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桌前的纸页还摊在原位,四个人盯着那份策划草案,谁也没先开口。空气像是被什么堵住了,没人愿意第一个打破安静。
陈浩伸手把纸质版合上,发出一声轻响。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敲了敲封面:“娜娜忙了一整夜,东西做得挺全。现在该轮到咱们说话了。”他看向苏珊,“你先来?你觉得哪儿还能改得更好点?”
苏珊坐直了些,指尖落在“艺术展览”那一页:“这些展区标题有意思,但全是讲过去的事。能不能加点新的东西?比如让人画一幅画,写一段话,贴在墙上。不是为了好看,是让心里的话有个地方放。”
她顿了顿:“文化不只是记录做过什么,还得让人看见还没做的事。”
卡尔翻到物资清单那一页,眉头皱了起来:“想法是不错。可现在谁有空组织这个?每个人都排满了活。要是临时多出一堆展板要布置、要讲解,光是人手就得重新安排一遍。”
他抬头看着苏珊:“我不是反对搞创作。我是怕热闹开场,最后收不了尾。”
“那就简单点。”苏珊立刻接话,“不用专门布展,在主厅角落放块板子就行。一支笔,一叠纸,谁想写就写,想画就画。连名字都不用留。”
“可没人带头,最后可能就三两张纸。”卡尔摇头,“冷冷清清,还不如不办。”
两人视线撞在一起,谁也没退。会议室里的温度好像低了几分。
娜娜坐在一旁,手指轻轻搭在终端边缘,听着没说话。她的屏幕还停留在活动时间轴上,光标停在“声音之夜”的备注栏,之前写的“代读服务”几个字还在。
陈浩忽然笑了声,打破了僵局:“你们俩一个怕不够深,一个怕撑不住——其实说的是一件事:怎么让大家真参与进来,而不是走个过场。”
他往前坐了坐:“不如这样——我们先挑三个最能代表‘我们是谁’的活动,集中资源办好。其他的列成清单,有人愿意牵头就上,没人报就往后放。”
苏珊眨了眨眼:“你是说……先办一部分?”
“对。”陈浩点头,“比如‘拼图墙’动手的人多,‘声音之夜’情感重,再加上你提的‘心声墙’,这三个先上。别的像游戏啊、讲座啊,挂共享目录里,自愿报名。”
卡尔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如果每个活动都定好负责人,控制人数,我可以配合调班。”
“我来设计登记表。”娜娜开口,语气平稳,“加上自动提醒功能,避免任务没人接。”
陈浩看着三人神情松了下来,抬手拍了下桌面:“行,那就这么定——核心三项打头阵,其余弹性推进。今天先把这三项细化出来,明天再拉所有人通气。”
他翻开本子,撕下一张纸推到中间:“谁先来?”
苏珊拿起笔:“我改展览部分。‘心声墙’的说明要更直白,不能写‘表达自我’这种词,得写‘你想说的话,就写这儿’。”
她边说边写:“标题也换个说法,别叫‘艺术角’,就叫‘随便写’。”
卡尔看了眼时间轴:“‘拼图墙’需要多少人值守?每天换班的话,至少两个人轮着看材料、发工具。”
“我算过。”娜娜调出文档,“每人限时十分钟,一天最多接待三十人。按当前工时,可从维修组和后勤组各抽一人,轮值两小时,不影响主任务。”
“那信号接收挑战赛呢?”卡尔问,“这个是不是也能并进去?”
“可以纳入互动区。”娜娜说,“但优先级低于拼图墙。若首日参与人数超预期,再考虑追加。”
陈浩在纸上画了个表格,把三项活动列上去:“‘声音之夜’谁来主持?总不能让娜娜一个人念到底。”
“不需要主持人。”娜娜说,“每个人说一句,组成一段集体致辞。系统会自动合成音频播放。”
“听起来像合唱。”陈浩笑了一声,“一人唱一句,跑调也不怕。”
“数据模型显示,群体发声比个人演讲更容易引发共鸣。”娜娜说,“尤其是当内容来自不同岗位的人。”
苏珊点头:“比如修水泵的老李,做饭的阿兰,哪怕只说一句‘我今天没糊饭’,也比我说一百句都有力。”
“那就这么定。”陈浩写下“集体发声”四个字,“不过开场音乐还得有。你之前说用金属板敲一下?”
“是。”娜娜说,“频率测试过,敲击一次可持续振动十七秒,足够覆盖静默时刻。”
“挺好。”陈浩说,“一听就知道不是闹着玩的。”
卡尔又翻回物资页:“彩带够用吗?装饰会不会太花?”
“主色调只有两种。”娜娜说,“蓝和灰,跟基地制服一致。用量控制在五米以内,挂在入口和拼图墙上方。”
“食物呢?”卡尔问,“要不要特别准备点什么?”
“厨房维持日常配给。”娜娜说,“但建议做一道混合粥,用当天剩余食材熬煮,象征共同分享。”
“听着像剩饭大锅菜。”卡尔咧嘴。
“本质一样。”娜娜说,“但名字叫‘一起吃的饭’,接受度提升百分之三十二。”
陈浩笑出声:“你还真敢写数据。”
“资料库有统计。”她说,“命名影响感知。”
苏珊忽然想起什么:“那个木箱——‘微光时刻’用的,做了吗?”
“今晚就能做。”娜娜说,“回收木料,刷防潮漆,加锁扣。”
“写纸条的地方呢?”
“设在展览出口。”她说,“路过就能投,不会打断节奏。”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四个人低头各自忙着手里的事。笔尖划纸的声音,键盘敲击的轻响,混在一起。
陈浩看着大家,忽然说:“其实我一直觉得,咱们活得像个人,不是因为有了电,有了锅,而是因为还能为一件没用的事认真商量。”
没人接话。
但他也不需要回应。
苏珊低头改着文案,把“欢迎参观”改成“你看到的都是真的”。卡尔在排班表上画圈,标注可用人手。娜娜更新文档,把“可选模块”单独归类,设置访问权限。
时间一点点过去。
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台终端上。屏幕亮着,新版本的策划草案已经生成。标题下方多了几行小字:首批试点活动、责任人名单、启动条件。
陈浩伸了个懒腰,椅子发出吱呀声。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发现水早就凉了。
“对了。”他忽然抬头,“开幕式那天,我要穿哪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