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2009年2月21日中午,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接到一起令人震惊的报案。苏苑新村39幢6楼的一户人家中,一对老夫妻被发现死在家中,现场惨不忍睹。经过连日侦查,警方的侦破结果更是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凶手竟然是这对老夫妻的亲生女儿郭芳,而她的杀人动机竟然是为了继承父母的遗产,以便能够和男友结婚。

这起案件的发生,不仅震惊了整个苏州市,也引发了社会对家庭伦理和人性底线的深刻反思。一个被社区公认的\"孝女\",为何会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痛下杀手?在这起看似简单的弑亲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利益冲突?让我们通过详实的调查资料,还原这起令人扼腕的家庭悲剧的完整真相。

一、案件起因:一场被父母反对的畸形恋情

1.1 郭芳的人生轨迹与家庭背景

郭芳,案发时36岁,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她出生时父亲郭伯安已经37岁。作为家中的掌上明珠,郭芳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到了适婚年龄,在父母的催促下,她与当地一个名叫何孝雨的男子结婚,并很快生下了孩子。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两人性格不合,郭芳坚持要离婚。尽管父母强烈反对,但何孝雨最终还是同意了离婚,孩子归他抚养。

离婚后的郭芳开始了一段漂泊的生活。她先是独自前往北京打拼,然而在北京的日子并不顺利,处处碰壁的她又南下广州,在那里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漂泊,郭芳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苏州老家,回到了父母身边。此时的她已经34岁,在一家啤酒代理公司做销售工作,但收入微薄,只能勉强维持自己的日常开支。

郭芳的父母,73岁的郭伯安和68岁的张金珠,都是退休在家的老人,平时很少出门,生活简单而平静。老两口一共有三个孩子,除了小女儿郭芳外,还有两个儿子,都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平时很少回苏州看望父母。因此,照顾父母的重任就落在了小女儿郭芳的身上,她也因此成为了社区公认的\"孝女\"。

1.2 与蒋月华的网络情缘

回到苏州后不久,郭芳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名叫蒋月华的男子。蒋月华告诉郭芳,他也是离异不久,两人在网上聊得很投机,逐渐产生了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交流,两人决定见面。见面后,同样是离异人士的两人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蒋月华的真实情况却与他向郭芳描述的截然不同。实际上,蒋月华是一个在当地派出所挂了号的\"老炮\",曾因斗殴被警方处理过多次。他经营着一家小广告公司,但生意并不好,经济状况十分拮据,经常是拆东墙补西墙。更重要的是,就在案发前三个月,蒋月华已经与前妻秘密复婚,但他却对郭芳隐瞒了这一事实。

1.3 父母的强烈反对与矛盾激化

郭芳与蒋月华交往一段时间后,将他带回家中与父母见面。然而,郭伯安和张金珠一眼就看出蒋月华不是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认为蒋月华游手好闲,没有正经工作,而且脾气暴躁,担心女儿会受到伤害,因此坚决反对他们继续交往。

面对父母的反对,郭芳并没有听从劝告,反而对蒋月华更加死心塌地。她认为父母不理解她,不尊重她的感情选择。在蒋月华的甜言蜜语和精心算计下,郭芳逐渐将父母视为阻碍自己幸福的\"绊脚石\"。

蒋月华深知郭芳对自己的感情,也清楚郭家二老对自己的态度。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开始在郭芳面前有意无意地提起郭家的房产。他告诉郭芳,她父母住在苏州的黄金地段,那套房子价值不菲,如果能够继承这套房子,他们的经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据郭芳后来交代,蒋月华曾多次对她说:\"等你父母死了后,他们的房子和钱就都是你的了,那房子卖了可值几十万呢!\"起初,郭芳对这种话感到震惊和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济压力和对爱情的渴望双重作用下,她开始动摇了。

