,吸热暴增!近地面温度较周边高8-10c!形成微型‘烤炉’!】。
“我们造的地太‘黑’了,把太阳灶搬到了苗子头顶!”青禾的声音带着绝望,“微生物被高温灭活!水分被烤干!苗子要熟了!”
希望瞬间化为灼热的铁板!刚长出的“肉”,转眼要被自己制造的“炉子”烤焦!
加密频道强行切入!雷震的脸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呼啸的热风:“林董!b-07区边缘抓到一个伪装成气象研究员的家伙!他背包里搜出——高反射率纳米粉末(标记:【用于人为增强阳光反射,制造冷点对比,诱发局部高温穹顶】)!又是黑田的阴招!”
“砰!”
林燊燊手中那个装着沙膜区“新肉”样本的密封盒,被他无意识捏得塑料盖边缘微微变形。冰凉的塑料硌着指骨。
“降温!立刻!”他声音嘶哑,手指在主控屏上划出残影!
三道急救令,扑向火场:
遮天!:所有待命的“蜂巢-3d”无人机群全速扑向b-07区!喷头不再吐出pLA熔丝,而是喷洒出乳白色的、高反射率二氧化钛悬浮液!液体在空中迅速雾化、沉降,在炽热的沙膜表面和pLA网格上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白霜”(标记:【反照率提升40%,地表温度理论降幅:6-8c】)!
注血!:邻近区域的“水脉注射车”强行突破高温区,钻杆无视风险,在濒死的沙拐枣苗旁疯狂注入低温的、富含益生菌的营养液(标记:【紧急补菌+降温】)!
疏风!:所有能调动的“滴灌堡垒”和“点绿手”在高温区外围组成环形,引擎全开!车体侧面的集水斗篷被调整为最大迎风角度,如同张开的帆,引导外围相对凉爽的气流灌入“烤炉”中心(标记:【强制对流散热】)!
沙盘上,b-07区的猩红警报在疯狂闪烁后,温度曲线开始颤抖、回落……湿度曲线艰难爬升……代表微生物活性的微弱绿光在深渊边缘摇曳,尚未熄灭。
前指控制室一片死寂,只有设备风扇的嗡鸣和警报解除后的余音。耿炎盯着屏幕上那片被白色“霜降”覆盖的焦黄区域,布满老茧的手死死攥着那块“沙膜三明治”样本,指节发白。
苏晴默默拿起那个被林燊燊捏变形的样本盒,里面的深褐色“新肉”依旧紧实。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夕阳染成金红的广袤沙海。西线,无数喷涂车、无人机、种植机仍在轰鸣作业,将灰黄塑造成深褐。而b-07区那片刺眼的白,如同巨大绿毯上一块刚刚止血的伤疤。
她突然转身,将样本盒高高举起,对着不知何时又悄然打开的直播手机镜头:
“老铁们!看!这就是仙农从沙子里‘炼’出来的‘新肉’!”她的声音清亮,带着不容置疑的骄傲,仿佛刚才的惊险从未发生,“黑田想把它烤焦?呸!我们给它盖了层‘防晒霜’(反光涂层)!刷火箭!为这块差点被烤熟的‘沙牛排’祈福!前十名送‘战损限量版’——带焦痕的沙膜标本!”
弹幕瞬间被“仙农挺住!”、“沙牛排永生!”刷爆。
林燊燊走到她身边。窗外,b-07区的白色涂层在夕阳下反射着冷光。更远处,一片新覆盖的沙膜区,喷洒的二氧化钛“白霜”正与深褐色沙土交融。一株侥幸避开高温核心区的沙拐枣幼苗,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着幸存的新叶。
他摊开手掌。掌心,是刚才捏样本盒时,塑料边缘留下的一道浅浅的、泛白的压痕。生机燎原界的悸动被灼热、反光涂层和钢铁机器的轰鸣压下。他接过苏晴手中的样本盒,冰凉的塑料下,那块深褐色的“新肉”在光下泛着湿润的、属于生命的微光。
“告诉黑田,”他声音穿透玻璃,融入机械的轰鸣,“沙造的肉,烫嘴,也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