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议储位无果后,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连日忧心,不知康熙“再历练”的深意究竟为何。这日,双鱼玉佩的蓝光映出四阿哥府的僻静书房——乌思道身着素色长衫,坐在窗边,手中把玩着一枚棋子,正等着二人前来。
小星禾随虫洞落在书房外,听到胤禛率先开口,语气急切:“先生,皇阿玛重议储位却搁置,只说我需再历练,到底是何用意?难道他仍属意他人?”胤祥也附和道:“是啊,八阿哥党虽势弱,却仍在暗中活动,若不早日定储,恐生变数。”
乌思道放下棋子,目光扫过二人,缓缓道:“二位阿哥只盯着‘储位归谁’,却没看清陛下的‘布局’。陛下为何废二阿哥两次,却始终未伤其性命?为何明知八阿哥野心,却只削权不重罚?他要的从不是‘选一个皇子’,而是‘稳朝局、安人心’。”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如今朝局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八阿哥党仍有残余势力,十四阿哥在西北手握兵权,朝臣各怀心思。若此时立二位阿哥中任何一人为储,必会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动摇国本。”
胤禛与胤祥皆是一怔,胤祥追问:“那先生的意思是?”
“陛下需要一个‘缓冲’。”乌思道一字一句道,“二阿哥虽失德,却仍是嫡子,在宗室中仍有一定声望。二位若主动举荐复立二阿哥为太子,一来可显二位‘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胸襟,堵住朝臣非议;二来可让二阿哥成为‘明面上的储君’,替陛下吸引各方火力,为二位争取‘历练’的时间;三来更能让陛下看到,二位懂他的‘稳’字诀,而非只图一己之位。”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胤禛猛地起身,眼中满是明悟:“先生所言极是!我此前只想着凭能力争储,却忽略了皇阿玛‘以稳为先’的心思!举荐二阿哥,看似退一步,实则是为朝局、为自己铺路!”
胤祥也拍案叫好:“是啊!这样一来,八阿哥党若再针对储位,便是针对嫡子,名不正言不顺;我们也能借‘辅佐太子’之名,继续打理政务、积累民心,待时机成熟,陛下自会有决断!”
乌思道点头:“二位阿哥明悟就好。陛下要的储君,不仅要有才干,更要有‘容人之量’与‘全局之观’。此番举荐,便是陛下对二位最后的考验。”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次日,胤禛与胤祥便联名上书,恳请康熙“念及嫡子之情、宗室安稳”,复立二阿哥胤礽为太子;康熙看到奏折后,眼中露出欣慰的笑意,虽未立刻准奏,却在朝堂上公开称赞二人“心怀大局”。八阿哥得知此事,彻底陷入被动,再也无法借“储位未定”煽动人心。
虫洞的光芒渐渐明亮,像是在为二人“悟透帝心”喝彩。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解惑悟帝心”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根据对话还原了书房议事的场景模型。游客们看到乌思道一语道破康熙布局,胤禛与胤祥大彻大悟,纷纷感叹:“真正的智慧,从不是争一时之利,而是看透局势背后的深层需求。乌思道的‘退一步’之策,看似妥协,实则是最精妙的进局,也彻底摸清了康熙‘稳字当头’的帝王心。”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上书房棋子的画面印记就会微微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解惑与明悟背后的往事——真正的成大事者,不仅要有实干的能力,更要有看透局势的眼光与隐忍的胸襟;有时退一步的选择,比一往无前的争夺,更能接近最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