二、作案准备:精心策划的弑亲计划

2.1 犯罪动机的形成与强化

郭芳的经济状况确实十分困难。离婚后,她不仅要负担自己的生活开支,还要支付孩子的抚养费。虽然有一份啤酒代理的工作,但收入微薄,常常是入不敷出。在与蒋月华交往的过程中,她还要经常补贴蒋月华的生活,这让她的经济压力更加沉重。

面对经济困境,郭芳多次向父母借钱,但都遭到了拒绝。父母认为她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不是把钱浪费在蒋月华这样的人身上。这种拒绝让郭芳感到既失望又愤怒,她开始怨恨父母的\"吝啬\"和\"不理解\"。

蒋月华察觉到了郭芳的情绪变化,开始更加频繁地在她面前提起郭家的房产。他告诉郭芳,她的两个哥哥都在上海,对父母不管不顾,而她是唯一在父母身边照顾他们的人,这套房子理应归她所有。在蒋月华的不断怂恿下,郭芳心中逐渐萌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杀死父母,继承遗产。

2.2 作案工具的准备过程

据郭芳后来的供述,她谋划这起杀人案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一直在思考如何实施这个计划,如何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被发现。

2009年1月18日上午,郭芳来到一家五金店,购买了一把水果刀作为作案工具。这把水果刀长约20厘米,刀刃锋利,足以致命。随后,她又来到一家药店,购买了一些安眠药。她的计划是先在父母的饭菜中放入安眠药,等他们熟睡后再用刀将他们杀害。

购买完作案工具后,郭芳并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继续等待合适的时机。她知道,必须选择一个父母都在家、而且没有其他人会来打扰的时间。同时,她还要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以逃避警方的怀疑。

2.3 心理准备与计划完善

在等待作案时机的这段时间里,郭芳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她对即将实施的罪行感到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对金钱和\"爱情\"的渴望又让她无法回头。她开始在脑海中反复演练作案的过程,想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郭芳还特意观察了父母的生活规律。她发现,父母每天中午都会在家吃午饭,而且午饭后通常会休息一会儿。这个时间段是最适合实施她的计划的。

同时,郭芳还开始在父母面前表现得格外孝顺,经常回家看望他们,陪他们聊天,帮他们做家务。她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减轻自己的罪恶感,二是麻痹父母,让他们放松警惕。

三、案发经过:血腥的弑亲惨剧

3.1 2009年2月19日的精心布局

2009年2月19日,郭芳决定实施她的杀人计划。这天中午,她像往常一样来到父母家,但这次她的手中提着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份拌有安眠药的手抓饭。

郭芳一进家门就热情地和父母打招呼,说今天特意给他们做了他们最爱吃的手抓饭。父母看到女儿如此孝顺,感到十分欣慰,丝毫没有察觉到异常。郭芳将手抓饭端到餐桌上,看着父母吃下,然后借口说公司还有事,需要马上回去一趟。

离开父母家后,郭芳并没有真正回公司,而是在附近的一个隐蔽地点等待。她估算着安眠药生效的时间,大约一个小时后,她认为父母应该已经熟睡了,于是开始往回走。

3.2 残忍的行凶过程

郭芳回到父母家,轻轻推开门,发现门没有锁。她走进客厅,看到母亲张金珠坐在藤椅上打瞌睡,父亲郭伯安则在卧室的床上休息。

此时的郭芳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恐惧,她后来供述说,在拿起水果刀的那一刻,她的手一直在颤抖,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不要这样做。但是,一想到如果父母死了,她就可以得到那套房子,就可以和蒋月华结婚,过上幸福的生活,她还是下定了决心。

郭芳先走向母亲,从口袋中掏出水果刀,朝着母亲的颈部刺去。张金珠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惊醒,发出了一声微弱的呻吟,想要站起来反抗。郭芳见状,又在母亲的后背连刺两刀,鲜血瞬间染红了整个藤椅。

