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助雪狐后的几天,天气依旧寒冷,偶尔还会飘起零星小雪。李渔每天依旧按部就班地修炼,灵识在雪地环境中反复练习,穿透力又强了几分,范围也稳定在了九丈半。
这天上午,李渔正在院子里练习獠牙短刃的劈刺,忽然听到观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他停下动作,灵识探出去,发现观门外的雪地上,蹲坐着一只通体雪白的狐狸,正是那天救下的雪狐。
它的后腿似乎好了不少,虽然还不能完全正常奔跑,但已经能自主活动。此刻,它正用嘴叼着一只肥硕的野兔,放在观门前,然后抬起头,用灵动的眼睛望着观内,像是在等待什么。
“是它!”李渔又惊又喜,连忙快步走过去打开观门。
雪狐看到李渔,没有躲闪,反而轻轻晃了晃尾巴,然后用嘴推了推地上的野兔,像是在将猎物送给李渔。
“你这小家伙,是来报恩的吗?”李渔笑着蹲下身,伸出手想摸摸它的头,雪狐犹豫了一下,还是顺从地低下了头。
柔软的皮毛摸起来格外舒服,李渔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拿起地上的野兔,掂量了一下,分量不轻,足够他和师父吃两顿了。
“谢谢你啊。”李渔对雪狐说,“进来暖和暖和吧?”
雪狐摇了摇头,看了李渔一眼,转身一瘸一拐地跑进了雪地,很快就消失在密林深处,只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
李渔看着雪狐消失的方向,心里暖暖的。这只雪狐还挺有灵性,竟然知道回来报恩。
他提着野兔回到院子里,玄尘道长正站在廊下看着他,脸上带着笑意:“看来你救对了。”
“是啊,没想到它还会回来。”李渔笑着说,“这野兔够我们吃两顿了。”
“雪狐虽是妖兽,却极有灵性,你救了它,它自然记在心里。”玄尘道长说,“这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你对它好,它便对你好,有时比人还实在。”
李渔点点头,深以为然。他去厨房烧水,准备处理野兔。这野兔看起来很肥,炖着吃应该很香。
中午,李渔把野兔处理干净,剁成块,和着萝卜一起炖了。很快,厨房里就飘出了浓郁的肉香,引得人食欲大开。
“真香啊。”李渔闻着香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玄尘道长走进厨房,看着锅里翻滚的野兔,笑着说:“火候差不多了,可以出锅了。”
李渔盛出两大碗,和师父坐在炭火旁,一边烤火一边享用。野兔炖得酥烂,汤汁浓郁,萝卜吸收了肉香,吃起来格外爽口。
“这雪狐送来的野兔,味道就是不一样。”李渔笑着说。
“是你心里觉得不一样罢了。”玄尘道长打趣道,“不过这肉确实不错,比普通野兔鲜美。”
吃过午饭,李渔把剩下的野兔用盐腌起来,挂在屋檐下晾干,留着以后慢慢吃。
下午,林婉儿冒着寒风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手炉,里面装着烧得通红的炭。“李渔哥,给你暖暖手。”
李渔接过手炉,温热的感觉从手心传来,驱散了不少寒意。“谢谢你婉儿,你怎么过来了?这么冷的天。”
“我娘让我给你送些饺子,刚包好的,还热乎着呢。”林婉儿打开手里的食盒,里面是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快趁热吃。”
李渔拿起一个饺子,吹了吹,咬了一口,是韭菜鸡蛋馅的,鲜香可口。“真好吃,你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好吃你就多吃点。”林婉儿看着他吃,自己也觉得开心。
两人坐在炭火旁,李渔吃着饺子,林婉儿说着村里的事。她说村里的王大爷家的柴火不够了,李渔听了,说下午去帮忙劈些柴。
“我也去帮忙。”林婉儿说。
“不用了,外面太冷,你在家待着吧。”李渔说,“我很快就回来。”
林婉儿只好点点头,又叮嘱他注意保暖,才离开。
下午,李渔扛着斧头去了王大爷家。王大爷正坐在门口发愁,看到李渔来,连忙站起来:“清儿,你怎么来了?”
“我听婉儿说您家柴火不够了,我来帮忙劈点。”李渔笑着说。
“这怎么好意思呢,天这么冷。”王大爷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举手之劳。”
李渔拿起斧头,开始劈柴。他运转灵气,斧头挥动得又快又稳,很快就劈好了一大堆木柴,整整齐齐地码在墙角。
“清儿,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了。”王大爷感激地说,非要留李渔喝杯热茶。
李渔喝了杯热茶,暖和了不少,又和王大爷聊了几句,才离开。
回到清风观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玄尘道长正在打坐,李渔没有打扰,自己去厨房热了些中午剩下的野兔汤,泡了个馒头,简单吃了晚饭。
夜幕降临,外面的风更大了,呼啸着拍打窗户。李渔坐在灯下,擦拭着獠牙短刃,心里却格外温暖。无论是雪狐的报恩,还是林婉儿的关心,亦或是村民们的淳朴,都像这寒冬里的炭火,温暖着他的心房。
他知道,这些看似平凡的温暖,正是他修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有了这些,再冷的冬天,也不会觉得寒冷。
李渔放下短刃,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他又看到了那只雪白的狐狸,在雪地里自由地奔跑,身后跟着一群欢快的小动物,整个山林都充满了生机。