杀死母亲后,郭芳又来到卧室,看到父亲郭伯安还在熟睡。她走到床边,用水果刀朝着父亲的胸部猛刺。郭伯安被剧痛惊醒,本能地抬起手臂想要反抗,但郭芳已经失去了理智,继续疯狂地刺向父亲的身体。最终,郭伯安滚落到床下,停止了呼吸。

3.3 销毁证据的善后处理

确认父母已经死亡后,郭芳开始了她的善后工作。她首先将作案用的水果刀带走,然后用一桶水将整个房间彻底冲洗了一遍,试图销毁所有的证据。

在冲洗房间的过程中,郭芳发现卧室门框上有血迹,她试图将其擦去,但由于过于紧张,并没有完全擦干净。这枚残留的血指纹,成为了日后警方破案的关键证据。

处理完现场后,郭芳换上了母亲的衣服,特意来到小区的监控摄像头前走了一圈,试图制造母亲还活着的假象。随后,她又来到一家茶楼,和朋友一起喝茶,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四、发现与报案:前女婿的意外发现

4.1 何孝雨的警觉与报案

2009年2月21日中午,郭芳的前夫何孝雨像往常一样来到前岳父母家探望。何孝雨虽然与郭芳离婚已经两年,但他与郭家二老的关系一直很好,经常来看望他们。

何孝雨来到郭家门前,发现外面的防盗门是关闭的,但里面的木门却虚掩着。这种异常的情况让他感到不安,他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同时联系了锁匠师傅。

几分钟后,锁匠赶到,打开了房门。何孝雨和锁匠一起进入房间,眼前的一幕让他们都惊呆了——郭伯安和张金珠躺在血泊中,已经死去多时。何孝雨立即向警方详细描述了发现现场的情况,并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4.2 警方的初步调查

接到报案后,苏州警方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初步勘察,警方发现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凶杀案。现场门窗完好,没有撬盗、攀爬的痕迹,室内翻动也很少,犯罪分子自带杀人工具入室后还换穿了拖鞋。这些迹象表明,熟人作案的可能性非常大。

法医对尸体进行了初步检验,确定两名死者的死亡时间都超过24小时,死亡原因都是失血性休克,身上有多处刀伤。女性死者张金珠的致命伤在颈部和后背,男性死者郭伯安的致命伤则分布在胸部、手臂和后背。

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现场的床底下有一双拖鞋,而死者的脚上也穿着拖鞋,但尺码明显不符。这说明凶手在作案时换上了死者家中的拖鞋,进一步证实了熟人作案的判断。

4.3 监控录像的发现与误导

为了确定案发时间和嫌疑人,警方调取了小区的监控录像。在查看2月18日的监控时,警方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一个身形与张金珠极为相似的老妇人在上午进入了小区。

警方立即将这段监控录像拿给郭芳辨认,询问她画面中的人是否是她的母亲。郭芳看了看录像,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的,这就是我妈妈。\"基于郭芳的确认,警方初步推断两位老人的遇害时间应该是在2月19日至20日之间。

然而,这个判断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实际上,监控录像中的老人并不是张金珠,而是小区里另一位身形相似的老人。郭芳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但她故意误导警方,目的是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五、侦查过程:抽丝剥茧的真相揭露

5.1 嫌疑人的初步锁定

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和监控录像的分析,警方列出了三名具有作案嫌疑的人:女儿郭芳、前女婿何孝雨和二儿子郭小强。

警方首先对何孝雨进行了调查。何孝雨向警方详细说明了他发现现场的经过,并提供了自己在案发前后的活动轨迹。经过核实,何孝雨在案发期间确实有不在场证明,而且他与郭家二老的关系一直很好,没有作案动机。

接下来,警方又调查了郭家的二儿子郭小强。郭小强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与父母的关系确实不太好,曾经因为经济问题与父母发生过争吵。但是,经过上海警方的协助调查,确认郭小强在案发期间一直在上海,没有作案时间。

5.2 血指纹的发现与比对

在排除了何孝雨和郭小强的嫌疑后,郭芳成为了最大的嫌疑人。但是,郭芳却有一个看似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据她交代,2月19日中午她和朋友在茶楼喝茶,之后又回公司和同事蒋月华一起加班到深夜。

为了寻找更多的证据,警方决定再次仔细勘察现场。这次,他们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在郭伯安卧室的门框上,有一枚带血的指纹。由于之前现场被水冲洗过,这枚指纹在第一次勘察时并没有被发现,直到水迹完全干透后才显现出来。

警方立即对这枚血指纹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经过比对,这枚指纹属于郭芳的左手拇指。但是,仅凭指纹本身还不能确定郭芳就是凶手,因为她作为家庭成员,在自己家中留下指纹是很正常的。

5.3 关键证据的突破

为了进一步确认这枚血指纹的价值,警方对指纹上的血迹进行了dNA鉴定。鉴定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血迹不是郭芳的,而是她父亲郭伯安的。

这个发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证明了在郭伯安遇害时,郭芳就在现场,而且她的手指上沾有父亲的血迹。面对这个铁证,郭芳再也无法狡辩,终于承认了自己杀害父母的犯罪事实。

在随后的审讯中,郭芳详细交代了她的作案过程,包括如何购买安眠药和水果刀,如何在父母的饭菜中下毒,如何在父母熟睡后将他们杀害,以及如何清洗现场、制造不在场证明等细节。

5.4 蒋月华的真实面目

在调查郭芳的过程中,警方也对她的男友蒋月华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蒋月华不仅隐瞒了自己已经与前妻复婚的事实,还曾经多次因打架斗殴被警方处理,有犯罪前科。

更让警方震惊的是,蒋月华在案发前三个月就已经与前妻秘密复婚,但他却仍然与郭芳保持着恋爱关系,并且不断怂恿郭芳杀害父母,以便能够得到郭家的房产。

面对警方的审讯,蒋月华一开始还试图为自己辩解,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对郭芳说过那些怂恿的话。但是,他坚称自己并没有真的想要郭芳去杀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六、司法审判:道德沦丧的法律制裁

6.1 案件的起诉与审理

2009年12月27日,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郭芳故意杀人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在庭审过程中,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郭芳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极其残忍,后果特别严重,应当依法严惩。

面对指控,郭芳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是,她在法庭上反复强调,自己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完全是因为太爱蒋月华了,是蒋月华怂恿她这样做的。她还声称,如果不是蒋月华的花言巧语和不断怂恿,她是绝对不会对自己的父母下手的。

6.2 精神鉴定与责任认定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为了确定郭芳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法院委托专业机构对她进行了精神鉴定。鉴定结果显示,郭芳没有精神疾病,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

这个鉴定结果对案件的判决具有重要意义。它意味着郭芳必须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不能以精神异常为由减轻处罚。

6.3 判决结果与量刑考量

经过审理,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郭芳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考虑到本案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以及案发后被害人家属(郭芳的哥哥姐姐)提出了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的请求,法院最终作出判决:被告人郭芳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判决书中,法院特别指出,郭芳的犯罪动机极其卑劣,她仅仅是为了继承父母的房产,为了满足自己和男友的私欲,就残忍地杀害了养育自己多年的亲生父母,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6.4 案件的社会反响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纷纷谴责郭芳的残忍行为,认为她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同时,人们也对蒋月华的行为感到愤怒,认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动手杀人,但他的怂恿和欺骗同样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蒋月华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虽然他的行为在道德上应该受到谴责,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他的怂恿行为并不构成犯罪。这种结果让很多人感到不满,认为法律在这方面存在漏洞。

七、案件反思:人性底线的深刻警示

7.1 家庭伦理的严重缺失

这起案件最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凶手竟然是被害人的亲生女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郭芳却为了一己私欲,残忍地杀害了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人伦道德。

从案件的调查过程可以看出,郭芳在作案前后的表现完全是两副面孔。在日常生活中,她是社区公认的\"孝女\",经常照顾父母,陪他们聊天,帮他们做家务。但是,在金钱和所谓\"爱情\"的诱惑下,她却变成了一个冷血的杀人犯。这种反差之大,让人不禁要问:在当今社会,金钱和物质的诱惑究竟有多强大,竟然能够让人完全丧失理智和良知?

7.2 畸形恋情的可怕后果

郭芳与蒋月华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段畸形的恋情。蒋月华从一开始就对郭芳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情况,包括他的经济状况、犯罪前科以及已经与前妻复婚的事实。他之所以接近郭芳,完全是看中了郭家的房产。

在这段关系中,郭芳表现出了典型的\"恋爱脑\"特征。她对蒋月华的甜言蜜语深信不疑,即使父母明确反对,她也不愿意放弃这段感情。更可怕的是,在蒋月华的不断怂恿下,她竟然产生了杀害父母的念头,并最终付诸行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面对感情问题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一时的激情冲昏了理智。特别是当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父母,都反对这段感情时,我们更应该认真反思,而不是一意孤行。

7.3 法律与道德的双重约束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和道德关系的思考。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郭芳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她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院最终判处她死刑缓期执行,既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也考虑到了案件的特殊性。

但是,法律只能惩罚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却无法预防犯罪的发生。在这个案件中,如果郭芳的道德底线没有崩塌,如果她能够遵守基本的人伦道德,这起悲剧就不会发生。因此,我们在强调法律约束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7.4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从案件的背景资料可以看出,郭芳的成长环境相对优越,父母对她也很疼爱。但是,为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最终会做出弑亲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情呢?

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郭芳的悲剧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即使拥有再多的知识和财富,也可能走上歧途,甚至做出危害社会、危害家庭的事情。

八、案件后续:法律的公正与社会的警醒

8.1 蒋月华的全身而退

在这起案件中,最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蒋月华的结局。虽然他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虽然他的怂恿和欺骗直接导致了郭芳走上犯罪道路,但由于法律的局限性,他最终没有受到任何法律制裁,从这个阴谋中全身而退。

这种结果让很多人感到不公。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没有蒋月华的怂恿和欺骗,郭芳可能就不会产生杀害父母的念头,这起悲剧也就不会发生。那么,为什么蒋月华可以逍遥法外?

这反映出了我国法律在处理类似案件时存在的不足。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仅仅是言语上的怂恿,如果没有直接的犯罪行为,很难被认定为犯罪。这就给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8.2 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

这起案件在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深入报道和评论,社会各界人士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大多数人对郭芳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认为她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同时,人们也对蒋月华的行为感到愤怒,认为他虽然没有直接动手,但他的行为同样应该受到惩罚。

一些法律专家也对这起案件进行了分析,他们指出,这起案件反映出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道德沦丧、价值观扭曲、家庭教育缺失等。他们呼吁社会各界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完善相关法律,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8.3 对社会的警示意义

这起案件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它对社会的警示意义依然存在。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更要注重品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它提醒我们要理性对待感情问题。爱情固然美好,但我们不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更不能为了爱情而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特别是当我们的感情受到家人反对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一意孤行。

最后,它提醒我们要加强法律意识。我们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了解法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绝对不能做的,才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同时也不伤害他人。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总裁老公:高先生的金丝雀飞了!风华正茂再重逢斩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重生逆天凰后:帝尊,你再撩!凤落紫霄之嫡女倾华假死后,彪悍农女拐个猎户生崽崽九天叶飘零瑶妃传浅予禇知白无明深渊快穿攻略之务实任务者原神:仙兽的我成为了执行官副本boss恋爱脑,娇娇宝快跑玄门小祖宗重生后再次封神【快穿】好孕尤物粉嫩嫩说好免费领福袋,你怎么骗我修仙从火影开始还散楼都市位面聊天群嫡女重生后,娇宠了高冷将军苟了千年,她的村民都成神了异世重生之:哥哥是个智能体快穿:宿主大大又抢男主了最后还是跟了你姚远小说全本免费阅读克苏鲁世界:我在那开诊所的日子蔚蓝档案重新的故事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养老世界,玩成末日求生惊悚直播:人畜无害小白兔?猫猫我啊,靠养皇子升咖啦叙世羽奥特:带着游戏技能系统穿越了时空绮梦:王爷拥有读心术快穿之炮灰只想修炼姐姐的名字宫门深海来自旧时光我们的家人啊先婚后宠的妻神秘复苏,但是无敌原神:别跑呀,我的树王大人柯南:我的人设很柯学前夫,认输吧!我身价千亿你高攀不起独爱天价暖妻我的小青梅好可爱开局爆打懒儿,宿主她凶残成性至尊霸爱:火爆召唤师太妖孽穿越之许笑笑的修仙人生从五雷神火令开始:捕快修仙
315中文网搜藏榜:婚然心动,总裁的独家盛爱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极品男漂亮女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夜月之暗东隅虽逝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脱离奴籍后,长姐回家种田了世子爷的心尖宠:长公主婚后日常重生之霸气嫡女勇谋权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你咋掉到七十年代去啦?你妹又作妖啦充电风云录携随身厨房,穿到四合院,发大财爱你如旧霸总的冰冷特工妻聊天群从魔改版火影开始暗黑向日葵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退婚夜,疯批大佬撩她吻她失控了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逃荒后,我怀孕了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豪门恩宠:总裁求爱记异次游戏怦然心动第五人格之在庄园中嗑到嗨!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从医十八年,重生到高考报志愿前末世重生我靠囤货零元购硬核求生猎户家的小娇娇撩不停武祖之巅地府驻外临时工我的宿主有点傻穿书七零小知青撩爆偏执大佬回到二十年前,我成了阿飘心机王妃驾到,王爷哪里跑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汝本明珠海贼:开局被卡普忽悠进海军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超神道士修仙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快穿:钓系宿主疯癫,但过分美艳这不是意外你就是我的天堂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港综:我靓坤头马,苟在洪兴搞钱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救命!神说要与我共生玄幻召唤师,另类修行火影之山中同学的忍界生活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全民转职:我是剑仙我和兄弟祸害大明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人在泰罗,和光太郎称兄道弟佛子禁欲难攀?可他红眼喊我宝宝末日:重启修仙路尼巴鲁的猫谁说我只是剑修的?我是齐修啊全球军训:我开局激活军衔系统人性的那些事儿九域天棺综漫大佬看我剪的视频,打赏催更大秦,我,最尊太子,召唤不良人穿越后,全修真界都是她的忠犬!挣钱一本通未来武神:我练的是独孤九剑!我在东北当萨满的那些年长安香事:调香师的盛唐浮沉欢喜:做宋倩背后的男人,推风水轮流转,今生我为王知意的平淡生活虐徒就变强,我抽出绝世女剑仙!没有迪迦的世界都市无常令乱世求生录:我的三国星光织梦人穿书冤种暗卫,寿终正寝很难吗?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明末,钢铁的洪流滚滚向前凤归沧海:卿与辰兮共山河摊牌了,我的售后客户是龙王修道与星海人在大唐:我父程咬金我夫李承乾天才流御兽:从觉醒S级天赋开始异界道途:恶魔高校的闲散仙师夏耕纪帝级战力镇魔司之狼娱乐直播:我一身传承吊打顶流混沌衍生罗盘古穿今之可爱小厨娘的腹黑影帝重生71年带空间,嫁糙汉第七子,血字遗诏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凤凰玦契约冰龙后,我成了天才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